淘宝网首例“恶意差评师”案告破
发布时间:2012/11/30 9:41:31 访问次数:3008
淘宝网的“差评”“好评”,基于网站创建9年多以来逐步建立的一套信用评价体系,网购买家对商品质量、服务质量等打分评价,评价情况往往成为其他买家购物时的重要参考指标,“好评”“差评”也因此受到卖家珍视。
据多个卖家提供的信息,淘宝网组建了专门的工作组,多地警方联手对受害的卖家进行取证,圈定了这批“恶意差评师”的名单,并锁定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及其具体住址。
杭州警方组建的专案小组兵分多路,对落脚在长沙、桂林、重庆、深圳、石家庄等地的嫌疑人实施集中抓捕,7名犯罪嫌疑人落网。
据警方披露,“恶意差评师”已经形成团伙作案。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二大队中队长说,嫌疑人通常是从各种聊天平台纠集7、8个人,大家锁定一件商品,约好时间,统一去网店拍货。团伙里的“谈判者”与卖家谈判,收到赃款并进行分赃。
落网的“恶意差评师”大多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据警方介绍,其中一位安徽籍的犯罪嫌疑人杨某,短时间内作案40多次。“恶意差评师”向每家店铺索要的金额通常只有几百元,但今年6月作案高峰期一天之内就能攻击20多家店铺。
事实上,“恶意差评师”在淘宝网并不是首次出现,但以往主要是零散个案。据警方介绍,由于单个案件涉案金额不大,卖家被敲诈往往也是给钱了事,很少报警,警方难以展开侦查。
尽管此次告破的“恶意差评师”案涉案金额并不高,但短时间内多次敲诈已经构成犯罪。
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在近几年经历了高速发展。仅从交易额来看,刚刚过去的“光棍节”当天,阿拉巴巴集团旗下淘宝和天猫两大网购平台24小时成交191亿元,再次刷新中国网络零售记录。与此同时,假货、“恶意差评”“虚假信誉积分”仍是电商业“成长的困扰”。
淘宝网仅是网购交易平台,不论是买家质疑网店售假,还是卖家遭遇“恶意差评”,警方立案侦查仍需由受害人报警,平台需起到协助办案的作用。公安机关和淘宝网联合呼吁受害卖家、买家及时报警,共同维护网购秩序。
同时,本意是引导诚信网购的信用体系却被犯罪分子“钻空子”,借机生财,网购平台规则也有待完善。
淘宝网卖家成长与发展部说,6月份“恶意差评”高峰期后,淘宝网已取消好评率与搜索排名的关联,并陆续取消营销活动中对好评率的要求。此外,淘宝网近期开通了恶拍举报绿色通道,9月份开始买家个人信息对卖家显示,便于卖家识别“恶意差评师”。
淘宝网提供的数据称,过去几个月淘宝网共处罚恶意买家账号6.5万个,拦截关闭10多万笔恶意订单,保障了5万多卖家的权益。与今年6月的“恶意差评”最高峰相比,近期淘宝网接到的恶意差评、敲诈类电话投诉量减少了约九成。
互联网时代跨地区作案频发,也对多地警方协作破案的机制提出了新要求。
杭州警方透露,抓捕“恶意差评师”的行动仍在进行,预计还有多名嫌犯将在年内陆续落网。好几个“顾客”同时光顾一家网店,拍下货品留下联系电话,附注一句“你懂的”或“你知道我是干嘛的”,若是店主不给钱就给网店写差评——聚集了800万卖家的淘宝网近期频频有卖家遭遇“恶意差评”,首例“恶意差评师”案29日告破。
杭州市公安局和淘宝网当日联合宣布,经过跨省区联手侦查追捕,淘宝网首例“恶意差评师”案的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并以涉嫌敲诈勒索罪被逮捕。
今年6月以来,淘宝网频频接到卖家遭遇“恶意差评师”的投诉举报。淘宝网信息安全部介绍,网店卖家举报的情况相似:有顾客来店里拍下商品,紧接着就有人来和卖家谈判,不管发不发货、货品是好是坏,不给钱就给差评。
淘宝网的“差评”“好评”,基于网站创建9年多以来逐步建立的一套信用评价体系,网购买家对商品质量、服务质量等打分评价,评价情况往往成为其他买家购物时的重要参考指标,“好评”“差评”也因此受到卖家珍视。
据多个卖家提供的信息,淘宝网组建了专门的工作组,多地警方联手对受害的卖家进行取证,圈定了这批“恶意差评师”的名单,并锁定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及其具体住址。
杭州警方组建的专案小组兵分多路,对落脚在长沙、桂林、重庆、深圳、石家庄等地的嫌疑人实施集中抓捕,7名犯罪嫌疑人落网。
据警方披露,“恶意差评师”已经形成团伙作案。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二大队中队长说,嫌疑人通常是从各种聊天平台纠集7、8个人,大家锁定一件商品,约好时间,统一去网店拍货。团伙里的“谈判者”与卖家谈判,收到赃款并进行分赃。
落网的“恶意差评师”大多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据警方介绍,其中一位安徽籍的犯罪嫌疑人杨某,短时间内作案40多次。“恶意差评师”向每家店铺索要的金额通常只有几百元,但今年6月作案高峰期一天之内就能攻击20多家店铺。
事实上,“恶意差评师”在淘宝网并不是首次出现,但以往主要是零散个案。据警方介绍,由于单个案件涉案金额不大,卖家被敲诈往往也是给钱了事,很少报警,警方难以展开侦查。
尽管此次告破的“恶意差评师”案涉案金额并不高,但短时间内多次敲诈已经构成犯罪。
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在近几年经历了高速发展。仅从交易额来看,刚刚过去的“光棍节”当天,阿拉巴巴集团旗下淘宝和天猫两大网购平台24小时成交191亿元,再次刷新中国网络零售记录。与此同时,假货、“恶意差评”“虚假信誉积分”仍是电商业“成长的困扰”。
淘宝网仅是网购交易平台,不论是买家质疑网店售假,还是卖家遭遇“恶意差评”,警方立案侦查仍需由受害人报警,平台需起到协助办案的作用。公安机关和淘宝网联合呼吁受害卖家、买家及时报警,共同维护网购秩序。
同时,本意是引导诚信网购的信用体系却被犯罪分子“钻空子”,借机生财,网购平台规则也有待完善。
淘宝网卖家成长与发展部说,6月份“恶意差评”高峰期后,淘宝网已取消好评率与搜索排名的关联,并陆续取消营销活动中对好评率的要求。此外,淘宝网近期开通了恶拍举报绿色通道,9月份开始买家个人信息对卖家显示,便于卖家识别“恶意差评师”。
淘宝网提供的数据称,过去几个月淘宝网共处罚恶意买家账号6.5万个,拦截关闭10多万笔恶意订单,保障了5万多卖家的权益。与今年6月的“恶意差评”最高峰相比,近期淘宝网接到的恶意差评、敲诈类电话投诉量减少了约九成。
互联网时代跨地区作案频发,也对多地警方协作破案的机制提出了新要求。
杭州警方透露,抓捕“恶意差评师”的行动仍在进行,预计还有多名嫌犯将在年内陆续落网。好几个“顾客”同时光顾一家网店,拍下货品留下联系电话,附注一句“你懂的”或“你知道我是干嘛的”,若是店主不给钱就给网店写差评——聚集了800万卖家的淘宝网近期频频有卖家遭遇“恶意差评”,首例“恶意差评师”案29日告破。
杭州市公安局和淘宝网当日联合宣布,经过跨省区联手侦查追捕,淘宝网首例“恶意差评师”案的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并以涉嫌敲诈勒索罪被逮捕。
今年6月以来,淘宝网频频接到卖家遭遇“恶意差评师”的投诉举报。淘宝网信息安全部介绍,网店卖家举报的情况相似:有顾客来店里拍下商品,紧接着就有人来和卖家谈判,不管发不发货、货品是好是坏,不给钱就给差评。
上一篇:戴尔重申转型解决方案
下一篇:互联网年度调查报告出炉
热门点击
- 《平板电视机安装服务规范》
- 电子信息业十年
- 工信部出台宽带测速标准
- FANUC三大新品
- 摩托罗拉要求禁售微软产品
- 苹果iPhone用耳机涉嫌侵权
- 淘宝网首例“恶意差评师”案告破
- 全国性网购监管系统明年建成
- 谷歌涉嫌侵犯用户隐私 遭美重罚
- 多部委通告 快递货物须全程监控安检
推荐电子资讯
- 英特尔:新赛扬移动处理器
- 英特尔在5月份的官方价格表中曾增加过这三款赛扬处理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