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电子资讯 » 国际新闻

IC业投资300亿美元:理想,现实?

发布时间:2008/5/22 0:00:00 访问次数:2104

   在为中国ic产业发展喝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唯有理性地投资方能造就健康的产业。

  在巨大的市场规模和能够掌握的市场之间,在巨大的融资需求和确切的投资意向之间,在日益成熟的产业基础和尚不如人意的产业环境之间,还存在着或大或小的落差,这需要我们冷静、理性地进行ic产业的投资。

  300亿美元投资考验中国ic业

  目前,“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已经到了最后阶段,ic产业今后五年的发展前景将是怎样的?此前,曾有信息产业部官员表示,“十一五”期间,中国的ic产业需要的总投资约为300亿美元。据悉,2000年到2004年,我国ic产业吸引投资累计140亿美元,预计到2005年底,将超过160亿美元,是过去30年国内对ic产业投资总和的4倍多。短短五年之间,ic产业的投资是否会在160亿美元的基础上翻番,增至300亿美元?

  赛迪顾问半导体咨询事业部副总经理李柯表示,300亿美元是一个匡算的额度,大致是能够实现的。李柯认为,“十一五”期间半导体产业的政策会比“十五”期间更优惠,吸引的资金会更多。

  首先,“十一五”期间,国家有可能对生产线建设投入资金,而在“十五”期间,国家并未直接投资生产线。另外,《集成电路产业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132号文)也将为ic行业提供研发资金。

  其次,银行对半导体产业的投资热情不减。“十一五”期间,国家开发银行将对半导体产业提供几百亿元的政策性贷款,而此将带动商业银行的跟进。中芯国际获得国家开发银行贷款之后,其他银团的积极跟进,即是例证。

  第三,国外投资方面,主要还是吸引国外半导体公司到中国投资。目前,全球十大半导体公司中的大多数,包括intel、三星、瑞萨、英飞凌、意法半导体、东芝等都在国内投资设厂,此前未设厂的德州仪器也正在进行调查,有在中国投资建厂的意向。此前,intel扩大对成都封装测试厂的投资,也表明了国外投资积极跟进的趋势。当然,国外半导体厂商出于市场和成本的考虑,主要还是在中国建设封装测试厂。他们是否会在中国建设芯片制造工厂,主要还是看政策的引导。

  第四,民间资本方面。目前,吸引别的行业的资本进入半导体行业,还比较困难,比如五粮液集团投资未果,首钢退出半导体行业等等。但是,电子行业内的资本投向半导体行业的倾向正在清晰起来,比如海尔、海信投资ic设计,创维投资ic生产线等等。

  李柯认为,“十一五”期间,ic产业的投资渠道主要还是国家投资、银行贷款、国外投资等,并会吸引民间资本投入。

  但是,也有业内资深人士对300亿美元的额度表示怀疑。他认为,即使有那么多钱,也没有那么多项目可以投。以一条产能3万至4万片的12英寸生产线需要的投资为20亿美元计算,消化300亿美元投资需要建设15条左右的生产线,这起码需要150亿美元至200亿美元左右的市场支撑。而2004年中国ic设计企业的销售额仅为81.5亿元人民币,其间存在巨大的落差。

风险投资日趋谨慎

  在ic产业的融资渠道中,风险投资(以下简称vc)虽不是主要的资金来源,但在某种程度上有着风向标的作用。在ic china2005举办的一个投融资论坛上,来自美国和我国台湾的风险投资家们纷纷表示,由于ic制造的投资额度大,投资回报率低,vc正在把重心从制造转向设计;另一方面,国内设计公司尚无成功的海外ipo案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vc的信心。橡子园创业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天来指出,中芯国际第一轮的投资者获得了2倍以上的投资回报,而第二轮以后的投资就没有那么好的获利,他认为专注于特殊应用产品的idm工厂,尚有吸引投资的机会;在封装测试方面,特殊需求的产品比较有市场;ic设计则是vc关注的一个亮点。支持黄天来这一观点的一个数字是2004年82%的ic投资投向了ic设计,而在2003年这一数字仅为11%。他认为,宽带、无线、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本土市场很大,专注在这些市场上的ic设计公司比较有希望获得资金。

  永威投资是第一轮投资中芯国际的风险投资商之一,据其北京办事处谢忠高透露,永威向中芯国际投资了3000万美元,第一轮出售了1/3

   在为中国ic产业发展喝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唯有理性地投资方能造就健康的产业。

  在巨大的市场规模和能够掌握的市场之间,在巨大的融资需求和确切的投资意向之间,在日益成熟的产业基础和尚不如人意的产业环境之间,还存在着或大或小的落差,这需要我们冷静、理性地进行ic产业的投资。

  300亿美元投资考验中国ic业

  目前,“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已经到了最后阶段,ic产业今后五年的发展前景将是怎样的?此前,曾有信息产业部官员表示,“十一五”期间,中国的ic产业需要的总投资约为300亿美元。据悉,2000年到2004年,我国ic产业吸引投资累计140亿美元,预计到2005年底,将超过160亿美元,是过去30年国内对ic产业投资总和的4倍多。短短五年之间,ic产业的投资是否会在160亿美元的基础上翻番,增至300亿美元?

  赛迪顾问半导体咨询事业部副总经理李柯表示,300亿美元是一个匡算的额度,大致是能够实现的。李柯认为,“十一五”期间半导体产业的政策会比“十五”期间更优惠,吸引的资金会更多。

  首先,“十一五”期间,国家有可能对生产线建设投入资金,而在“十五”期间,国家并未直接投资生产线。另外,《集成电路产业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132号文)也将为ic行业提供研发资金。

  其次,银行对半导体产业的投资热情不减。“十一五”期间,国家开发银行将对半导体产业提供几百亿元的政策性贷款,而此将带动商业银行的跟进。中芯国际获得国家开发银行贷款之后,其他银团的积极跟进,即是例证。

  第三,国外投资方面,主要还是吸引国外半导体公司到中国投资。目前,全球十大半导体公司中的大多数,包括intel、三星、瑞萨、英飞凌、意法半导体、东芝等都在国内投资设厂,此前未设厂的德州仪器也正在进行调查,有在中国投资建厂的意向。此前,intel扩大对成都封装测试厂的投资,也表明了国外投资积极跟进的趋势。当然,国外半导体厂商出于市场和成本的考虑,主要还是在中国建设封装测试厂。他们是否会在中国建设芯片制造工厂,主要还是看政策的引导。

  第四,民间资本方面。目前,吸引别的行业的资本进入半导体行业,还比较困难,比如五粮液集团投资未果,首钢退出半导体行业等等。但是,电子行业内的资本投向半导体行业的倾向正在清晰起来,比如海尔、海信投资ic设计,创维投资ic生产线等等。

  李柯认为,“十一五”期间,ic产业的投资渠道主要还是国家投资、银行贷款、国外投资等,并会吸引民间资本投入。

  但是,也有业内资深人士对300亿美元的额度表示怀疑。他认为,即使有那么多钱,也没有那么多项目可以投。以一条产能3万至4万片的12英寸生产线需要的投资为20亿美元计算,消化300亿美元投资需要建设15条左右的生产线,这起码需要150亿美元至200亿美元左右的市场支撑。而2004年中国ic设计企业的销售额仅为81.5亿元人民币,其间存在巨大的落差。

风险投资日趋谨慎

  在ic产业的融资渠道中,风险投资(以下简称vc)虽不是主要的资金来源,但在某种程度上有着风向标的作用。在ic china2005举办的一个投融资论坛上,来自美国和我国台湾的风险投资家们纷纷表示,由于ic制造的投资额度大,投资回报率低,vc正在把重心从制造转向设计;另一方面,国内设计公司尚无成功的海外ipo案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vc的信心。橡子园创业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天来指出,中芯国际第一轮的投资者获得了2倍以上的投资回报,而第二轮以后的投资就没有那么好的获利,他认为专注于特殊应用产品的idm工厂,尚有吸引投资的机会;在封装测试方面,特殊需求的产品比较有市场;ic设计则是vc关注的一个亮点。支持黄天来这一观点的一个数字是2004年82%的ic投资投向了ic设计,而在2003年这一数字仅为11%。他认为,宽带、无线、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本土市场很大,专注在这些市场上的ic设计公司比较有希望获得资金。

  永威投资是第一轮投资中芯国际的风险投资商之一,据其北京办事处谢忠高透露,永威向中芯国际投资了3000万美元,第一轮出售了1/3

热门点击

推荐电子资讯

微软新专利:皮肤感应边框
该专利名为“基于抓握的装置适应(Grip-Based&...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