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2642
www.ti.com
SNVS203I - 2002年5月 - 修订2013年4月
系统。
ON / SS1 (引脚9 )
通道1的使能引脚。该引脚在内部上拉至上方VLIN5一个二极管压降。拉
这个引脚1.2V以下(集电极开路型)关闭通道1。如果两个ON / SS1和ON / SS2引脚被拉低
1.2V以下,整个芯片进入
关断模式。
增加一个电容器该引脚提供了软启动
特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浪涌电流和输出电压的过冲。
ON / SS2 (引脚10 )
通道2的使能引脚。请参见引脚9的描述,ON / SS1 。可被连接到ON / SS1为
同时启动或并联运行。
FB2 (引脚11 )
反馈输入通道2连接到通过分压器VOUT设定通道2
输出电压。
COMP2 (引脚12 )
补偿引脚为通道2 ,这是内部跨导放大器的输出端。
补偿网络应连接在此引脚和信号地SGND (引脚8 )之间。
ILIM2 (引脚13 )
电流限制阈值设置为通道2见ILIM1 (引脚2 ) 。
KS2 (引脚14 )
阳性( + )开尔文检测通道2.见KS1的内部电流检测放大器(引脚1 ) 。
RSNS2 (引脚15 )
负( - )开尔文检测通道2.将这个内部电流检测放大器
销至电流检测电阻的低边被放置在VIN和顶端的漏极之间
MOSFET。当高端MOSFET的导通电阻,用于电流检测,该引脚连接到源
高端MOSFET 。请务必使用一个单独的跟踪,形成Kelvin连接到该引脚。
SW2 (引脚16 )
第2通道,其连接到顶部MOSFET的源开关节点连接
通道2.作为负电源轨顶侧栅极驱动器, HDRV2 。
HDRV2 (引脚17 )
通道2 HDRV顶侧栅极驱动输出是一个浮动驱动输出,它跨于
相应的开关节点电压。
CBOOT2 (引脚18 )
自举电容连接。它作为正电源轨为通道2顶面
栅极驱动。通过一个二极管将此引脚连接到VDD2 (引脚19 ) ,以及连接自举的偏低
电容SW2 (引脚16 ) 。
VDD2 (引脚19 )
该电源轨的通道2低侧栅极驱动器。通过4.7Ω连接到VLIN5 (引脚7 )
电阻器和旁路到电源地与至少1μF的陶瓷电容。此引脚与VDD1 (引脚
24).
LDRV2 (引脚20 )
低侧栅极驱动输出通道2 。
PGND (引脚21 )
电源接地连接两个通道。连接到系统的接地轨。
VIN (引脚22 )
电源输入引脚的芯片。连接到系统的正(+)输入轨。该引脚必须
(当使用时或电流感测电阻器)被连接到相同的电压轨的顶部FET漏极。
LDRV1 (引脚23 )
低侧栅极驱动输出通道1 。
VDD1 (引脚24 )
该电源轨通道1的低侧栅极驱动器。此引脚与VDD2 (引脚19 ) 。
CBOOT1 (引脚25 )
自举电容连接。它作为正电源轨通道1顶侧栅极
驾驶。见CBOOT2 (引脚18 ) 。
HDRV1 (引脚26 )
顶侧栅极驱动输出通道1.见HDRV2 (引脚17 ) 。
SW1 (引脚27 )
通道1.见SW2 (引脚16 )开关节点连接。
RSNS1 (引脚28 )
负( - )开尔文检测通道1.见RSNS2的内部电流检测放大器
(引脚15 ) 。
版权所有 2002至13年,德州仪器
提交文档反馈
产品文件夹链接:
LM264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