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报的首部提取目的主机的IP地址
发布时间:2014/9/19 19:33:43 访问次数:1550
这个地址填入IP数据报, P89LPC931A1而是送交数据链路层的网络接口软件。网络接口软件负责把下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转换成硬件地址(使用ARP),并将此硬件地址放在链路层的MAC帧的首部,然后根据这个硬件地址找到下一跳路由器。由此可见,当发送一连串的数据报时,上述的这种查找路由表、计算硬件地址、写入MAC帧的首部等过程,将不断地重复进行,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那么,能不能在路由表中不使用IP地址而直接使用硬件地址呢?不行。我们一定要弄清楚,使用抽象的IP地址,本来就是为了隐蔽各种底层网络的复杂性而便于分析和研究问题,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些代价,例如在选择路由时多了一些开销。但反过来,如果在路由表中直接使用硬件地址,那就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根据以上所述,可归纳出分组转发算法如下:
(1)从数据报的首部提取目的主机的IP地址D,得出目的网络地址为Ⅳ。
(2)若Ⅳ就是与此路由器直接相连的某个网络地址,则进行直接交付,不需要再经过其他的路由器,直接把数据报交付目的主机(这里包括把目的主机地址D转换为具体的硬件她址,把数据报封装为MAC帧,再发送此帧);否则就是间接交付,执行(3)。
(3)若路由表中有目的地址为D的特定主机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4)。
(4)若路由表中有到达网络Ⅳ的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5)。
(5)若路由表中有一个默认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默认路由器;否则,执行(6)。
(6)报告转发分组出错。
上面所讨论的是IP层怎样根据路由表的内容进行分组转发,而没有涉及到路由表一开始是如何建立的以及路由表中的内容应如何进行更新。但是在进一步讨论路由选择之前,我们还要先介绍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这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这个地址填入IP数据报, P89LPC931A1而是送交数据链路层的网络接口软件。网络接口软件负责把下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转换成硬件地址(使用ARP),并将此硬件地址放在链路层的MAC帧的首部,然后根据这个硬件地址找到下一跳路由器。由此可见,当发送一连串的数据报时,上述的这种查找路由表、计算硬件地址、写入MAC帧的首部等过程,将不断地重复进行,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那么,能不能在路由表中不使用IP地址而直接使用硬件地址呢?不行。我们一定要弄清楚,使用抽象的IP地址,本来就是为了隐蔽各种底层网络的复杂性而便于分析和研究问题,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些代价,例如在选择路由时多了一些开销。但反过来,如果在路由表中直接使用硬件地址,那就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根据以上所述,可归纳出分组转发算法如下:
(1)从数据报的首部提取目的主机的IP地址D,得出目的网络地址为Ⅳ。
(2)若Ⅳ就是与此路由器直接相连的某个网络地址,则进行直接交付,不需要再经过其他的路由器,直接把数据报交付目的主机(这里包括把目的主机地址D转换为具体的硬件她址,把数据报封装为MAC帧,再发送此帧);否则就是间接交付,执行(3)。
(3)若路由表中有目的地址为D的特定主机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4)。
(4)若路由表中有到达网络Ⅳ的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5)。
(5)若路由表中有一个默认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默认路由器;否则,执行(6)。
(6)报告转发分组出错。
上面所讨论的是IP层怎样根据路由表的内容进行分组转发,而没有涉及到路由表一开始是如何建立的以及路由表中的内容应如何进行更新。但是在进一步讨论路由选择之前,我们还要先介绍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这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上一篇:特定主机路由
上一篇:从两级lP地址到三级lP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