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器从网络层获得一个分组
发布时间:2014/9/11 20:18:36 访问次数:751
(1)准备发送:AD1986AJCPZ适配器从网络层获得一个分组,加上以太网的首部和尾部(见本章的3.4.3节),组成以太网帧,放入适配器的缓存中。但在发送之前,必须先检测信道。
(2)检测信道:若检测到信道忙,则应不停地检测,一直等待信道转为空闲。若检测到信道空闲,并在96比特时间内信道保持空闲(保证了帧间最小间隔),就发送这个帧。
(3)在发送过程中仍不停地检测信道,即网络适配器要边发送边监听。这里只有两种可能性:
一是发送成功:在争用期内一直未检测到碰撞。这个帧肯定能够发送成功。发送完毕后,其他什么也不做。然后回到(1)。
二是发送失败:在争用期内检测到碰撞。这时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并按规定发送人为干扰信号。适配器接着就执行指数退避算法,等待,倍512比特时间后,返回到步骤(2),继续检测信道。但若重传达16次仍不能成功,则停止重传而向上报错。
以太网每发送完一帧,一定要把已发送的帧暂时保留一下。如果在争用期内检测出发生了碰撞,那么还要在推迟一段时间后再把这个暂时保留的帧重传一次。
使用集线嚣的星形拓扑
传统以太网最初是使用粗同轴电缆,后来演进到使用比较便宜的细同轴电缆,最后发展为使用更便宜和更灵活的双绞线。这种以太网采用星形拓扑,在星形的中心则增加了一种可靠性非常高的设备,叫做集线器(hub),如图3-19所示。双绞线以太网总是和集线器配合
使用的。每个站需要用两对无屏蔽双绞线(放在一根电缆内),分用于发送和接收。双绞线的两端使用RJ-45插头。由于集线器使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因此集线器的可靠性就大大提高了。1990年IEEE制定出星形以太网10BASE-T的标准802.3i。“10”代表10 Mb/s
的数据率,BASE表示连接线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T代表双绞线。实践证明,这比使用具有大量机械接头的无源电缆要可靠得多。由于使用双绞线电缆的以网价格便宜和使用方便,因此粗缆和细缆以太网现在都已成为历史,并已从市场上消失了。
(1)准备发送:AD1986AJCPZ适配器从网络层获得一个分组,加上以太网的首部和尾部(见本章的3.4.3节),组成以太网帧,放入适配器的缓存中。但在发送之前,必须先检测信道。
(2)检测信道:若检测到信道忙,则应不停地检测,一直等待信道转为空闲。若检测到信道空闲,并在96比特时间内信道保持空闲(保证了帧间最小间隔),就发送这个帧。
(3)在发送过程中仍不停地检测信道,即网络适配器要边发送边监听。这里只有两种可能性:
一是发送成功:在争用期内一直未检测到碰撞。这个帧肯定能够发送成功。发送完毕后,其他什么也不做。然后回到(1)。
二是发送失败:在争用期内检测到碰撞。这时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并按规定发送人为干扰信号。适配器接着就执行指数退避算法,等待,倍512比特时间后,返回到步骤(2),继续检测信道。但若重传达16次仍不能成功,则停止重传而向上报错。
以太网每发送完一帧,一定要把已发送的帧暂时保留一下。如果在争用期内检测出发生了碰撞,那么还要在推迟一段时间后再把这个暂时保留的帧重传一次。
使用集线嚣的星形拓扑
传统以太网最初是使用粗同轴电缆,后来演进到使用比较便宜的细同轴电缆,最后发展为使用更便宜和更灵活的双绞线。这种以太网采用星形拓扑,在星形的中心则增加了一种可靠性非常高的设备,叫做集线器(hub),如图3-19所示。双绞线以太网总是和集线器配合
使用的。每个站需要用两对无屏蔽双绞线(放在一根电缆内),分用于发送和接收。双绞线的两端使用RJ-45插头。由于集线器使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因此集线器的可靠性就大大提高了。1990年IEEE制定出星形以太网10BASE-T的标准802.3i。“10”代表10 Mb/s
的数据率,BASE表示连接线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T代表双绞线。实践证明,这比使用具有大量机械接头的无源电缆要可靠得多。由于使用双绞线电缆的以网价格便宜和使用方便,因此粗缆和细缆以太网现在都已成为历史,并已从市场上消失了。
上一篇:适配器每发送一个新的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