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的观点
发布时间:2014/8/23 18:59:03 访问次数:507
以上三种情况都属于“出现传输差错”,但都不LM2596S-5.0是这些帧里有“比特差错”。帧丢失很容易理解。但出现帧重复和帧失序的情况则较为复杂,对这些问题我们现在不展开讨论。在学完第5章的5.4节后,我们就会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接收端可能会出现帧重复或帧失序。
总之,我们应当明确,“无比特差错”与“无传输差错”并不是同样的概念。在数据链路层使用CRC检验,能够实现无比特差错的传输,但这还不是可靠传输。
我们知道,过去OSI的观点是:必须让数据链路层向上提供可靠传输。因此在CRC检错的基础上,增加了帧编号、确认和重传机制。收到正确的帧就要向发送端发送确认。发送端在一定的期限内若没有收到对方的确认.就认为出现了差错,因而就进行重传,直到收到对方的确认为止。这种方法在历史上曾经起到很好的作用。但现在的通信线路的质量已经大大提高了,由通信链路质量不好引起差错的概率已经大大降低。因此,现在因特网就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方法:
对于通信质量良好的有线传输链路,数据链路层协议不使用确认和重传机制,即不要求数据链路层向上提供可靠传输的服务。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传输数据时出现了差错并且需要进行改正,那么改正差错的任务就由上层协议(例如,运输层的TCP协议)来完成。
对于通信质量较差的无线传输链路,数据链路层协议使用确认和重传机制,数据链路层向上提供可靠传输的服务(见第9章无线网络)。
实践证明,这样做可以提高通信效率。
可靠传输协议将在第5章中讨论。本章介绍的数据链路层协议都不是可靠传输的协议。
以上三种情况都属于“出现传输差错”,但都不LM2596S-5.0是这些帧里有“比特差错”。帧丢失很容易理解。但出现帧重复和帧失序的情况则较为复杂,对这些问题我们现在不展开讨论。在学完第5章的5.4节后,我们就会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接收端可能会出现帧重复或帧失序。
总之,我们应当明确,“无比特差错”与“无传输差错”并不是同样的概念。在数据链路层使用CRC检验,能够实现无比特差错的传输,但这还不是可靠传输。
我们知道,过去OSI的观点是:必须让数据链路层向上提供可靠传输。因此在CRC检错的基础上,增加了帧编号、确认和重传机制。收到正确的帧就要向发送端发送确认。发送端在一定的期限内若没有收到对方的确认.就认为出现了差错,因而就进行重传,直到收到对方的确认为止。这种方法在历史上曾经起到很好的作用。但现在的通信线路的质量已经大大提高了,由通信链路质量不好引起差错的概率已经大大降低。因此,现在因特网就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方法:
对于通信质量良好的有线传输链路,数据链路层协议不使用确认和重传机制,即不要求数据链路层向上提供可靠传输的服务。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传输数据时出现了差错并且需要进行改正,那么改正差错的任务就由上层协议(例如,运输层的TCP协议)来完成。
对于通信质量较差的无线传输链路,数据链路层协议使用确认和重传机制,数据链路层向上提供可靠传输的服务(见第9章无线网络)。
实践证明,这样做可以提高通信效率。
可靠传输协议将在第5章中讨论。本章介绍的数据链路层协议都不是可靠传输的协议。
上一篇:点对点协议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