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8cm的端接辫线耦合到3.66m的屏蔽电缆
发布时间:2014/4/8 22:12:57 访问次数:892
利用辫线端接,其长度BU941仅仅是总电缆长度的一小部分,但是频率在lkHz以上对电缆的噪声耦合有显著的影响。例如,用一个8cm的辫线端接耦合到一个3.66m(12in)屏蔽层两端都接地的屏蔽电缆,如图2-44所示(Paul,1980,Fig. 8a)。这个屏蔽导体的终端阻抗为50Q。图中显示了电缆各个屏蔽部分对磁场耦合的贡献,对电缆非屏蔽(辫线)部分的磁耦合,以及对电缆非屏蔽部分的电耦合。对电缆屏蔽部分的电容(电场)耦合是可以忽略的,因为屏蔽层接地和屏蔽导体的终端阻抗很低(50Q)。如图2-44所示,在lOOkHz以上,电缆的主要耦合来自辫线的电感耦合。
如果屏蔽导体的终端阻抗从50Q增大到lOOOQ,结果如图2-45所示(Paul,1980,Fig. 8b)。
在这种情况下,在lokHz以上,对辫线的电容耦合是主要耦合机制。在这些条件下,即使电缆已经完全屏蔽(无辫线),1MHz的耦合也比它原来大40dB。
从图2-44和图2-45可以看出,虽然短辫线端接对于低频率(小于lokHz)电缆屏蔽接地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高频屏蔽接地是不可接受的。
利用辫线端接,其长度BU941仅仅是总电缆长度的一小部分,但是频率在lkHz以上对电缆的噪声耦合有显著的影响。例如,用一个8cm的辫线端接耦合到一个3.66m(12in)屏蔽层两端都接地的屏蔽电缆,如图2-44所示(Paul,1980,Fig. 8a)。这个屏蔽导体的终端阻抗为50Q。图中显示了电缆各个屏蔽部分对磁场耦合的贡献,对电缆非屏蔽(辫线)部分的磁耦合,以及对电缆非屏蔽部分的电耦合。对电缆屏蔽部分的电容(电场)耦合是可以忽略的,因为屏蔽层接地和屏蔽导体的终端阻抗很低(50Q)。如图2-44所示,在lOOkHz以上,电缆的主要耦合来自辫线的电感耦合。
如果屏蔽导体的终端阻抗从50Q增大到lOOOQ,结果如图2-45所示(Paul,1980,Fig. 8b)。
在这种情况下,在lokHz以上,对辫线的电容耦合是主要耦合机制。在这些条件下,即使电缆已经完全屏蔽(无辫线),1MHz的耦合也比它原来大40dB。
从图2-44和图2-45可以看出,虽然短辫线端接对于低频率(小于lokHz)电缆屏蔽接地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高频屏蔽接地是不可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