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机振荡过程分析
发布时间:2014/3/21 19:43:04 访问次数:796
(1)正反馈过程等效分析。在掌握X10-24S03了变压器耦合振荡器电路的工作原理之后,就可以进行等效分析,即进行简单的分析,知道这一电路中各振荡环节就可以。
振荔线圈B2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之间存在正反馈,将BG1集电极回路输出振荡信号通过磁耦合,再通过正反馈回路中的耦合电容C3反馈到BG1发射极回路中,对于电路中的BG1而言发射极回路是输入回路,所以在这一电路中构成正反馈回路的元器件是振荡线圈B2。
(2)谐振选频电路分析。电路中的B2 -次绕组与可变电容器振荡联Cla.b、微调电容器Clb构成LC并联谐振选频电路,这一并联谐振电路的频率随振荡联Cla.b的调节而改变,所以本振的振荡频率在不断改变。
由于双联中的调谐联和振荡联是同步变化的,所以本机频率随输入调谐电路的工作频率同步变化,本机频率始终比输入调谐频率高一个中频频率。
变频过程分析
输入变频管的信号有两个:一是从C2耦合过来的某一电台高频信号,它从基极输入到BG1中:二是与之对应的本机振荡信号,它通过C3从发射极输入到BG1中。
BG1的静态电流设置得很小,BG1工作在非线性状态,这样两个输入信号在BG1非线性作用下进行变频。
选频过程分析
变频后会产生4个主要频率信号,但是只需要中频信号,所以采用第一中频变压器B3一次绕组与内部电容(电路中无编号)构成一个选频电路。这- LC并联谐振电路的诣振频率为中频频率465kHz,且这- LC并联谐振电路串联在BG1集电极回路中,作为BG1集电极负载电阻。
由于LC并联谐振电路在谐振时阻抗最大,且为纯阻性,这样在中频频率时BG1集电极负载电阻为最大,BG1的放大倍数为最大。而对于频率高于或低于中频频率的信号,由于LC并联谐振电路失谐,其阻抗很小,BG1的放大倍数很小,这样相对而言中频信号在三极管BG1中得到了最大的放大,从而通过B3二次侧输出的信号主要是中频信号,达到选出中频信号的目的。
电路中的R3为阻尼电阻,它的阻值大小决定了B3 -次绕组回路的LC并联谐振电路的频带宽度。
(1)正反馈过程等效分析。在掌握X10-24S03了变压器耦合振荡器电路的工作原理之后,就可以进行等效分析,即进行简单的分析,知道这一电路中各振荡环节就可以。
振荔线圈B2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之间存在正反馈,将BG1集电极回路输出振荡信号通过磁耦合,再通过正反馈回路中的耦合电容C3反馈到BG1发射极回路中,对于电路中的BG1而言发射极回路是输入回路,所以在这一电路中构成正反馈回路的元器件是振荡线圈B2。
(2)谐振选频电路分析。电路中的B2 -次绕组与可变电容器振荡联Cla.b、微调电容器Clb构成LC并联谐振选频电路,这一并联谐振电路的频率随振荡联Cla.b的调节而改变,所以本振的振荡频率在不断改变。
由于双联中的调谐联和振荡联是同步变化的,所以本机频率随输入调谐电路的工作频率同步变化,本机频率始终比输入调谐频率高一个中频频率。
变频过程分析
输入变频管的信号有两个:一是从C2耦合过来的某一电台高频信号,它从基极输入到BG1中:二是与之对应的本机振荡信号,它通过C3从发射极输入到BG1中。
BG1的静态电流设置得很小,BG1工作在非线性状态,这样两个输入信号在BG1非线性作用下进行变频。
选频过程分析
变频后会产生4个主要频率信号,但是只需要中频信号,所以采用第一中频变压器B3一次绕组与内部电容(电路中无编号)构成一个选频电路。这- LC并联谐振电路的诣振频率为中频频率465kHz,且这- LC并联谐振电路串联在BG1集电极回路中,作为BG1集电极负载电阻。
由于LC并联谐振电路在谐振时阻抗最大,且为纯阻性,这样在中频频率时BG1集电极负载电阻为最大,BG1的放大倍数为最大。而对于频率高于或低于中频频率的信号,由于LC并联谐振电路失谐,其阻抗很小,BG1的放大倍数很小,这样相对而言中频信号在三极管BG1中得到了最大的放大,从而通过B3二次侧输出的信号主要是中频信号,达到选出中频信号的目的。
电路中的R3为阻尼电阻,它的阻值大小决定了B3 -次绕组回路的LC并联谐振电路的频带宽度。
上一篇:振荡线圈和中频变压器
上一篇:变频管集电极电流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