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数码专栏

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输出信号幅度增大和失真

发布时间:2013/9/16 21:35:12 访问次数:2430

    1.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输出信号幅度增大和失真
    出现这种故障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放大电路中负反馈元件损坏,B1645负反馈作用消失,使放大器的增益变大,导致输出信号幅度增大。此时应重点检查电路中的负反馈元件是否出现开路、虚焊、电阻变值等现象。
    在图5.3. 25(a)中的Ri。开路或虚焊,尺。阻值变小,就会出觋这种现象。可以测量VT2的集电极电压和VTi的发射极电压,如果发射极电压下降,则说明负反馈电路不正常或负反馈作用已经消失。
    如果输出信号出现失真,说明放大器已工作在非线性区(饱和或截止状态),应重点测量放大器的工作点电压,查找电路中的电阻是否正常、放大管的参数是否发生变化。
    2.输出信号幅度小
    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输出信号幅度变小的主要原因:一是放大电路中负反馈作用增强,二是放大电路中元器件的参数发生变化。这两种情况都会引起放大器增益下降,导致输出信号幅度减小。
    在工作点正常情况下,检查发射极旁路电容是否开路、失效、容量变小。在图5.3. 25 (a)中,如果C4开路或失效,对交流信号就失去了旁路作用,使放大器反馈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直流负反馈变为交直流负反馈,使第二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下降,输出信号幅度减小。可以采用短路法,用一只好的电容将C4短路,同时观察输出信号是否增大,如输出信号幅度增大,则C4损坏。
    若交流旁路电容正常,则说明电路中其他元器件参数发生了变化,可参照5.3. 13小节的方法进行查找。
    3.振荡器停振
    出现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正反馈电路的元件损坏;二是振荡电路中的起振元件损坏;三是晶体管损坏。
    先测量振荡器的晶体管的直流工作点是否正常,它是振荡器工作的必要条件。工作点电压不正常,振荡器就不起振,且有无信号输出;在工作点电压正常情况下,再查找正反馈电路中的元件是否损坏、断路等。如果正反馈电路中的某个元件损坏,正反馈条件就不满足,振荡器同样会停振。
    在图5.3. 25(b)中,偏置电路中Ri开路或虚焊,振荡管基极没有工作电压,电路就无法振荡。同样,R3、R4开路或虚焊,电路也无法工作。又如正反馈电路电容Cz、R6、RP损坏,电路正厦馈相位条件不满足,也不会起振。检测方法用直流电压测量法测量工作点、用电阻测量法判断元器件好坏。

         
    4.振荡器输出信号频率发生变化
    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发生变化,主要原因是选频回路中的元件参数发生变化。图5.3.25(b)中要重点检查Rs~R7、RP、CZ~C4是否良好或开路,这些元件中只要有一个元件的参数发生变化,其振荡频率就会变化。
    如果振荡回路是由LC或石英晶体组成,这些元件损坏的现象是:电感量发生变化(如磁芯松动、破损)或电感线圈开路、石英晶体性能不良等。查找方法与技巧是用电阻测量法和替代法。应注意的是,振荡器元件更换后,电路需重新调试。

    1.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输出信号幅度增大和失真
    出现这种故障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放大电路中负反馈元件损坏,B1645负反馈作用消失,使放大器的增益变大,导致输出信号幅度增大。此时应重点检查电路中的负反馈元件是否出现开路、虚焊、电阻变值等现象。
    在图5.3. 25(a)中的Ri。开路或虚焊,尺。阻值变小,就会出觋这种现象。可以测量VT2的集电极电压和VTi的发射极电压,如果发射极电压下降,则说明负反馈电路不正常或负反馈作用已经消失。
    如果输出信号出现失真,说明放大器已工作在非线性区(饱和或截止状态),应重点测量放大器的工作点电压,查找电路中的电阻是否正常、放大管的参数是否发生变化。
    2.输出信号幅度小
    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输出信号幅度变小的主要原因:一是放大电路中负反馈作用增强,二是放大电路中元器件的参数发生变化。这两种情况都会引起放大器增益下降,导致输出信号幅度减小。
    在工作点正常情况下,检查发射极旁路电容是否开路、失效、容量变小。在图5.3. 25 (a)中,如果C4开路或失效,对交流信号就失去了旁路作用,使放大器反馈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直流负反馈变为交直流负反馈,使第二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下降,输出信号幅度减小。可以采用短路法,用一只好的电容将C4短路,同时观察输出信号是否增大,如输出信号幅度增大,则C4损坏。
    若交流旁路电容正常,则说明电路中其他元器件参数发生了变化,可参照5.3. 13小节的方法进行查找。
    3.振荡器停振
    出现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正反馈电路的元件损坏;二是振荡电路中的起振元件损坏;三是晶体管损坏。
    先测量振荡器的晶体管的直流工作点是否正常,它是振荡器工作的必要条件。工作点电压不正常,振荡器就不起振,且有无信号输出;在工作点电压正常情况下,再查找正反馈电路中的元件是否损坏、断路等。如果正反馈电路中的某个元件损坏,正反馈条件就不满足,振荡器同样会停振。
    在图5.3. 25(b)中,偏置电路中Ri开路或虚焊,振荡管基极没有工作电压,电路就无法振荡。同样,R3、R4开路或虚焊,电路也无法工作。又如正反馈电路电容Cz、R6、RP损坏,电路正厦馈相位条件不满足,也不会起振。检测方法用直流电压测量法测量工作点、用电阻测量法判断元器件好坏。

         
    4.振荡器输出信号频率发生变化
    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发生变化,主要原因是选频回路中的元件参数发生变化。图5.3.25(b)中要重点检查Rs~R7、RP、CZ~C4是否良好或开路,这些元件中只要有一个元件的参数发生变化,其振荡频率就会变化。
    如果振荡回路是由LC或石英晶体组成,这些元件损坏的现象是:电感量发生变化(如磁芯松动、破损)或电感线圈开路、石英晶体性能不良等。查找方法与技巧是用电阻测量法和替代法。应注意的是,振荡器元件更换后,电路需重新调试。

相关IC型号
B1645
暂无最新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绘制印制电路板的过程
    绘制印制电路板是相当重要的过程,EPL2010新颖的理...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