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
发布时间:2012/11/28 20:02:43 访问次数:1452
图6-21所示是电感三点式正弦波振荡MAX1490BCPG器电路。这一电路中,VT1是振荡管,Tl的一次绕组是振荡电感,乩是振荡器输出信号,由变压器Tl的=次侧输出。
这是一个电感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这种振荡器电路中的振荡电感在电路中的接法比较特殊,利用这一点可以识别这种振荡器电路。
从电路中可以看出,Tl初级线圈Ll有个抽头,它的3根引脚分别与振荡管VT1的3个电极交流相连,它的上端引脚与VT1集电极直接相连,它的下端引脚经振荡耦合电容C2与VT1基极交流相连,它的抽头与+V端相连,而+iV端相当于交流接地,这样经电容C3与VT1发射极交流相连。
由于初级线圈Ll的3根引脚分别与VT1的3个电极相连,所以将这种电路称之为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在这种振荡器电路中,振荡电感必须有抽头。
电路分析
(1)直流电路。直流工作电压+V经Tl的一次绕组Ll抽头及抽头以上绕组加到VT1集电极,Rl、RP1和R2构成VT1的基极分压式偏置电路,R3为VT1的发射极电阻。这样,VT1具备了放大能力。
(2)正反馈过程。假设振荡信号电压某瞬间在VT1基极为+,经VT1放大和倒相后,其集电极上信号电压极性为一,即Tl -次绕组上端为一。
由于Tl-次绕组的抽头接+V端,+V相当于交流接地,在它的下端信号电压极性为+,经C2祸合到VT1基极,与其基极极性同,加强了输入信号,所以这是正反馈过程。
(3)振荡原理。在接通电源+V后,电路起振,通过正反馈、放大和稳幅环节,振荡器稳定工作。
Ll和Cl构成LC并联谐振选频电路,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由Ll和Cl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决定。
电路中的C2是正反馈耦合电容,将Tl的一次绕组上正反馈信号耦合到VT1基极。C2容量大,振荡器容易起振。另外,C2具有隔直作用,将VT1集电极和基极上的直流电压隔开。
C3为振荡管VT1的发射极旁路电容,将发射极交流接地。振荡器输出信号取自Tl的二次绕组,Tl在这里起耦合作用。
图6-21所示是电感三点式正弦波振荡MAX1490BCPG器电路。这一电路中,VT1是振荡管,Tl的一次绕组是振荡电感,乩是振荡器输出信号,由变压器Tl的=次侧输出。
这是一个电感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这种振荡器电路中的振荡电感在电路中的接法比较特殊,利用这一点可以识别这种振荡器电路。
从电路中可以看出,Tl初级线圈Ll有个抽头,它的3根引脚分别与振荡管VT1的3个电极交流相连,它的上端引脚与VT1集电极直接相连,它的下端引脚经振荡耦合电容C2与VT1基极交流相连,它的抽头与+V端相连,而+iV端相当于交流接地,这样经电容C3与VT1发射极交流相连。
由于初级线圈Ll的3根引脚分别与VT1的3个电极相连,所以将这种电路称之为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在这种振荡器电路中,振荡电感必须有抽头。
电路分析
(1)直流电路。直流工作电压+V经Tl的一次绕组Ll抽头及抽头以上绕组加到VT1集电极,Rl、RP1和R2构成VT1的基极分压式偏置电路,R3为VT1的发射极电阻。这样,VT1具备了放大能力。
(2)正反馈过程。假设振荡信号电压某瞬间在VT1基极为+,经VT1放大和倒相后,其集电极上信号电压极性为一,即Tl -次绕组上端为一。
由于Tl-次绕组的抽头接+V端,+V相当于交流接地,在它的下端信号电压极性为+,经C2祸合到VT1基极,与其基极极性同,加强了输入信号,所以这是正反馈过程。
(3)振荡原理。在接通电源+V后,电路起振,通过正反馈、放大和稳幅环节,振荡器稳定工作。
Ll和Cl构成LC并联谐振选频电路,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由Ll和Cl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决定。
电路中的C2是正反馈耦合电容,将Tl的一次绕组上正反馈信号耦合到VT1基极。C2容量大,振荡器容易起振。另外,C2具有隔直作用,将VT1集电极和基极上的直流电压隔开。
C3为振荡管VT1的发射极旁路电容,将发射极交流接地。振荡器输出信号取自Tl的二次绕组,Tl在这里起耦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