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行扫描
发布时间:2012/11/20 12:03:34 访问次数:1868
在电视技术中,对一帧画面是分成两场来传送的,这要求M27C512-12F3
采用隔行扫描技术。图4-6所示是隔行扫描过程示意图。
A(a)奇数场扫描
(c)合成的光栅示意图
图4-6隔行扫描过程示意图
在隔行扫描中,先从左上角的1处开始扫描,扫完第一行后电子束返回到第三行的起点处3,开始扫第三行而不是扫第二行。扫完第三行后接着扫第五行、第七行等奇数行,一直扫到奇数行的最后一行结束处A点。
图中只画出了9行,而电视机中的行数远比这多得多。另外,奇数行的最后一行结束处A点在荧光屏的正中央下方。在扫完了全部的奇数行后,奇数场扫描也结束了,如图4-6(a)所示。
奇数场扫描结束以后,电子束从A点处迅速返回到荧光屏的中央上方B点处,开始了偶数场扫描,如图4-6 (b)所示。
偶数场的扫描是扫2、4、6、8等行(图中也只画出了8行)。扫完偶数场的最后一行时,电子束在荧光屏的右下角处C点。然后,电子束迅速返回到荧光屏的左上角1处,接着开始了第二次的奇数场扫描。
在隔行扫描技术中,一帧图像是分成了奇数场和偶数场来扫描、传送的,扫完这两场才能得到一帧完整的画面。
图4-6(c)是奇、偶场合成后的光棚示意图,这是一帧光栅。
采用隔行扫描技术。图4-6所示是隔行扫描过程示意图。
A(a)奇数场扫描

(c)合成的光栅示意图
图4-6隔行扫描过程示意图
在隔行扫描中,先从左上角的1处开始扫描,扫完第一行后电子束返回到第三行的起点处3,开始扫第三行而不是扫第二行。扫完第三行后接着扫第五行、第七行等奇数行,一直扫到奇数行的最后一行结束处A点。
图中只画出了9行,而电视机中的行数远比这多得多。另外,奇数行的最后一行结束处A点在荧光屏的正中央下方。在扫完了全部的奇数行后,奇数场扫描也结束了,如图4-6(a)所示。
奇数场扫描结束以后,电子束从A点处迅速返回到荧光屏的中央上方B点处,开始了偶数场扫描,如图4-6 (b)所示。
偶数场的扫描是扫2、4、6、8等行(图中也只画出了8行)。扫完偶数场的最后一行时,电子束在荧光屏的右下角处C点。然后,电子束迅速返回到荧光屏的左上角1处,接着开始了第二次的奇数场扫描。
在隔行扫描技术中,一帧图像是分成了奇数场和偶数场来扫描、传送的,扫完这两场才能得到一帧完整的画面。
图4-6(c)是奇、偶场合成后的光棚示意图,这是一帧光栅。
在电视技术中,对一帧画面是分成两场来传送的,这要求M27C512-12F3
采用隔行扫描技术。图4-6所示是隔行扫描过程示意图。
A(a)奇数场扫描
(c)合成的光栅示意图
图4-6隔行扫描过程示意图
在隔行扫描中,先从左上角的1处开始扫描,扫完第一行后电子束返回到第三行的起点处3,开始扫第三行而不是扫第二行。扫完第三行后接着扫第五行、第七行等奇数行,一直扫到奇数行的最后一行结束处A点。
图中只画出了9行,而电视机中的行数远比这多得多。另外,奇数行的最后一行结束处A点在荧光屏的正中央下方。在扫完了全部的奇数行后,奇数场扫描也结束了,如图4-6(a)所示。
奇数场扫描结束以后,电子束从A点处迅速返回到荧光屏的中央上方B点处,开始了偶数场扫描,如图4-6 (b)所示。
偶数场的扫描是扫2、4、6、8等行(图中也只画出了8行)。扫完偶数场的最后一行时,电子束在荧光屏的右下角处C点。然后,电子束迅速返回到荧光屏的左上角1处,接着开始了第二次的奇数场扫描。
在隔行扫描技术中,一帧图像是分成了奇数场和偶数场来扫描、传送的,扫完这两场才能得到一帧完整的画面。
图4-6(c)是奇、偶场合成后的光棚示意图,这是一帧光栅。
采用隔行扫描技术。图4-6所示是隔行扫描过程示意图。
A(a)奇数场扫描

(c)合成的光栅示意图
图4-6隔行扫描过程示意图
在隔行扫描中,先从左上角的1处开始扫描,扫完第一行后电子束返回到第三行的起点处3,开始扫第三行而不是扫第二行。扫完第三行后接着扫第五行、第七行等奇数行,一直扫到奇数行的最后一行结束处A点。
图中只画出了9行,而电视机中的行数远比这多得多。另外,奇数行的最后一行结束处A点在荧光屏的正中央下方。在扫完了全部的奇数行后,奇数场扫描也结束了,如图4-6(a)所示。
奇数场扫描结束以后,电子束从A点处迅速返回到荧光屏的中央上方B点处,开始了偶数场扫描,如图4-6 (b)所示。
偶数场的扫描是扫2、4、6、8等行(图中也只画出了8行)。扫完偶数场的最后一行时,电子束在荧光屏的右下角处C点。然后,电子束迅速返回到荧光屏的左上角1处,接着开始了第二次的奇数场扫描。
在隔行扫描技术中,一帧图像是分成了奇数场和偶数场来扫描、传送的,扫完这两场才能得到一帧完整的画面。
图4-6(c)是奇、偶场合成后的光棚示意图,这是一帧光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