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测试测量

环境适应性设计实例及小结

发布时间:2012/10/19 19:36:29 访问次数:2214

     环境适应性设计应用实例
    前五小节简要地讨论了电子BQ24103ARHLR设备环境适应性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要求和设计准则。下面以几个工程应用实例为例,说明环境适应性设计的步骤和环境控制技术的应用。
    【例1-1】某机载雷达中的频综器及其中的晶体振荡器(以下简称晶振)是雷达的心脏器件和组件。但在振动环境中,其相位噪声指标一直无法达标。要求采取隔振措施。
    1.分析
    ①设计输入:某歼击机振动、冲击环境条件。
    ②设计输出:频综器在100Hz时相位噪声(相噪)NR≤-XXdB,由上可见,设计输入是力学“加速度频谱图”。而设计输出是综合电性能指标相位噪声NR≤-XXdB。
    ③只有依据设计输入和输出,找出该频综器的环境适应平台一一能满足“相位噪声NR≤-XXdB”的加速度频谱图,才能进行隔振缓冲设计。
    2.设计思路和设计步骤
    ①以该型雷达载机“加速度频谱”为准,进行晶振筛选,时间为1~3min,找出相位噪声变坏最少的晶振。
    ②以相位噪声NR≤-XXdB为准,将整个频率范围分为若干个倍频带,分别将厥加速度频谱量值从20%起逐渐加大,直到相噪变坏(NR≥-XXdB)。将整个频率范围的试验结果相连,即可获得环境适应性平台的相应频谱图。
    ③同样,以该雷达载机的正弦振动曲线设计输入,采用正弦扫频方法对晶振进行正弦扫频,找出加速度敏感频率(相噪ⅣR≥-XXdB的频率点)。例如,在100Hz前相噪无明显变化,但自112Hz开始,相噪明显变坏,如此可记录到20个变坏点,排除掉夹具谐振影响,剩下的频率点即为晶振的危险频率点fc/。然后在各fc/上以原来加速度值的10%,20%,…进行定频振动试验,直到相噪开始变坏,记下相应加速度值。例如,在112Hz时原z=1 0g,到40%三= 4g时,相噪开始变坏,则4g就是112Hz的环境适应性平台的严酷等级。依次对各个兀点进行相应试验,即可获得全部频带中的各段危险频率点严酷等级,这就是环境适应性平台。并以此建立全带宽谱线,反复试验调整最后确认。
    本书主要研究振动与冲击环境对电子设备性能的影响,故其环境适应性平台建立时,必须研究机一电耦合影响机理,并将其量化,如将112H,三≤锯作为设计输出依据。尽管随机振动与正弦振动没有完全对应的关系,但采用正弦法找出其相噪变环的最低频率fcl还是比较近似的。
    为了保证在兀=112Hz时,艺≤锯,故对频综器采取一级隔振,对晶振采取二次隔振,尽管低频(≤50Hz)隔振器未起减振作用,但频综器、晶振对低频不敏感,故没有什么影响。中、高频时隔振器取得很好的隔振效果,保证了相噪NR≤-XXdB的电性能指标。
    【例1-2】某履带车载电子设备需按GJB 150.16-1988中图10~图22随机振动试验进行隔振器选型,按规定每轴向试验时间2h,总试验时间是13条曲线x2h/曲线=26h。由于隔振器必须历经全部过程,所以把垂直轴(图10~图14)、横侧轴(图15~图18)、纵向轴(图19~图22)分别集中为一个最严酷的曲线,该曲线的每个频率点的取值都是该轴向各个曲线中的最严酷值。垂直轴5条曲线按极值拼接,如图1-2所示。这样处理,只需进行三个轴向的试验,共6h。由于进行隔振器选型试验时,载荷是刚性模拟载荷,而不是真实的电子设备,将振动严酷度加严,减少试验时间和次数,降低试验成本是可行的,并且隔振器历经了最严酷条件的试验后,当电子设备加装隔振器后正式按GJB 150.16-1988中的13条曲线分别试验时,因为每条曲线严酷度均低于拼接值,隔振器肯定不会出问题。这不仅节省了20h试验时间和实验经费,而且增加隔振器选型结果的置信度。
     环境适应性设计应用实例
    前五小节简要地讨论了电子BQ24103ARHLR设备环境适应性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要求和设计准则。下面以几个工程应用实例为例,说明环境适应性设计的步骤和环境控制技术的应用。
    【例1-1】某机载雷达中的频综器及其中的晶体振荡器(以下简称晶振)是雷达的心脏器件和组件。但在振动环境中,其相位噪声指标一直无法达标。要求采取隔振措施。
    1.分析
    ①设计输入:某歼击机振动、冲击环境条件。
    ②设计输出:频综器在100Hz时相位噪声(相噪)NR≤-XXdB,由上可见,设计输入是力学“加速度频谱图”。而设计输出是综合电性能指标相位噪声NR≤-XXdB。
    ③只有依据设计输入和输出,找出该频综器的环境适应平台一一能满足“相位噪声NR≤-XXdB”的加速度频谱图,才能进行隔振缓冲设计。
    2.设计思路和设计步骤
    ①以该型雷达载机“加速度频谱”为准,进行晶振筛选,时间为1~3min,找出相位噪声变坏最少的晶振。
    ②以相位噪声NR≤-XXdB为准,将整个频率范围分为若干个倍频带,分别将厥加速度频谱量值从20%起逐渐加大,直到相噪变坏(NR≥-XXdB)。将整个频率范围的试验结果相连,即可获得环境适应性平台的相应频谱图。
    ③同样,以该雷达载机的正弦振动曲线设计输入,采用正弦扫频方法对晶振进行正弦扫频,找出加速度敏感频率(相噪ⅣR≥-XXdB的频率点)。例如,在100Hz前相噪无明显变化,但自112Hz开始,相噪明显变坏,如此可记录到20个变坏点,排除掉夹具谐振影响,剩下的频率点即为晶振的危险频率点fc/。然后在各fc/上以原来加速度值的10%,20%,…进行定频振动试验,直到相噪开始变坏,记下相应加速度值。例如,在112Hz时原z=1 0g,到40%三= 4g时,相噪开始变坏,则4g就是112Hz的环境适应性平台的严酷等级。依次对各个兀点进行相应试验,即可获得全部频带中的各段危险频率点严酷等级,这就是环境适应性平台。并以此建立全带宽谱线,反复试验调整最后确认。
    本书主要研究振动与冲击环境对电子设备性能的影响,故其环境适应性平台建立时,必须研究机一电耦合影响机理,并将其量化,如将112H,三≤锯作为设计输出依据。尽管随机振动与正弦振动没有完全对应的关系,但采用正弦法找出其相噪变环的最低频率fcl还是比较近似的。
    为了保证在兀=112Hz时,艺≤锯,故对频综器采取一级隔振,对晶振采取二次隔振,尽管低频(≤50Hz)隔振器未起减振作用,但频综器、晶振对低频不敏感,故没有什么影响。中、高频时隔振器取得很好的隔振效果,保证了相噪NR≤-XXdB的电性能指标。
    【例1-2】某履带车载电子设备需按GJB 150.16-1988中图10~图22随机振动试验进行隔振器选型,按规定每轴向试验时间2h,总试验时间是13条曲线x2h/曲线=26h。由于隔振器必须历经全部过程,所以把垂直轴(图10~图14)、横侧轴(图15~图18)、纵向轴(图19~图22)分别集中为一个最严酷的曲线,该曲线的每个频率点的取值都是该轴向各个曲线中的最严酷值。垂直轴5条曲线按极值拼接,如图1-2所示。这样处理,只需进行三个轴向的试验,共6h。由于进行隔振器选型试验时,载荷是刚性模拟载荷,而不是真实的电子设备,将振动严酷度加严,减少试验时间和次数,降低试验成本是可行的,并且隔振器历经了最严酷条件的试验后,当电子设备加装隔振器后正式按GJB 150.16-1988中的13条曲线分别试验时,因为每条曲线严酷度均低于拼接值,隔振器肯定不会出问题。这不仅节省了20h试验时间和实验经费,而且增加隔振器选型结果的置信度。

上一篇:设计优化

上一篇:传感器测点布置详图

相关技术资料
10-19环境适应性设计实例及小结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音频变压器DIY
    笔者在本刊今年第六期上着重介绍了“四夹三”音频变压器的...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