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无线通信

对称与非对称密钥管理方案

发布时间:2012/4/1 19:38:09 访问次数:2788

    按照所依托的密码基础进行分类,可以将密钥管理MAX9650ATA+T方案分为:对称密钥体制的密钥管理方案和非对称密钥体制的密钥管理方案。在对称密钥管理方面,通信双方使用相同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觯密,具有密钥长度较短,计算、通信和存储开销相对较小等特点,但是安全性不高,比较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在非对称密钥管理方面,节点拥有不同的加密和解密密钥,同时非对称密钥管理对节点的计算、存储和通信等要求比较高。通过研究改进非对称加密算法后,由于其较强的安全性,以及不可否认性,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
    分布式和层簇式的密钥管理方案
    按照网络的逻辑结构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分布式的密钥管理方案和层簇式的密钥管理方案,前者是因为网络中的节点完全分布式对等,而后者则适用于分层分组的传感器网络。
    分布式的密钥管理方案并不多见,它一般认为网络中的节点具有相同的通信能力和计算能力,是完全对等的关系,密钥的生成、发布和更新往往由节点相互协商完成,具有较好的 分布特性。针对分布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现已经提出预置全局密钥、预置所有对密钥和随机预分配密钥等密钥管理方案。层簇式的密钥管理方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方案研究的主流。这类方案首先将全网的节点划分为若干个簇,每一簇拥有一个或者多个簇头,协助基站节点共同管理整个传感器网络。一般,密钥的初始化、分发和管理都由簇头节点主持,协同簇内节点共同完成。这样的管理方式对普通节点的计算、存储能力要求较低。
    相比较而言,完全分布式的密钥管理方案中,所有的密钥均需要节点协商完成,通信开销较大,且由于节点对等,难以实现集中管理和认证机制,一般认为不适合大规模的传感器网络;层簇式的密钥管理方案克服了完全分布式的缺陷,强化了集中管理,利用簇头节点作为二级管理者进行密钥信息的相关操作,但是簇头节点易成为网络局部的瓶颈,而且簇头的受损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威胁。
    按照所依托的密码基础进行分类,可以将密钥管理MAX9650ATA+T方案分为:对称密钥体制的密钥管理方案和非对称密钥体制的密钥管理方案。在对称密钥管理方面,通信双方使用相同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觯密,具有密钥长度较短,计算、通信和存储开销相对较小等特点,但是安全性不高,比较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在非对称密钥管理方面,节点拥有不同的加密和解密密钥,同时非对称密钥管理对节点的计算、存储和通信等要求比较高。通过研究改进非对称加密算法后,由于其较强的安全性,以及不可否认性,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
    分布式和层簇式的密钥管理方案
    按照网络的逻辑结构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分布式的密钥管理方案和层簇式的密钥管理方案,前者是因为网络中的节点完全分布式对等,而后者则适用于分层分组的传感器网络。
    分布式的密钥管理方案并不多见,它一般认为网络中的节点具有相同的通信能力和计算能力,是完全对等的关系,密钥的生成、发布和更新往往由节点相互协商完成,具有较好的 分布特性。针对分布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现已经提出预置全局密钥、预置所有对密钥和随机预分配密钥等密钥管理方案。层簇式的密钥管理方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方案研究的主流。这类方案首先将全网的节点划分为若干个簇,每一簇拥有一个或者多个簇头,协助基站节点共同管理整个传感器网络。一般,密钥的初始化、分发和管理都由簇头节点主持,协同簇内节点共同完成。这样的管理方式对普通节点的计算、存储能力要求较低。
    相比较而言,完全分布式的密钥管理方案中,所有的密钥均需要节点协商完成,通信开销较大,且由于节点对等,难以实现集中管理和认证机制,一般认为不适合大规模的传感器网络;层簇式的密钥管理方案克服了完全分布式的缺陷,强化了集中管理,利用簇头节点作为二级管理者进行密钥信息的相关操作,但是簇头节点易成为网络局部的瓶颈,而且簇头的受损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威胁。
相关技术资料
4-1对称与非对称密钥管理方案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机器小人车
    建余爱好者制作的机器入从驱动结构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犬类,...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