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面包板插接电路
发布时间:2012/2/1 22:00:37 访问次数:7313
1.通用面包板 IRKV250-06
数字电子电路基本是在面包板上搭试的。本篇第3章常用电子实验设备中的数字逻辑电路学习机采用了四块面包板,因此弄清面包板的结构很有必要。
图1. 5.1是SJB - 118型面包板的结构图。面包板中央有一凹槽,凹槽两边各有59列小孔,每一列的5个小孑L在电气上相互连通,相当于一个结点:列与列之间在电气上互不相通。每一个小孑L内允许插入一个元件引脚或一条导线。面包板的上下两边各有一排50个小孔,每排小孔分为若干组,每5个一组是相通的,各组之间是否完全相通,要用万用表量测后方可知
道。上、下这两排插孔一般可以用作正、负电源线。
使用面包板的优点在于,容易修改线路、更换器件,也可以多次使用,特别适用于做实验。但多次使用以后,面包板中弹簧片将会变松,弹性变差,容易造成接触不良。所以在接插电路之前,应该看一看,是否插孔已经变大,如有变大的插孔,实验时应尽量避开。为延长面包板的使用寿命,应该避免用太粗的导线硬往擂孔里挤。特别是某些引脚较粗的元件,应该加焊合适线径的引脚后,再在面包板上使用。
2.布线用工具
布线用的工具主要有镊子、剪刀和剥线钳。
镊子是用来夹住导线或元器件的引脚送入到指定的插孔的。应避免用手直接拿住导线往插孔里插,这样易造成导线弯曲,影响布线速度。
镊子还可以用来捋直弯曲的导线或元器件的引脚。
剪刀是用来剪断导线的。剥线钳用来剥离导线上的绝缘皮。如果没有剥线钳用剪刀也可以剥线。具体方法是:左手拿住导线,并留出需要剥离绝缘皮的长度,右手握着剪刀,轻轻地在绝缘皮上划一圈。剪刀用力大小应正好使得绝缘皮划断而内部导线不受损伤,然后把剪刀轻轻夹在绝缘皮的断开处,用力朝右拉,就可以把绝缘皮剥离。注意,此时剪刀也不能在剪切方向上用力,否则将损伤甚至剪断导线。
3.集成电路的插接
实验板上使用双列直插结构的集成电路,两排引脚分别插在面包板中间凹槽上下两侧的小孔中。在插拔集成电路时要非常小心:插入时,要使所有集成电路的引脚对准小孔,均匀用力插入;拔出时,建议用专门的集成电路起拔器,向正上方均匀用力地拔出,以免因受力不均匀而使引脚弯曲或断裂。如果没有专门的工具,也可以将镊子插入面包板的中间槽中,在集成电
路的两头来回轻轻地往上撬。注意不能在一头一次用力撬上来,否则集成电路的引脚将折弯。为了防止在插拔过程中使集成电路受损,可以把集成电路预先插在具有相同引脚数的插座上,把连有插座的集成电路作为一个整体在面包板上使用,插拔就较为方便了。
对多次使用过的集成电路引脚,必须修理整齐。引脚不能弯曲,所有的引脚应稍向外偏,这样才能使引脚与插孔接触良好。要根据电路图确定元器件在面包板上的排列位置,目的使布线方便。为了能够正确布线并便于查找,所有集成电路的插入方向要保持一致,不能为了临时走线方便或缩短导线长度而把集咸电路倒插。
4.布 线
为了使得布线正确,不致于产生多线、漏线或错线的错误,建议在布线前,画出实验电路在面包板上的布线图,安排如各元器件、开关等在实验板上的位置。在电路图上注明外引线排列号,并画出实验电路的实际连线。这样不但有利于正确布线,也能保证调试和查找故障的顺利进行。
导线使用线径为0.6 mm的塑料皮单股导线,要求线头剪成45。斜口,使能方便地插入。线头剥线长度约8 mm,在使用时应能全部插入面包板。这样既能保证接触良好,又避免裸线部分露在外面,与其他导线短路。明显受伤的导线不要往面包板孔里插,以免线头断在插孔内。
布线是完成实验任务的重要环节,要求走线整齐、清楚,切忌混乱。布线次序一般是先布电源线和地线,再布固定电平的规则线(如:某些按逻辑要求接地或接电源的引出端的连线,时钟端引线和状态预置线等),最后按照信号流程逐级连接各种信号线。切忌无次序连接,以免漏线。必要时还可以连接一部分电路,测试一部分电路,逐级进行。
导线应布在集成电路块周围,切忌在集成电路上方悬空跨过。应避免导线之间的互相交叉重叠,并注意不要过多地遮盖其他插孔。所有走线要求紧贴面包板表面,以免碰撞弹出面包板,造成接触不良。在舍理布线的前提下,导线尽可能短些,尽可能做到横平竖直。使用过的弯曲导线需要夹直后再用。清楚和规则的布线,有利于实现电路功能,并为检查和排除电路故
障提供方便。任何草率凌乱的接线,会给调试电路功能和检查与排除电路故障带来极大的困难。 .
为查找方便,连线尽可能用不同颜色。例如:正电源统一用红色绝缘皮导线,地线用黑色,时钟用黄色等,也可根据条件选用其他颜色的导线。
为避免干扰的引入,用单线连接时,导线长度一般不要超过25 cm。
1.通用面包板 IRKV250-06
数字电子电路基本是在面包板上搭试的。本篇第3章常用电子实验设备中的数字逻辑电路学习机采用了四块面包板,因此弄清面包板的结构很有必要。
图1. 5.1是SJB - 118型面包板的结构图。面包板中央有一凹槽,凹槽两边各有59列小孔,每一列的5个小孑L在电气上相互连通,相当于一个结点:列与列之间在电气上互不相通。每一个小孑L内允许插入一个元件引脚或一条导线。面包板的上下两边各有一排50个小孔,每排小孔分为若干组,每5个一组是相通的,各组之间是否完全相通,要用万用表量测后方可知
道。上、下这两排插孔一般可以用作正、负电源线。
使用面包板的优点在于,容易修改线路、更换器件,也可以多次使用,特别适用于做实验。但多次使用以后,面包板中弹簧片将会变松,弹性变差,容易造成接触不良。所以在接插电路之前,应该看一看,是否插孔已经变大,如有变大的插孔,实验时应尽量避开。为延长面包板的使用寿命,应该避免用太粗的导线硬往擂孔里挤。特别是某些引脚较粗的元件,应该加焊合适线径的引脚后,再在面包板上使用。
2.布线用工具
布线用的工具主要有镊子、剪刀和剥线钳。
镊子是用来夹住导线或元器件的引脚送入到指定的插孔的。应避免用手直接拿住导线往插孔里插,这样易造成导线弯曲,影响布线速度。
镊子还可以用来捋直弯曲的导线或元器件的引脚。
剪刀是用来剪断导线的。剥线钳用来剥离导线上的绝缘皮。如果没有剥线钳用剪刀也可以剥线。具体方法是:左手拿住导线,并留出需要剥离绝缘皮的长度,右手握着剪刀,轻轻地在绝缘皮上划一圈。剪刀用力大小应正好使得绝缘皮划断而内部导线不受损伤,然后把剪刀轻轻夹在绝缘皮的断开处,用力朝右拉,就可以把绝缘皮剥离。注意,此时剪刀也不能在剪切方向上用力,否则将损伤甚至剪断导线。
3.集成电路的插接
实验板上使用双列直插结构的集成电路,两排引脚分别插在面包板中间凹槽上下两侧的小孔中。在插拔集成电路时要非常小心:插入时,要使所有集成电路的引脚对准小孔,均匀用力插入;拔出时,建议用专门的集成电路起拔器,向正上方均匀用力地拔出,以免因受力不均匀而使引脚弯曲或断裂。如果没有专门的工具,也可以将镊子插入面包板的中间槽中,在集成电
路的两头来回轻轻地往上撬。注意不能在一头一次用力撬上来,否则集成电路的引脚将折弯。为了防止在插拔过程中使集成电路受损,可以把集成电路预先插在具有相同引脚数的插座上,把连有插座的集成电路作为一个整体在面包板上使用,插拔就较为方便了。
对多次使用过的集成电路引脚,必须修理整齐。引脚不能弯曲,所有的引脚应稍向外偏,这样才能使引脚与插孔接触良好。要根据电路图确定元器件在面包板上的排列位置,目的使布线方便。为了能够正确布线并便于查找,所有集成电路的插入方向要保持一致,不能为了临时走线方便或缩短导线长度而把集咸电路倒插。
4.布 线
为了使得布线正确,不致于产生多线、漏线或错线的错误,建议在布线前,画出实验电路在面包板上的布线图,安排如各元器件、开关等在实验板上的位置。在电路图上注明外引线排列号,并画出实验电路的实际连线。这样不但有利于正确布线,也能保证调试和查找故障的顺利进行。
导线使用线径为0.6 mm的塑料皮单股导线,要求线头剪成45。斜口,使能方便地插入。线头剥线长度约8 mm,在使用时应能全部插入面包板。这样既能保证接触良好,又避免裸线部分露在外面,与其他导线短路。明显受伤的导线不要往面包板孔里插,以免线头断在插孔内。
布线是完成实验任务的重要环节,要求走线整齐、清楚,切忌混乱。布线次序一般是先布电源线和地线,再布固定电平的规则线(如:某些按逻辑要求接地或接电源的引出端的连线,时钟端引线和状态预置线等),最后按照信号流程逐级连接各种信号线。切忌无次序连接,以免漏线。必要时还可以连接一部分电路,测试一部分电路,逐级进行。
导线应布在集成电路块周围,切忌在集成电路上方悬空跨过。应避免导线之间的互相交叉重叠,并注意不要过多地遮盖其他插孔。所有走线要求紧贴面包板表面,以免碰撞弹出面包板,造成接触不良。在舍理布线的前提下,导线尽可能短些,尽可能做到横平竖直。使用过的弯曲导线需要夹直后再用。清楚和规则的布线,有利于实现电路功能,并为检查和排除电路故
障提供方便。任何草率凌乱的接线,会给调试电路功能和检查与排除电路故障带来极大的困难。 .
为查找方便,连线尽可能用不同颜色。例如:正电源统一用红色绝缘皮导线,地线用黑色,时钟用黄色等,也可根据条件选用其他颜色的导线。
为避免干扰的引入,用单线连接时,导线长度一般不要超过25 cm。
上一篇:电子元器件手册的查阅方法
上一篇:SS - 5702示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