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显示光电

芯片厂商竞技以太网市场

发布时间:2007/8/23 0:00:00 访问次数:542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高带宽及供电自由的需求日益升级,以太网芯片在两个领域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即高速以太网和以太网供电。  

  不久的未来,视频收发、文件传输、在线应用等高速率业务的发展,特别是几项业务的同时进行,将对当前流行的“千兆为骨干,百兆为接入”的网络架构提出巨大挑战,从而催生出“万兆为骨干,千兆为接入(或千兆汇聚)”时代,活跃在该领域的主流芯片及设备厂商正在展开新一轮的角逐。据Linley预测,2004年来自千兆以太网芯片的收入将首次超过快速以太网。另据IDC预测,千兆以太网芯片市场将从2002年的4.5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4年的11亿美元。  

  “万兆骨干”下芯片厂商的角逐  

  业界说法认为,下一代高速以太网架构是“万兆为骨干,千兆为接入”。针对这一说法,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高工魏亮表示,当前我国市场离这样的高速架构还远一些,他认为:“下一代网络架构应该会出现一个万兆为骨干、百兆为接入、千兆为汇聚的过渡阶段。”  

  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资深顾问工程师汪澍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到2003年下半年,万兆以太网的标准和设备已经很成熟。目前,高中低端的以太网交换机都开始支持万兆以太网接口,万兆以太网网卡也已经在市场上销售,其相关芯片的生产也开始进入量产阶段。”他还进一步谈到,当前,骨干网的带宽已经发展到40G,由于对高清晰的视频传输、超大数据文件传输以及网格计算等需求,业界已经能看到对100G带宽的需求。  

  Broadcom有关负责人认为,高速以太网正在从两方面朝前发展。企业网客户正在经历从10/100Mbits到10/100/1000Mbits的转变,基于千兆的网络产品销售量已经超过了10/100Mbits产品。而在普通用户端,10/100Mbits仍然是主流,但千兆产品份额正迅速地增加,并可预见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千兆将会成为主流。

  杰尔系统中国区副总裁康明瀚谈到:“高速以太网的发展方向是在传输速率上提高到10G、40G甚至100G,在应用上将以太网技术扩展到作为城域乃至广域的网络技术。未来业务需求会朝更宽带宽、兼容更多协议和提供更多的应用方向发展。”  

  “万兆骨干”下,国外主流厂商思科、Broadcom、杰尔等表现相当活跃。  

  PoE市场前景看好  

  作用与反作用,需求与反需求,推动着PoE在通往供电自由之路上的不断发展和繁荣。  

  PoE需求的提出源于2000年思科公司的IP电话系统。当思科公司向市场推出IP电话系统时,许多传统的PBX厂商提出许多置疑:IP电话机需要从墙上的电源插座提供电源,不能提供电话网络所需要的可靠性,不满足紧急情况下的需求,如:9-1-1呼叫等。为此,思科公司提出了通过以太网来供电的技术解决方案,并于2003年6月最终形成IEEE802.3af标准。  

  汪澍继续讲道,当思科公司的各款交换机提供了以太网供电功能后,发现以太网供电,不仅可以应用于IP电话机,还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用在无线局域网的AP、以太网的视频摄像头、安全控制系统的刷卡器、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以及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等。以太网供电为下一代网络设备提供了广泛的应用空间。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所副教授赵有健分析说,PoE前景看好主要依赖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易于安装,客户能够自动、安全地在网络上混用原有设备和PoE设备,并且能够与现有以太网电缆共存。 二是易管理,当远端设备与网络相连后,将能够远程控制、重配或重设。三是安全,因为PoE供电端设备只会为需要供电的设备供电,只有连接了需要供电的设备,以太网电缆才会有电压存在,因而消除了线路上漏电的风险。四是节约成本,因为它只需要安装和支持一条而不是两条电缆,许多带电设备都需要安装在难以部署AC电源的地方。随着与以太网相连的设备的增加,如果无需为数百或数千台设备提供本地电源,将大大降低安装成本。  

  iSuppli预计,在最近几年中国不会成为PoE技术的主要消费市场,但是市场前景看好。

  PoE技术发展  

  为芯片厂商带来挑战  

  自IEEE 802.3af正式颁布以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TI、凌特、美信和PowerDsine等公司先后有PoE产品问世。相应地,这些产品的推出同时也加速了PoE技术在笔记本电脑、IP电话、保安监视系统、快速以太网交换机以及网络打印机等产品中的应用。  

  谈到芯片发展趋势,德州仪器高级应用工程师魏华英介绍说:“兼容性首要克服的问题,需要从供电端(PSE)和受电端(PD)同时考虑产品的兼容性。另外,在PSE端高压开关管和低压控制芯片的集成问题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对于PSE端,更高集成度、高端口密度的管理方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高带宽及供电自由的需求日益升级,以太网芯片在两个领域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即高速以太网和以太网供电。  

  不久的未来,视频收发、文件传输、在线应用等高速率业务的发展,特别是几项业务的同时进行,将对当前流行的“千兆为骨干,百兆为接入”的网络架构提出巨大挑战,从而催生出“万兆为骨干,千兆为接入(或千兆汇聚)”时代,活跃在该领域的主流芯片及设备厂商正在展开新一轮的角逐。据Linley预测,2004年来自千兆以太网芯片的收入将首次超过快速以太网。另据IDC预测,千兆以太网芯片市场将从2002年的4.5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4年的11亿美元。  

  “万兆骨干”下芯片厂商的角逐  

  业界说法认为,下一代高速以太网架构是“万兆为骨干,千兆为接入”。针对这一说法,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高工魏亮表示,当前我国市场离这样的高速架构还远一些,他认为:“下一代网络架构应该会出现一个万兆为骨干、百兆为接入、千兆为汇聚的过渡阶段。”  

  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资深顾问工程师汪澍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到2003年下半年,万兆以太网的标准和设备已经很成熟。目前,高中低端的以太网交换机都开始支持万兆以太网接口,万兆以太网网卡也已经在市场上销售,其相关芯片的生产也开始进入量产阶段。”他还进一步谈到,当前,骨干网的带宽已经发展到40G,由于对高清晰的视频传输、超大数据文件传输以及网格计算等需求,业界已经能看到对100G带宽的需求。  

  Broadcom有关负责人认为,高速以太网正在从两方面朝前发展。企业网客户正在经历从10/100Mbits到10/100/1000Mbits的转变,基于千兆的网络产品销售量已经超过了10/100Mbits产品。而在普通用户端,10/100Mbits仍然是主流,但千兆产品份额正迅速地增加,并可预见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千兆将会成为主流。

  杰尔系统中国区副总裁康明瀚谈到:“高速以太网的发展方向是在传输速率上提高到10G、40G甚至100G,在应用上将以太网技术扩展到作为城域乃至广域的网络技术。未来业务需求会朝更宽带宽、兼容更多协议和提供更多的应用方向发展。”  

  “万兆骨干”下,国外主流厂商思科、Broadcom、杰尔等表现相当活跃。  

  PoE市场前景看好  

  作用与反作用,需求与反需求,推动着PoE在通往供电自由之路上的不断发展和繁荣。  

  PoE需求的提出源于2000年思科公司的IP电话系统。当思科公司向市场推出IP电话系统时,许多传统的PBX厂商提出许多置疑:IP电话机需要从墙上的电源插座提供电源,不能提供电话网络所需要的可靠性,不满足紧急情况下的需求,如:9-1-1呼叫等。为此,思科公司提出了通过以太网来供电的技术解决方案,并于2003年6月最终形成IEEE802.3af标准。  

  汪澍继续讲道,当思科公司的各款交换机提供了以太网供电功能后,发现以太网供电,不仅可以应用于IP电话机,还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用在无线局域网的AP、以太网的视频摄像头、安全控制系统的刷卡器、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以及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等。以太网供电为下一代网络设备提供了广泛的应用空间。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所副教授赵有健分析说,PoE前景看好主要依赖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易于安装,客户能够自动、安全地在网络上混用原有设备和PoE设备,并且能够与现有以太网电缆共存。 二是易管理,当远端设备与网络相连后,将能够远程控制、重配或重设。三是安全,因为PoE供电端设备只会为需要供电的设备供电,只有连接了需要供电的设备,以太网电缆才会有电压存在,因而消除了线路上漏电的风险。四是节约成本,因为它只需要安装和支持一条而不是两条电缆,许多带电设备都需要安装在难以部署AC电源的地方。随着与以太网相连的设备的增加,如果无需为数百或数千台设备提供本地电源,将大大降低安装成本。  

  iSuppli预计,在最近几年中国不会成为PoE技术的主要消费市场,但是市场前景看好。

  PoE技术发展  

  为芯片厂商带来挑战  

  自IEEE 802.3af正式颁布以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TI、凌特、美信和PowerDsine等公司先后有PoE产品问世。相应地,这些产品的推出同时也加速了PoE技术在笔记本电脑、IP电话、保安监视系统、快速以太网交换机以及网络打印机等产品中的应用。  

  谈到芯片发展趋势,德州仪器高级应用工程师魏华英介绍说:“兼容性首要克服的问题,需要从供电端(PSE)和受电端(PD)同时考虑产品的兼容性。另外,在PSE端高压开关管和低压控制芯片的集成问题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对于PSE端,更高集成度、高端口密度的管理方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按钮与灯的互动实例
    现在赶快去看看这个目录卞有什么。FGA15N120AN...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