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传感器特性曲线
发布时间:2011/10/5 10:15:08 访问次数:2379
2.1.2线性插值法(折线逼近法)
(1)线性插值原理
大多数情况下传感器的特性为非线性曲线,其特性只能用图表表示,无法给出精确的函数表达式。为使问
题简化,经常采用线性插值法进行非线性补偿。C69013Y-N2E
图2.3所示为用线性插值法进行非线性补偿的原理
示意图。假如某传感器特性y=f(x)为非线性曲线,当已知某一输入值xi时,求出相应的输出值yi并非易事
,
为使问题简化起见,可把该曲线按一定的精度要求分成若干段,按折线法作线性化变换,并将分段基点xi、yi
值(i=1,2,…,n)标出,排列成表格。分段越多,精度越高。由于在不同的区间使用近似的直线代替曲线,
因此很容易求出z值所对应的y值。假设x在xi和xi-1,之间,则线性插值公式为
热电偶输出电压
yi_yi-1
图2.3线性插值法原理示意囹 y=yi_1+___(x-xi-1) (2.3)
y= yi-l+ki(x- xi-1) (2.4)
yi_yi_1
式中,k=___ yf-i为第( i-1,i)段直线的斜率。
xi-xi_1
(2)线性插值的微处理器实现
环境温度与热电偶的输出电动势呈现非线性关系。当微处理器通过A/D转换器采集到传感器的输出量x(输出电动势E)时,再用线性插值法求出相应的传感器输入量y值(热
电偶温度T),方法如下。
①用实验方法测出传感器的特性曲线Y=/(x),例如,热电偶特性中的热电动势E和对应温度T的关系为T=f(E)。C69523Y-N2E
②将所得特性曲线进行分段,记下分段起点xi和yi,并将它们排列成表格,按顺序存
入程序存储器中。为了提高精度,可根据不同的曲线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段,主要有等距分段和非等距分段两种方法。
a.等距分段法。即沿x轴等距离分段,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式(2.3)中的xi - xi-1为常数,因而计算简单,但当函数的曲率和斜率变化比较大时,将会产生较大的误差Ay,如
图2.4所示。要想减小误差,必须把线段细分,这样势必占用更多的内存,计算时间也增加。采用二次抛物线插值法可解决这一矛盾。
b.非等距分段法。此法的特点是x轴的分段不是等距的,而是根据函数曲线形状的变化率的大小决定分段的距离,曲率变化大的地方,分段距离取小一点,使用这种方法编写程序比较麻烦。
③微处理器读取A/D转换器采集到的传感器输出电压x,再通过查表法判断该采样值x落在哪一段区间,假设为(xi-1,xi)区间。
④按插值公式(2.3)计算出相应的y值(如温度T)。
为了加快程序运行速度,也可在表格中计算出每个区间对应的斜率,通过查表得到该线段的斜率,然后计算出处于区间( Xl-1,xi)中x所对应的输出量y。
图2.5所示力线性插值法计算流程图。根据经验,对于热电偶这类传感器,分10段折线逼近,精度可达士10%。71055
图2.4线性插值所引起的误差 图2.5线性插值法计算流程图
线性插值法适用于传感器特性曲线曲率(非线性)不太大的场合,如温度测量中的热电偶特性,流量测量中的流量与差压特性等。
2.1.2线性插值法(折线逼近法)
(1)线性插值原理
大多数情况下传感器的特性为非线性曲线,其特性只能用图表表示,无法给出精确的函数表达式。为使问
题简化,经常采用线性插值法进行非线性补偿。C69013Y-N2E
图2.3所示为用线性插值法进行非线性补偿的原理
示意图。假如某传感器特性y=f(x)为非线性曲线,当已知某一输入值xi时,求出相应的输出值yi并非易事
,
为使问题简化起见,可把该曲线按一定的精度要求分成若干段,按折线法作线性化变换,并将分段基点xi、yi
值(i=1,2,…,n)标出,排列成表格。分段越多,精度越高。由于在不同的区间使用近似的直线代替曲线,
因此很容易求出z值所对应的y值。假设x在xi和xi-1,之间,则线性插值公式为
热电偶输出电压
yi_yi-1
图2.3线性插值法原理示意囹 y=yi_1+___(x-xi-1) (2.3)
y= yi-l+ki(x- xi-1) (2.4)
yi_yi_1
式中,k=___ yf-i为第( i-1,i)段直线的斜率。
xi-xi_1
(2)线性插值的微处理器实现
环境温度与热电偶的输出电动势呈现非线性关系。当微处理器通过A/D转换器采集到传感器的输出量x(输出电动势E)时,再用线性插值法求出相应的传感器输入量y值(热
电偶温度T),方法如下。
①用实验方法测出传感器的特性曲线Y=/(x),例如,热电偶特性中的热电动势E和对应温度T的关系为T=f(E)。C69523Y-N2E
②将所得特性曲线进行分段,记下分段起点xi和yi,并将它们排列成表格,按顺序存
入程序存储器中。为了提高精度,可根据不同的曲线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段,主要有等距分段和非等距分段两种方法。
a.等距分段法。即沿x轴等距离分段,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式(2.3)中的xi - xi-1为常数,因而计算简单,但当函数的曲率和斜率变化比较大时,将会产生较大的误差Ay,如
图2.4所示。要想减小误差,必须把线段细分,这样势必占用更多的内存,计算时间也增加。采用二次抛物线插值法可解决这一矛盾。
b.非等距分段法。此法的特点是x轴的分段不是等距的,而是根据函数曲线形状的变化率的大小决定分段的距离,曲率变化大的地方,分段距离取小一点,使用这种方法编写程序比较麻烦。
③微处理器读取A/D转换器采集到的传感器输出电压x,再通过查表法判断该采样值x落在哪一段区间,假设为(xi-1,xi)区间。
④按插值公式(2.3)计算出相应的y值(如温度T)。
为了加快程序运行速度,也可在表格中计算出每个区间对应的斜率,通过查表得到该线段的斜率,然后计算出处于区间( Xl-1,xi)中x所对应的输出量y。
图2.5所示力线性插值法计算流程图。根据经验,对于热电偶这类传感器,分10段折线逼近,精度可达士10%。71055
图2.4线性插值所引起的误差 图2.5线性插值法计算流程图
线性插值法适用于传感器特性曲线曲率(非线性)不太大的场合,如温度测量中的热电偶特性,流量测量中的流量与差压特性等。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