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现象
发布时间:2011/9/28 11:19:39 访问次数:1954
电感器电磁感应现象就是“磁能生电”和“电能生磁”。在闭合电路的电感线圈里有磁场穿过时,线圈中能产生电流,即“磁能生电”;电感线圈中通有电流时,线圈周围便能产生磁场,即“电能生磁”。
1.磁能生电 ACT6311
“磁”与“电”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要了解“磁能生电”,可结合一个实验来认识。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的反应现象来证实“磁”的存在,同时证实“磁能生电”。
先将一个线圈与电流计①串联成闭合电路,如图3-4 (a)所示。取一个条形磁铁插入电感线圈,就能看到电流表指针向某一方发生偏转。
实验证明,向闭合电路的线圈中插入磁铁,线圈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或感生电流,能产生感应电流的线圈称为电感线圈。
要了解磁铁插入闭合电路的线圈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需要先了解“磁场”和“磁铁”。“磁场”是磁铁周围存在的一种看不见模不着的特殊物质,是磁铁固有的。磁对铁性物质具有吸力,常称为磁力。磁铁对小铁钉具有的吸引力就是通过磁力作用的结果。
为了描述这种特殊物质,人们用箭头曲线来表示磁场,箭头曲线称为磁力线或磁感线,如图3-4 (b)所示。
磁铁两端规定了两个磁极:一个叫N极(也叫北极);另一个叫S极(也叫南极)。
两个磁极的性质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当一个磁铁N极与另一个磁铁N极靠近时,两个磁铁就相互推开,即同性相斥。一个磁铁N极与另一个磁铁的S极靠近时,两个磁铁就相互吸近,这就是异性相吸。
N极与S极的磁力线最密,表明磁铁两头的磁场最强、磁力最大。磁铁四周有无数条看不见摸不着的由N极指向S极的磁力线,它们占有一定的空间,因而称为磁场。
继续分析七面实验。在图3-4 (a)中,插入的虽是磁铁,但实际上是磁力线随同插入了线圈,使穿过线圈的磁力线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经证实,穿过闭合线圈的磁力线数量(常叫磁通量)发生改变时,电感线圈就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磁能生电的原理。只要闭合线圈与磁极做相对运动,线圈就产生感应电流。
关于磁生电,科学家做过许多实验。例如,让图3-5 (a)所示的闭合直导线做切割磁力线运动,表针就摆动。实验结论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线(导体)做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也叫感应电流。同时说明一根直导线也是一个电感器,如电视机的条形天线就是一根直导线式电感器。电感器在各种电器中都有一定应用。
2.电能生磁 ACT6907
电能生磁,也可通过实验来证实。按图3-6所示将电感线圈、电池、开关连接好,在垂直于电感线圈的纸张上撒满铁屑。当开关接遁的瞬间,铁屑便自动向电感线圈下端运动聚集。我们并未将铁屑拨向电感线圈下端,铁屑怎么会自动运动呢?这不是魔术,是科学常识。根据逻辑思维分析,便能得到正确的解释与结论。铁屑属于铁性物质,在无物体与它接触,也没有施加外力拨动的情况下能自行运动,肯定是看不见的磁力对它起着作用。从而证实,通入电流的线圈周围能产生磁场,铁屑便向电感线圈的下端聚集。同时还表明电感线圈两头的磁力最大,磁场最强,磁力线最密集。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力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与图3-4 (b)中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力线分布相同。
实验清楚地证明了电能生磁的事实。通电线圈的这一特点,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感器电磁感应现象就是“磁能生电”和“电能生磁”。在闭合电路的电感线圈里有磁场穿过时,线圈中能产生电流,即“磁能生电”;电感线圈中通有电流时,线圈周围便能产生磁场,即“电能生磁”。
1.磁能生电 ACT6311
“磁”与“电”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要了解“磁能生电”,可结合一个实验来认识。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的反应现象来证实“磁”的存在,同时证实“磁能生电”。
先将一个线圈与电流计①串联成闭合电路,如图3-4 (a)所示。取一个条形磁铁插入电感线圈,就能看到电流表指针向某一方发生偏转。
实验证明,向闭合电路的线圈中插入磁铁,线圈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或感生电流,能产生感应电流的线圈称为电感线圈。
要了解磁铁插入闭合电路的线圈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需要先了解“磁场”和“磁铁”。“磁场”是磁铁周围存在的一种看不见模不着的特殊物质,是磁铁固有的。磁对铁性物质具有吸力,常称为磁力。磁铁对小铁钉具有的吸引力就是通过磁力作用的结果。
为了描述这种特殊物质,人们用箭头曲线来表示磁场,箭头曲线称为磁力线或磁感线,如图3-4 (b)所示。
磁铁两端规定了两个磁极:一个叫N极(也叫北极);另一个叫S极(也叫南极)。
两个磁极的性质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当一个磁铁N极与另一个磁铁N极靠近时,两个磁铁就相互推开,即同性相斥。一个磁铁N极与另一个磁铁的S极靠近时,两个磁铁就相互吸近,这就是异性相吸。
N极与S极的磁力线最密,表明磁铁两头的磁场最强、磁力最大。磁铁四周有无数条看不见摸不着的由N极指向S极的磁力线,它们占有一定的空间,因而称为磁场。
继续分析七面实验。在图3-4 (a)中,插入的虽是磁铁,但实际上是磁力线随同插入了线圈,使穿过线圈的磁力线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经证实,穿过闭合线圈的磁力线数量(常叫磁通量)发生改变时,电感线圈就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磁能生电的原理。只要闭合线圈与磁极做相对运动,线圈就产生感应电流。
关于磁生电,科学家做过许多实验。例如,让图3-5 (a)所示的闭合直导线做切割磁力线运动,表针就摆动。实验结论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线(导体)做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也叫感应电流。同时说明一根直导线也是一个电感器,如电视机的条形天线就是一根直导线式电感器。电感器在各种电器中都有一定应用。
2.电能生磁 ACT6907
电能生磁,也可通过实验来证实。按图3-6所示将电感线圈、电池、开关连接好,在垂直于电感线圈的纸张上撒满铁屑。当开关接遁的瞬间,铁屑便自动向电感线圈下端运动聚集。我们并未将铁屑拨向电感线圈下端,铁屑怎么会自动运动呢?这不是魔术,是科学常识。根据逻辑思维分析,便能得到正确的解释与结论。铁屑属于铁性物质,在无物体与它接触,也没有施加外力拨动的情况下能自行运动,肯定是看不见的磁力对它起着作用。从而证实,通入电流的线圈周围能产生磁场,铁屑便向电感线圈的下端聚集。同时还表明电感线圈两头的磁力最大,磁场最强,磁力线最密集。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力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与图3-4 (b)中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力线分布相同。
实验清楚地证明了电能生磁的事实。通电线圈的这一特点,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热门点击
- 电子基板技术
- 三极管截止、放大和饱和三种工作状态
- 在桥式整流电路中若有一只二极管短路或开路将会
- 微电子、半导体
- 电阻器的常见种类
- 耳塞式耳机的组装及原理
- 基极偏置电路分析方法和三极管静态电流的作用及
- 如何用万用表对电感量进行测试?
- 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
- 电感器通直流阻交流特性
推荐技术资料
- 单片机版光立方的制作
- N视频: http://v.youku.comN_sh...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