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读电路原理图
发布时间:2011/9/5 14:20:49 访问次数:4478
(一)怎样识读电路原理图? ADS901EG4
电子设备的电路图是表示其工作原理和电子元器件连接关系的简图,在很多场合下电路图就可以作为完整的电气技术文件,而其他图样却无这种作用。
前面了解了用符号和电路图来表示一个电气设备或电子电路,要比用实物图来表示方便得多。比如打开一台电子设备的机盖,就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元件安装在底板上,使人很难一下看懂它们的作用。如果有了它的电路图,那么对照一下就能一目了然,既可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又可知道各个元件的作用。因此,电路图可以帮助人们识别一部电子设备的构造,了解它的工作原理。
下面以晶闸管炉温自动调节电路图为例,识读电子设备电路图。
图8-5所示为晶闸管炉温自动调节电路。因电炉是电阻性负载,故在图中以RL表示。
主电路:由两只普通晶闸管反并联连接后构成单相交流调压电路,R5、Cl构成了阻容保护电路。
控制电路:控制变压器T二次侧交流电经四只整流二极管组成的整流桥整流,再经稳压管稳压。提供给调节电路直流电源。VT1、VT2组成差动放大器,Rl、R2. R3、R4构成VT1、VT2分压式偏置电路,同时这四只电阻又是温度测量桥的四个桥臂。R4是铂电阻,其阻值随温升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它是置于电炉中的测温元件。单结晶体管BT-33、VT3、C2、R6、TP构成晶闸管触发电路。
自动调节过程,调节RP预先设定某炉温值,电桥达到平衡。当炉温与设定温度相比偏低时,R4电阻减小,电桥失去平衡,VT2基极电位下降,集电极电流减小,因而VT1、VT2的基极电位下降,从而使VT1集电极电流增加,集电极电位下降,使得VT3发射极电流增加,即对C2的充电电流增加,使得触发脉冲相位前移,使触发控制角减小,晶闸管导通角增加,炉温上升。
当炉温偏高时,情况正好相反,因此达到了温度自动控制的目的。要改变炉温,只要调节RP即可。
(二)电子电路图的识读原则有哪些? ADS900E
识读电原理图时,首先要弄清信号传输流程,找出信号通道。其次,抓住以晶体管元件或集成块为主的单元功能电路。在识读时可掌握“分离头尾、找出电源、割整为块、各个突破”的原则。
(1)分离头尾
是指分离出输入、输出电路。如收录机放音通道的头是录放磁头,一般画在电原理图的左侧中间或下方;它的尾是放大器及扬声器电路,一般位于图的右侧。信号传输方向多为从左至右。
(2)找出电源
是指寻找出交一直流变换电路,如电子产品的整流电路或稳压电路。它一般画在图纸的右侧下方。从电源电路输出端沿电源供给线路查看,便可搞清楚产品(整机)有几条电源电压供给线路,供给哪些单元电路。
(3)割整为块
是指特产品(整机)电路解体分块。如收录机的放音通道可以分解成输入、前置、功率放大等各单元电路。
(4)各个突破
是指对解体的单元电路进行仔细分析,搞清楚直流、交流信号传输过程及电路中各元器件的作用。
(三)电子电路识图要求有哪些? AFBR-5715LZ
(1)结合电子技术基础理论识图
无论是电视机、录音机,还是半导体收音机和各种电子控制线路的设计,都离不开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因此,要搞清电子线路的电气原理,必须具备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例如,交流电经整流后变成直流电,其原理就是利用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特性而设计的。通常用4只或2只整流二极管组合起来,分别进行导通、截止的切换,以实现交一直变换的目的。
(2)结合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识图
在电子线路中有各种电子元器件。例如,在直流电源线路中,常用的有各种半导体器件、电阻、电容器件等。因此,在识读线路图时,首先应该了解这些电子器件的性能、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在整个线路中的地位和作用。否则,无法读懂线路图。
(3)结合典型线路图识图
所谓典型线路,就是常见的基本线路,对于一张复杂的线路图,细分起来不外乎是由若干典型线路组成的。因此,熟悉各种典型线路图,它不仅在识图时能帮助我们分清主次环节,抓住主要矛盾,而且可尽快地理解整机的工作原理。
很多常见的典型电路,例如放大器、振荡器、电压跟随器、电压比较器、有源滤波器等,往往具有特定的电路结构,掌握常见的典型电路的结构特点,对于看图识图舍有很大的帮助。
①放大电路的结构特点。放大电路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在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是晶体管或集成运放等放大器件,如图8-6 (a)和(b)所示。有些放大器具有负反馈。如果输出信号是由晶体管发射极引出,则是射极跟随器电路。如图8-6 (c)所示。
注意:集成运放的电路符号如图8-7所示。图8-7 (a)为国标符号,图8-7 (b)为常用符号,在本书中通用。
②振荡电路的结构特点。振荡电路的结构特点是没有对外的电路输入端,晶体管或集成运放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接有一个具有选频功能的正反馈网络,将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正反馈到输入端以形成振荡。图8-8 (a)所示为晶体管振荡器,晶体管VT的集电极输出信号,由变压器T倒相后正反馈到其基极,T的初级线圈L1与C2组成选频回路,决定电路的振荡频率,图8-8(b)所示为集成运放振荡器,在集成运放IC的输出端与同相输入端之间,接有R1、C1、R2、C2组成的桥式选频反馈回路,IC输出信号的一部分经桥式选频回路反馈到其输入端,振荡频率由组成选频回路的R1、Cl、R2、C2的值决定。
③差动放大器和电压比较器的结构特点。差动放大器和电压比较器这两个单元电路的结构特点类似,都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如图8-9所示。所不同的是:差动放大器电路中,集成运放的输出端与反相输入端之间接有一反馈电阻RF,使运放工作于线性放大状态,输出信号是两个输入信号差值,见图8-9(a)。电压比较器电路中,集成运放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则没有反馈电阻,使运放工作于开关状态(A=∞),输出信号为“UOM”或“-UOM”,见图8-9(b)。
④滤波电路的结构特点。滤波电路的结构特点是含有电容器或电感器等具有频率函数的元件,有源滤波器还含有晶体管或集成运放等有源器件,在有源器件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接有反馈元件。有源滤波器通常使用电容器作为滤波元件,如图8-10所示。高通滤波器电路中电容器接在信号通路[图8-10 (a)];低通滤波器电路中电容器接在旁路或负反馈回路[图8-lO(b)];将低通滤波电路和高通滤波电路串联,并使低通滤波电路的截止频率大于高通滤波电路的截止频率,则构成带通滤波电路[图8-lO(c)]。
(一)怎样识读电路原理图? ADS901EG4
电子设备的电路图是表示其工作原理和电子元器件连接关系的简图,在很多场合下电路图就可以作为完整的电气技术文件,而其他图样却无这种作用。
前面了解了用符号和电路图来表示一个电气设备或电子电路,要比用实物图来表示方便得多。比如打开一台电子设备的机盖,就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元件安装在底板上,使人很难一下看懂它们的作用。如果有了它的电路图,那么对照一下就能一目了然,既可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又可知道各个元件的作用。因此,电路图可以帮助人们识别一部电子设备的构造,了解它的工作原理。
下面以晶闸管炉温自动调节电路图为例,识读电子设备电路图。
图8-5所示为晶闸管炉温自动调节电路。因电炉是电阻性负载,故在图中以RL表示。
主电路:由两只普通晶闸管反并联连接后构成单相交流调压电路,R5、Cl构成了阻容保护电路。
控制电路:控制变压器T二次侧交流电经四只整流二极管组成的整流桥整流,再经稳压管稳压。提供给调节电路直流电源。VT1、VT2组成差动放大器,Rl、R2. R3、R4构成VT1、VT2分压式偏置电路,同时这四只电阻又是温度测量桥的四个桥臂。R4是铂电阻,其阻值随温升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它是置于电炉中的测温元件。单结晶体管BT-33、VT3、C2、R6、TP构成晶闸管触发电路。
自动调节过程,调节RP预先设定某炉温值,电桥达到平衡。当炉温与设定温度相比偏低时,R4电阻减小,电桥失去平衡,VT2基极电位下降,集电极电流减小,因而VT1、VT2的基极电位下降,从而使VT1集电极电流增加,集电极电位下降,使得VT3发射极电流增加,即对C2的充电电流增加,使得触发脉冲相位前移,使触发控制角减小,晶闸管导通角增加,炉温上升。
当炉温偏高时,情况正好相反,因此达到了温度自动控制的目的。要改变炉温,只要调节RP即可。
(二)电子电路图的识读原则有哪些? ADS900E
识读电原理图时,首先要弄清信号传输流程,找出信号通道。其次,抓住以晶体管元件或集成块为主的单元功能电路。在识读时可掌握“分离头尾、找出电源、割整为块、各个突破”的原则。
(1)分离头尾
是指分离出输入、输出电路。如收录机放音通道的头是录放磁头,一般画在电原理图的左侧中间或下方;它的尾是放大器及扬声器电路,一般位于图的右侧。信号传输方向多为从左至右。
(2)找出电源
是指寻找出交一直流变换电路,如电子产品的整流电路或稳压电路。它一般画在图纸的右侧下方。从电源电路输出端沿电源供给线路查看,便可搞清楚产品(整机)有几条电源电压供给线路,供给哪些单元电路。
(3)割整为块
是指特产品(整机)电路解体分块。如收录机的放音通道可以分解成输入、前置、功率放大等各单元电路。
(4)各个突破
是指对解体的单元电路进行仔细分析,搞清楚直流、交流信号传输过程及电路中各元器件的作用。
(三)电子电路识图要求有哪些? AFBR-5715LZ
(1)结合电子技术基础理论识图
无论是电视机、录音机,还是半导体收音机和各种电子控制线路的设计,都离不开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因此,要搞清电子线路的电气原理,必须具备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例如,交流电经整流后变成直流电,其原理就是利用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特性而设计的。通常用4只或2只整流二极管组合起来,分别进行导通、截止的切换,以实现交一直变换的目的。
(2)结合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识图
在电子线路中有各种电子元器件。例如,在直流电源线路中,常用的有各种半导体器件、电阻、电容器件等。因此,在识读线路图时,首先应该了解这些电子器件的性能、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在整个线路中的地位和作用。否则,无法读懂线路图。
(3)结合典型线路图识图
所谓典型线路,就是常见的基本线路,对于一张复杂的线路图,细分起来不外乎是由若干典型线路组成的。因此,熟悉各种典型线路图,它不仅在识图时能帮助我们分清主次环节,抓住主要矛盾,而且可尽快地理解整机的工作原理。
很多常见的典型电路,例如放大器、振荡器、电压跟随器、电压比较器、有源滤波器等,往往具有特定的电路结构,掌握常见的典型电路的结构特点,对于看图识图舍有很大的帮助。
①放大电路的结构特点。放大电路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在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是晶体管或集成运放等放大器件,如图8-6 (a)和(b)所示。有些放大器具有负反馈。如果输出信号是由晶体管发射极引出,则是射极跟随器电路。如图8-6 (c)所示。
注意:集成运放的电路符号如图8-7所示。图8-7 (a)为国标符号,图8-7 (b)为常用符号,在本书中通用。
②振荡电路的结构特点。振荡电路的结构特点是没有对外的电路输入端,晶体管或集成运放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接有一个具有选频功能的正反馈网络,将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正反馈到输入端以形成振荡。图8-8 (a)所示为晶体管振荡器,晶体管VT的集电极输出信号,由变压器T倒相后正反馈到其基极,T的初级线圈L1与C2组成选频回路,决定电路的振荡频率,图8-8(b)所示为集成运放振荡器,在集成运放IC的输出端与同相输入端之间,接有R1、C1、R2、C2组成的桥式选频反馈回路,IC输出信号的一部分经桥式选频回路反馈到其输入端,振荡频率由组成选频回路的R1、Cl、R2、C2的值决定。
③差动放大器和电压比较器的结构特点。差动放大器和电压比较器这两个单元电路的结构特点类似,都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如图8-9所示。所不同的是:差动放大器电路中,集成运放的输出端与反相输入端之间接有一反馈电阻RF,使运放工作于线性放大状态,输出信号是两个输入信号差值,见图8-9(a)。电压比较器电路中,集成运放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则没有反馈电阻,使运放工作于开关状态(A=∞),输出信号为“UOM”或“-UOM”,见图8-9(b)。
④滤波电路的结构特点。滤波电路的结构特点是含有电容器或电感器等具有频率函数的元件,有源滤波器还含有晶体管或集成运放等有源器件,在有源器件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接有反馈元件。有源滤波器通常使用电容器作为滤波元件,如图8-10所示。高通滤波器电路中电容器接在信号通路[图8-10 (a)];低通滤波器电路中电容器接在旁路或负反馈回路[图8-lO(b)];将低通滤波电路和高通滤波电路串联,并使低通滤波电路的截止频率大于高通滤波电路的截止频率,则构成带通滤波电路[图8-lO(c)]。
上一篇:电路原理图
上一篇:电子电路识图步骤有哪些?
热门点击
- 电子基板技术
- 在桥式整流电路中若有一只二极管短路或开路将会
- 微电子、半导体
- 电阻器的常见种类
- 如何用万用表对电感量进行测试?
- 如何安装LED灯泡(灯杯)?
- EDA简介
- 计数器有哪些功能?是如何分类的?
- 如何安装LED日光灯?
- 单结晶体管
推荐技术资料
- 单片机版光立方的制作
- N视频: http://v.youku.comN_sh...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