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初学园地

折叠偶极天线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2009/2/11 0:00:00 访问次数:1076

  在rf装置中,当工作频率增加到微波区域的时候,除了射频电路的设计外,一个好的rfid标签还要有好的天线设计。在选择天线时,需考虑的因素包括天线的类型、天线的阻抗、贴标签物品的rf性能、围绕贴标签物品的其它物品的rf性能。

  天线类型的选择必须使它的阻抗与自由空间和asic匹配,天线的目标是传输最大的能量进出标签芯片,这就需要仔细地设计天线及其自由空间,让它和相连的标签芯片有最好的匹配。而折叠偶极子天线能通过选择合适的几何参数来获得所需的输入阻抗。端接的、倾斜的、折叠的偶极子天线性能非常出色,与半波偶极子天线相比尺寸要小很多,具有增益高、频率覆盖宽和噪声低的优点,若配合铜焊电气端子和不平衡变压器,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增益、阻抗匹配和带宽。

  折叠偶极子天线原理

  折叠短片(shoaed—patch)天线的结构演变见图1。称之为折叠短片s—p结构是因为这种天线由传统的微带片发展而来。众所周知,传统的矩形片天线在基本工作模式下天线长度是k。/2,如图1(a)所示。考虑到围绕片中间的电场弱化,我们能利用金属屏蔽缩短中线周围片块而不明显改变天线固有频率,由此得到长度为λ0/4的s—p天线,如图l(b)所示。接着我们反向折叠s—p天线短片块和接地面为一体,如图l(c)所示。注意到折叠s—p天线的整个电气长度变化不大,但天线实际长度将减半为λ0/8。最后,我们在右边新增加一块接地面(原始的接地面已经变为天线上片块)并且压缩折叠片块为一体,形成如图l(d)的标准折叠短片s—p天线,该折叠天线能用不同方法集成到射频电路板上。

  图1 折叠天线的结构演变

  折叠偶极子天线的结构演变见图2,折叠偶极子天线的构造见图3。可见两个折叠线取代了一般偶极子天线的直形线,跟以往的折叠偶极子天线不同,该天线不是一个闭合环,它的折叠末端仍是开放的。折叠偶极子天线本质上是一个两端折叠后用一个无感电阻连接的环型天线。折叠偶极子天线具有5:l或6:l的频率特征,这意味着它可以有效工作在设计的最低频率到5或6倍的频率问。例如,折叠偶极子天线的设计最佳频率在4.9 mhz,但可以工作在一直到25~29 mhz的频率范围。此种开放末端结构提供了阻抗调整的巨大空间,特别是输人阻抗x 需设计的变化阻抗由天线的几何参数l1、l2、l3来确定,而跟带宽关系不大。

  图2 偶极子天线的结构演变

  图3 折叠偶极子天线的构造

  欢迎转载,信息来源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在rf装置中,当工作频率增加到微波区域的时候,除了射频电路的设计外,一个好的rfid标签还要有好的天线设计。在选择天线时,需考虑的因素包括天线的类型、天线的阻抗、贴标签物品的rf性能、围绕贴标签物品的其它物品的rf性能。

  天线类型的选择必须使它的阻抗与自由空间和asic匹配,天线的目标是传输最大的能量进出标签芯片,这就需要仔细地设计天线及其自由空间,让它和相连的标签芯片有最好的匹配。而折叠偶极子天线能通过选择合适的几何参数来获得所需的输入阻抗。端接的、倾斜的、折叠的偶极子天线性能非常出色,与半波偶极子天线相比尺寸要小很多,具有增益高、频率覆盖宽和噪声低的优点,若配合铜焊电气端子和不平衡变压器,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增益、阻抗匹配和带宽。

  折叠偶极子天线原理

  折叠短片(shoaed—patch)天线的结构演变见图1。称之为折叠短片s—p结构是因为这种天线由传统的微带片发展而来。众所周知,传统的矩形片天线在基本工作模式下天线长度是k。/2,如图1(a)所示。考虑到围绕片中间的电场弱化,我们能利用金属屏蔽缩短中线周围片块而不明显改变天线固有频率,由此得到长度为λ0/4的s—p天线,如图l(b)所示。接着我们反向折叠s—p天线短片块和接地面为一体,如图l(c)所示。注意到折叠s—p天线的整个电气长度变化不大,但天线实际长度将减半为λ0/8。最后,我们在右边新增加一块接地面(原始的接地面已经变为天线上片块)并且压缩折叠片块为一体,形成如图l(d)的标准折叠短片s—p天线,该折叠天线能用不同方法集成到射频电路板上。

  图1 折叠天线的结构演变

  折叠偶极子天线的结构演变见图2,折叠偶极子天线的构造见图3。可见两个折叠线取代了一般偶极子天线的直形线,跟以往的折叠偶极子天线不同,该天线不是一个闭合环,它的折叠末端仍是开放的。折叠偶极子天线本质上是一个两端折叠后用一个无感电阻连接的环型天线。折叠偶极子天线具有5:l或6:l的频率特征,这意味着它可以有效工作在设计的最低频率到5或6倍的频率问。例如,折叠偶极子天线的设计最佳频率在4.9 mhz,但可以工作在一直到25~29 mhz的频率范围。此种开放末端结构提供了阻抗调整的巨大空间,特别是输人阻抗x 需设计的变化阻抗由天线的几何参数l1、l2、l3来确定,而跟带宽关系不大。

  图2 偶极子天线的结构演变

  图3 折叠偶极子天线的构造

  欢迎转载,信息来源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FU-19推挽功放制作
    FU-19是国产大功率发射双四极功率电二管,EPL20...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