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的U盘数据采集器设计
发布时间:2009/2/2 0:00:00 访问次数:690
引 言
工业现场一般都需要数据采集器来完成各类数据采集任务。在很多实际应用中,往往要求数据采集器具有工作可靠、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数据便于收集和计算机分析等特点。u盘作为新型移动存储设备,以体积小、速度高、抗震动、通用性强的特点倍受青睐。如果能在嵌入式数据采集系统中实现usb主机功能,那么嵌入式数据采集器就能像pc机一样方便灵活地利用u盘这类usb存储设备进行数据存储。本文以带有片上a/d转换器的c8051f340处理器和usb接口芯片ch375为基础,设计了一款可对100 khz以下的低频模拟信号进行10位深度采样的低成本数据采集器。该数据采集器具有usb主机功能,可将采集的数据以fat32文件系统格式直接存储到普通u盘中。数据采集完毕后,用户可直接从采集器上取下u盘,利用计算机方便地实现对采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处理。
下面分别介绍数据采集器系统方案设计和系统软硬件设计。
1 系统方案设计
系统方案如图1所示,系统主要由c8051f340单片机和usb 接口芯片ch375构成。被测信号首先通过调理电路的抗混叠滤波和限幅处理,然后送给单片机片上a/d转换器进行采样,当采样数据达到一个扇区512字节后,单片机通过自身并口控制ch375向u盘写入采样数据。采样数据在u盘中以fat32文件系统格式写入,并以文本文件形式保存。控制输入电路负责输入用户指令,以控制a/d工作模式和改变采样频率。单片机实现u盘读写和fat32文件系统时,使用了南京沁恒电子有限公司开发的ch375hf5.
图1 数据采集器方案图
2 系统硬件设计
由于c8051f340内部集成了高精度时钟源、电压调节器、a/d转换器以及用于a/d转换的参考电压源等丰富的片上外设,因此对系统进行硬件设计时,无需再外扩上述电路,从而简化了系统硬件结构,提高了集成度和可靠性。
如图2所示,电源模块生成的5 v电压一方面给u盘供电,一方面通过单片机的regin引脚输入到单片机的电压调节器,从而使单片机自己生成工作所需的3 v电压,并可将生成的3 v电压通过vdd引脚输出给其他3v器件使用。单片机利用p3口以及p20~p24通用i/o引脚模拟并口实现与ch375芯片的并口通信。这里需要注意两点。第一,c8051f340是3 v低功耗单片机,为了保证c8051f340与ch375的通信接口电平匹配,防止通信不稳定,选择了同样是3 v供电的ch375v芯片;另外,由于u盘是5 v供电驱动,而作为usb host的ch375是3 v供电,不能直接向u盘供电,因此需要5 v电源模块给u盘单独供电。第二,图2所示的ch375电路原理图并不完整,振荡器电路等附加电路没有全部画出,完整的电路可参考文献。被测信号经过信号调理电路后,通过单片机p25引脚进入单片机片上a/d转换器。为了使采集器能尽可能多地应用到不同采集领域,采集器a/d转换的参考电压、转化启动时钟、差分或单端采样选择、采样频率等参数设置均可根据图3所示的用户输入控制电路灵活改变。在图3的8位拨位开关中,开关1设置是差分采样还是单端采样,开关2设置a/d采样是使用内部还是外部参考电压,开关3设置a/d采样是由单片机定时器启动还是由外部输入更新时钟启动,开关4~8设置采样频率。开关4~8分别代表10 ksps、20ksps、30 ksps、40 ksps、100 ksps,通过开关4~8的不同组合,可以实现以10 ksps为步进,10~200 ksps采样频率的改变。例如,当8位拨位开关全部闭合时,意味着采样频率为200 ksps,且a/d转换采用单端采样方式,采样参考电压需从系统外部输入到图2中的vref引脚,采样更新时钟需从系统外部输入到图2中的cnstr引脚。另外,系统还设计了复位按键以及用于下载程序代码和进行调试的10针下载调试接口电路,如图4所示。
图2 系统硬件原理图
图3 控制输入电路原理图
图4 单片机复位与调试接口原理图
3 系统软件设计
如图5所示,c8051f340单片机主程序需要首先完成单片机i/o引脚的设置与相关寄存器配置,然后读取p4口用户输入控制指令,并根据用户指令设置a/d转换器参数,接着初始化ch375通信端口,进而初始化ch375芯片及其程序库。紧接着检查u盘是否插入,以及插入的u盘是否准备就绪。一旦u盘准备就绪,就在u盘新建文本文件格式的数据采集文件,然后打开文件,并使文件指针指向文件尾部以方便后面写入采集数据。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就可以启动a/d转换器。如果采样数据达
引 言
工业现场一般都需要数据采集器来完成各类数据采集任务。在很多实际应用中,往往要求数据采集器具有工作可靠、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数据便于收集和计算机分析等特点。u盘作为新型移动存储设备,以体积小、速度高、抗震动、通用性强的特点倍受青睐。如果能在嵌入式数据采集系统中实现usb主机功能,那么嵌入式数据采集器就能像pc机一样方便灵活地利用u盘这类usb存储设备进行数据存储。本文以带有片上a/d转换器的c8051f340处理器和usb接口芯片ch375为基础,设计了一款可对100 khz以下的低频模拟信号进行10位深度采样的低成本数据采集器。该数据采集器具有usb主机功能,可将采集的数据以fat32文件系统格式直接存储到普通u盘中。数据采集完毕后,用户可直接从采集器上取下u盘,利用计算机方便地实现对采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处理。
下面分别介绍数据采集器系统方案设计和系统软硬件设计。
1 系统方案设计
系统方案如图1所示,系统主要由c8051f340单片机和usb 接口芯片ch375构成。被测信号首先通过调理电路的抗混叠滤波和限幅处理,然后送给单片机片上a/d转换器进行采样,当采样数据达到一个扇区512字节后,单片机通过自身并口控制ch375向u盘写入采样数据。采样数据在u盘中以fat32文件系统格式写入,并以文本文件形式保存。控制输入电路负责输入用户指令,以控制a/d工作模式和改变采样频率。单片机实现u盘读写和fat32文件系统时,使用了南京沁恒电子有限公司开发的ch375hf5.
图1 数据采集器方案图
2 系统硬件设计
由于c8051f340内部集成了高精度时钟源、电压调节器、a/d转换器以及用于a/d转换的参考电压源等丰富的片上外设,因此对系统进行硬件设计时,无需再外扩上述电路,从而简化了系统硬件结构,提高了集成度和可靠性。
如图2所示,电源模块生成的5 v电压一方面给u盘供电,一方面通过单片机的regin引脚输入到单片机的电压调节器,从而使单片机自己生成工作所需的3 v电压,并可将生成的3 v电压通过vdd引脚输出给其他3v器件使用。单片机利用p3口以及p20~p24通用i/o引脚模拟并口实现与ch375芯片的并口通信。这里需要注意两点。第一,c8051f340是3 v低功耗单片机,为了保证c8051f340与ch375的通信接口电平匹配,防止通信不稳定,选择了同样是3 v供电的ch375v芯片;另外,由于u盘是5 v供电驱动,而作为usb host的ch375是3 v供电,不能直接向u盘供电,因此需要5 v电源模块给u盘单独供电。第二,图2所示的ch375电路原理图并不完整,振荡器电路等附加电路没有全部画出,完整的电路可参考文献。被测信号经过信号调理电路后,通过单片机p25引脚进入单片机片上a/d转换器。为了使采集器能尽可能多地应用到不同采集领域,采集器a/d转换的参考电压、转化启动时钟、差分或单端采样选择、采样频率等参数设置均可根据图3所示的用户输入控制电路灵活改变。在图3的8位拨位开关中,开关1设置是差分采样还是单端采样,开关2设置a/d采样是使用内部还是外部参考电压,开关3设置a/d采样是由单片机定时器启动还是由外部输入更新时钟启动,开关4~8设置采样频率。开关4~8分别代表10 ksps、20ksps、30 ksps、40 ksps、100 ksps,通过开关4~8的不同组合,可以实现以10 ksps为步进,10~200 ksps采样频率的改变。例如,当8位拨位开关全部闭合时,意味着采样频率为200 ksps,且a/d转换采用单端采样方式,采样参考电压需从系统外部输入到图2中的vref引脚,采样更新时钟需从系统外部输入到图2中的cnstr引脚。另外,系统还设计了复位按键以及用于下载程序代码和进行调试的10针下载调试接口电路,如图4所示。
图2 系统硬件原理图
图3 控制输入电路原理图
图4 单片机复位与调试接口原理图
3 系统软件设计
如图5所示,c8051f340单片机主程序需要首先完成单片机i/o引脚的设置与相关寄存器配置,然后读取p4口用户输入控制指令,并根据用户指令设置a/d转换器参数,接着初始化ch375通信端口,进而初始化ch375芯片及其程序库。紧接着检查u盘是否插入,以及插入的u盘是否准备就绪。一旦u盘准备就绪,就在u盘新建文本文件格式的数据采集文件,然后打开文件,并使文件指针指向文件尾部以方便后面写入采集数据。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就可以启动a/d转换器。如果采样数据达
上一篇:μC/OS-II内存管理的划分
热门点击
- PWM信号简介
- PWM信号的产生
- Bluestein Chirp-z变换
- Cooley-Tukey FFT算法
- DFT和FFT算法的比较
- SPI数据传输从设备模式
- VGA接□与权电阻网络
- Good-Thomas FFT算法
- Radix-2 Cooley-Tukey算法
- CMOS图像采集模块
推荐技术资料
- DS2202型示波器试用
- 说起数字示波器,普源算是国内的老牌子了,FQP8N60...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