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L 上网实战之基础篇
发布时间:2007/8/24 0:00:00 访问次数:507
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是非对称数字线路缩写,是在普通电话线上传输高速数字信号的技术。通过采用新的技术在普通电话线上利用原来没有使用的传输特性,在不影响原有语音信号的基础上,扩展了电话线路的功能。
ADSL使用普通电话线作为传输介质,虽然传统的MODEM也是使用电话线传输的,但它只使用了0K-4KHz的低频段,而电话线理论上有接近2MHz的带宽,ADSL正是使用了26KHz以后的高频带才能提供如此高的速度。具体工作流程是:经ADSL MODEM编码后的信号通过电话线传到电话局后在通过一个信号识别/分离器,如果是语音信号就传到交换机上,如果是数字信号就接入Internet。
当您的电话线两端连接ADSL MODEM时,在这段电话线上便产生了三个信息通道:一个速率为 1.5Mbps-9Mbps的高速下行通道,用于用户下载信息;一个速率为16Kbps-1Mbps的中速双工通道,用与ADSL控制信号的传输和上行的信息;一个普通的老式电话服务通道;且这三个通道可以同时工作。
当前 ADSL调制解调设备多采用 3种线路编码技术,分别称为抑 制载波幅度和相位 (carrier-less amplitude and phase,CAP),离散多音复 用 (discrete multitone,DMT),以及离散小波多音复用 (discrete wavelet multitone,DWMT)。其中 CAP的基础是正交幅度调制 (QAM),在 CAP中, 数据被调制到单一载波之上;而在 DMT中,数据被调制到多个 载波之上,每个载波上的数据使用 QAM进行调制。 DMT中使用为 大家熟知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做数字信号处理,而在 DWMT中 ,则用近年来新兴的小波变换算法代替快速傅里叶变换。 一个 ADSL调制解调器将多路下行通道中,双工通道中以及维 护信道中的数据流组合成数据块 (block),并在每一数据块中附 加纠错代码,接受端则通过此纠错代码对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误码进行纠错。实验表明,此纠错编码技术完全可以达到 MPEG-2 和其他数字图像压缩方法的要求.
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是DMT调制技术,该技术已经被广泛的采用.
目前采用的标准有DMT全速标准上行1M/下行6M和G.Lite标准540K/1.2M。前者传输速度高,可满足MPEG-1(和VCD相当)和MPEG-2(和DVD相当)的要求,但是对线路要求较高,而且必须使用信号分离器,设备费用昂贵;安装和调试也比较复杂。后者虽然传输速度一般,但是也比Modem和N-ISDN有很大的提高,对于一般上网已是绰绰有余,费用较底,对线路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强,不需要额外的信号分离器,安装调试简单。
国外早在1997年已经有很多ISP提供ADSL的接入服务,包括Pacific-Bell,Verio,Sprint等。当时采用的是包月制的方式,对上网的时间和流量不作计算。
国内最早提供ADSL的是在1999年广东的深圳,当时采用包月制的方式。目前在广州、珠海和上海的部分地区已经能够提供该项服务。在国内更多的城市目前正在酝酿推出该项新服务,笔者所在的杭州也即将推出该项服务。针对目前国内Internet骨干网带宽不够的情况,在该项服务推出的同时还提供本地信息站点,如网上电视等。目前国内采用的有两种方式:专线上网方式和虚拟拨号方式。专线方式是常连的,费用采用包月方式收取,主要提供给单位用户使用;虚拟拨号方式采用按时间收费的方式,主要提供给家庭和个人用户使用。
对于一种新兴技术来说,ADSL也有自己的缺点:现有的ADSL调制解调器价格较贵,而且它限定用户与电话局间的距离,ADSL对于不同质量的线路,其表现也有较大的差异。
其实ADSL只是xDSL家族的一员,它的家族成员还包括:HDSL、SDSL、VDSL和RADSL等。它们的主要区别就在传输速度和距离、上下行速率是否对称(参见附表)。
在xDSL的大家庭中,“x”代表着不同种类的数字用户线路技术。各种数字用户线路技术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信号的传输速率和距离,还有对称和非对称的区别上。主要分为对称和非对称两大类:
1对称DSL技术
对称DSL技术主要用于替代传统的T1/E1接入技术。与传统的T1/E1接入相比,DSL技术具有对线路质量要求低、安装调试简单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通信、校园网互连等领域,通过复用技术,可以同时传送多路语音、视频和数据。对称DSL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HDSL High-bit-rate DSL(高比特率DSL)
HDSL是xDSL技术中最成熟的一种,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这种技术可以通过现有的
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是非对称数字线路缩写,是在普通电话线上传输高速数字信号的技术。通过采用新的技术在普通电话线上利用原来没有使用的传输特性,在不影响原有语音信号的基础上,扩展了电话线路的功能。
ADSL使用普通电话线作为传输介质,虽然传统的MODEM也是使用电话线传输的,但它只使用了0K-4KHz的低频段,而电话线理论上有接近2MHz的带宽,ADSL正是使用了26KHz以后的高频带才能提供如此高的速度。具体工作流程是:经ADSL MODEM编码后的信号通过电话线传到电话局后在通过一个信号识别/分离器,如果是语音信号就传到交换机上,如果是数字信号就接入Internet。
当您的电话线两端连接ADSL MODEM时,在这段电话线上便产生了三个信息通道:一个速率为 1.5Mbps-9Mbps的高速下行通道,用于用户下载信息;一个速率为16Kbps-1Mbps的中速双工通道,用与ADSL控制信号的传输和上行的信息;一个普通的老式电话服务通道;且这三个通道可以同时工作。
当前 ADSL调制解调设备多采用 3种线路编码技术,分别称为抑 制载波幅度和相位 (carrier-less amplitude and phase,CAP),离散多音复 用 (discrete multitone,DMT),以及离散小波多音复用 (discrete wavelet multitone,DWMT)。其中 CAP的基础是正交幅度调制 (QAM),在 CAP中, 数据被调制到单一载波之上;而在 DMT中,数据被调制到多个 载波之上,每个载波上的数据使用 QAM进行调制。 DMT中使用为 大家熟知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做数字信号处理,而在 DWMT中 ,则用近年来新兴的小波变换算法代替快速傅里叶变换。 一个 ADSL调制解调器将多路下行通道中,双工通道中以及维 护信道中的数据流组合成数据块 (block),并在每一数据块中附 加纠错代码,接受端则通过此纠错代码对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误码进行纠错。实验表明,此纠错编码技术完全可以达到 MPEG-2 和其他数字图像压缩方法的要求.
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是DMT调制技术,该技术已经被广泛的采用.
目前采用的标准有DMT全速标准上行1M/下行6M和G.Lite标准540K/1.2M。前者传输速度高,可满足MPEG-1(和VCD相当)和MPEG-2(和DVD相当)的要求,但是对线路要求较高,而且必须使用信号分离器,设备费用昂贵;安装和调试也比较复杂。后者虽然传输速度一般,但是也比Modem和N-ISDN有很大的提高,对于一般上网已是绰绰有余,费用较底,对线路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强,不需要额外的信号分离器,安装调试简单。
国外早在1997年已经有很多ISP提供ADSL的接入服务,包括Pacific-Bell,Verio,Sprint等。当时采用的是包月制的方式,对上网的时间和流量不作计算。
国内最早提供ADSL的是在1999年广东的深圳,当时采用包月制的方式。目前在广州、珠海和上海的部分地区已经能够提供该项服务。在国内更多的城市目前正在酝酿推出该项新服务,笔者所在的杭州也即将推出该项服务。针对目前国内Internet骨干网带宽不够的情况,在该项服务推出的同时还提供本地信息站点,如网上电视等。目前国内采用的有两种方式:专线上网方式和虚拟拨号方式。专线方式是常连的,费用采用包月方式收取,主要提供给单位用户使用;虚拟拨号方式采用按时间收费的方式,主要提供给家庭和个人用户使用。
对于一种新兴技术来说,ADSL也有自己的缺点:现有的ADSL调制解调器价格较贵,而且它限定用户与电话局间的距离,ADSL对于不同质量的线路,其表现也有较大的差异。
其实ADSL只是xDSL家族的一员,它的家族成员还包括:HDSL、SDSL、VDSL和RADSL等。它们的主要区别就在传输速度和距离、上下行速率是否对称(参见附表)。
在xDSL的大家庭中,“x”代表着不同种类的数字用户线路技术。各种数字用户线路技术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信号的传输速率和距离,还有对称和非对称的区别上。主要分为对称和非对称两大类:
1对称DSL技术
对称DSL技术主要用于替代传统的T1/E1接入技术。与传统的T1/E1接入相比,DSL技术具有对线路质量要求低、安装调试简单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通信、校园网互连等领域,通过复用技术,可以同时传送多路语音、视频和数据。对称DSL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HDSL High-bit-rate DSL(高比特率DSL)
HDSL是xDSL技术中最成熟的一种,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这种技术可以通过现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