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通信网络

RFID系统的频率规范

发布时间:2008/12/17 0:00:00 访问次数:1048

  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采用的频率主要位于ism频段,基于iso 18000-6标准的射频识别系统的频率主要位于915mhz附近。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中,波长越长,路径损耗越小,在相同的发射频率下,915mhz附近的射频识别系统具有比2.45ghz附近更远的工作距离。世界上目前研究最多的、开发射频识别产品种类最多的频段是915mhz附近,本文研究的射频识别系统也位于915mhz频段附近。

  目前全球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频率位于860~960mhz之间,这是因为射频识别系统将应用于全世界,然而在全球找不到一个射频识别系统可以适用的共同频率,世界各国频率方面的规定也各不相同。因此,频率问题对射频识别系统来讲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频率问题主要包括工作频率的范围、发射频率的大小、调频技术和信道宽度等。

  全球的频谱由国际电信联盟(itu)来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分配,itu把全球划分为三个区,分别为区域1(region 1)、区域2(region 2)和区域(region 3),如图1所示。区域1主要为欧洲和非洲地区。在欧洲地区(cept国家),当工作频率范围为869.4~869.65mhz时,发射功率为500mw erp:当工作频率范围为865.6~867.6mhz时,推荐的发射功率为2w erp,工作信道频率小于250khz。在南非,当工作频率范围为869.4~869.65mhz时,发射功率为500mw erp;当工作频率范围为915.2~915.4mhz时,推荐的发射功率为8w eirp,工作信道频率小于250khz。区域2主要为美洲地区,在北美,当工作频率范围为902~928mhz时,发射功率为4w eirp,跳频技术采用fhss,容许的工作信道为500khz,整个频带对发射的要求很宽松。在中南美洲,频率方面的总体要求与北美类似,但国家之间存在差异。区域3主要包括大洋洲和亚洲地区,澳大利亚的工作频率范围为918~926mhz,发射功率为1w eirp,采用与fcc相类似的发射调制。新西兰的工作频率范围为864~868mhz,发射功率为4w eirp。日本分配的工作频率范围为950~956mhz。韩国的工作频率范围为910~914mhz。在亚洲的其他地方,除我国台湾地区外大体都遵从cept,而我国台湾地区则与北美的fcc保持一致。

  图1 国际电信联盟对全球频谱分配划定的区域

  频率规范的内容可以用图2来表示,其中包括工作信道的宽度、工作信道内的最大发射功率、带外抑制程度以及杂散抑制程度。

  图2 频率规范的主要内容

  中国目前尚无专门针对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的频率分配,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世界针对射频识别系统的频率规范主要分为两大标准:北美的fcc标准和欧洲的etsi标准。根据目前世界上现有的频率规范标准,可以得到符合这些标准的射频识别系统的要求。

  符合fcc 15.247标准的rfid系统的参数为:当工作频率范围为902~928mhz时,射频电路的最大发射功率为1w,天线的增益为6dbi,20db调制的带宽符合带宽小于跳频台阶的宽度,调制带宽在960mhz的边缘的抑制符合fcc 15.202(a)和fcc 15.209(a)。读写器的发射经过滤波后在3m外测得的限制带宽内小于54dbμv。由于电子标签反向散射的能量较小,因此fcc并没有对电子标签到读写器的射频做出抑制。

  符合etsi 302-208标准的射频识别系统要求有:当工作频率范围为865.7~867.smhz时,发射功率为2w ejrp,适用10个工作信道,信道之间的间隔为100khz。1ghz以内的杂散频率功率小于250μw,1ghz以上的杂散功率小于1pw,读写器工作模式为侦听—发送模式,在侦听模式下,读写器的灵敏度为-96dbm。符合epc标准的读写器参数的射频识别系统的要求为:当工作频率为869.525mhz时,工作信道宽度小于250khz,发射功率为500mw erp,调制的占空比小于10%。

  北美和欧洲对每个工作信道的要求可以用图3来表示,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欧洲对频谱的要求比北美严格得多。为了能够使读写器在全球范围内应用,也是为了能够符合将来的中国标准,本文的设计基于更为严格的iso标准。

  图3 北美和欧洲对射频识别系统

  欢迎转载,信息来源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采用的频率主要位于ism频段,基于iso 18000-6标准的射频识别系统的频率主要位于915mhz附近。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中,波长越长,路径损耗越小,在相同的发射频率下,915mhz附近的射频识别系统具有比2.45ghz附近更远的工作距离。世界上目前研究最多的、开发射频识别产品种类最多的频段是915mhz附近,本文研究的射频识别系统也位于915mhz频段附近。

  目前全球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频率位于860~960mhz之间,这是因为射频识别系统将应用于全世界,然而在全球找不到一个射频识别系统可以适用的共同频率,世界各国频率方面的规定也各不相同。因此,频率问题对射频识别系统来讲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频率问题主要包括工作频率的范围、发射频率的大小、调频技术和信道宽度等。

  全球的频谱由国际电信联盟(itu)来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分配,itu把全球划分为三个区,分别为区域1(region 1)、区域2(region 2)和区域(region 3),如图1所示。区域1主要为欧洲和非洲地区。在欧洲地区(cept国家),当工作频率范围为869.4~869.65mhz时,发射功率为500mw erp:当工作频率范围为865.6~867.6mhz时,推荐的发射功率为2w erp,工作信道频率小于250khz。在南非,当工作频率范围为869.4~869.65mhz时,发射功率为500mw erp;当工作频率范围为915.2~915.4mhz时,推荐的发射功率为8w eirp,工作信道频率小于250khz。区域2主要为美洲地区,在北美,当工作频率范围为902~928mhz时,发射功率为4w eirp,跳频技术采用fhss,容许的工作信道为500khz,整个频带对发射的要求很宽松。在中南美洲,频率方面的总体要求与北美类似,但国家之间存在差异。区域3主要包括大洋洲和亚洲地区,澳大利亚的工作频率范围为918~926mhz,发射功率为1w eirp,采用与fcc相类似的发射调制。新西兰的工作频率范围为864~868mhz,发射功率为4w eirp。日本分配的工作频率范围为950~956mhz。韩国的工作频率范围为910~914mhz。在亚洲的其他地方,除我国台湾地区外大体都遵从cept,而我国台湾地区则与北美的fcc保持一致。

  图1 国际电信联盟对全球频谱分配划定的区域

  频率规范的内容可以用图2来表示,其中包括工作信道的宽度、工作信道内的最大发射功率、带外抑制程度以及杂散抑制程度。

  图2 频率规范的主要内容

  中国目前尚无专门针对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的频率分配,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世界针对射频识别系统的频率规范主要分为两大标准:北美的fcc标准和欧洲的etsi标准。根据目前世界上现有的频率规范标准,可以得到符合这些标准的射频识别系统的要求。

  符合fcc 15.247标准的rfid系统的参数为:当工作频率范围为902~928mhz时,射频电路的最大发射功率为1w,天线的增益为6dbi,20db调制的带宽符合带宽小于跳频台阶的宽度,调制带宽在960mhz的边缘的抑制符合fcc 15.202(a)和fcc 15.209(a)。读写器的发射经过滤波后在3m外测得的限制带宽内小于54dbμv。由于电子标签反向散射的能量较小,因此fcc并没有对电子标签到读写器的射频做出抑制。

  符合etsi 302-208标准的射频识别系统要求有:当工作频率范围为865.7~867.smhz时,发射功率为2w ejrp,适用10个工作信道,信道之间的间隔为100khz。1ghz以内的杂散频率功率小于250μw,1ghz以上的杂散功率小于1pw,读写器工作模式为侦听—发送模式,在侦听模式下,读写器的灵敏度为-96dbm。符合epc标准的读写器参数的射频识别系统的要求为:当工作频率为869.525mhz时,工作信道宽度小于250khz,发射功率为500mw erp,调制的占空比小于10%。

  北美和欧洲对每个工作信道的要求可以用图3来表示,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欧洲对频谱的要求比北美严格得多。为了能够使读写器在全球范围内应用,也是为了能够符合将来的中国标准,本文的设计基于更为严格的iso标准。

  图3 北美和欧洲对射频识别系统

  欢迎转载,信息来源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耳机的焊接
    整机电路简单,用洞洞板搭线比较方便。EM8621实际采...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