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MHz UHF RFID读写器的体系结构
发布时间:2008/12/17 0:00:00 访问次数:838
1. 读写器的结构
根据国际标准iso 18000-6,设计了915mhz超高频射频识别读写器,其结构如图所示。
图 超高频射频识别读写器的结构
2. 读写器的工作流程
发送部分的工作流程如下:
(1)mcu微控制器接收计算机发来的操作命令,启动应用程序,将相应的操作命令发送到编解码电路。
(2)编码电路根据mcu微控制器传来的操作命令进行编码,形成基带信号送到整形电路和限幅电路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信号送往混频器(上变频)。
(3)混频器将编码电路送来的基带信号与本振信号混频,进行ask调制。
(4)调制信号经带通滤波器滤波,再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再送往天线放大器放大,形成最终发射信号。
(5)环形器将天线放大器电路传来的功率信号送至天线,发给电子标签。
其中,频率合成器产生的本振信号的频率控制、调制深度设定、功率放大器增益控制均由mcu微控制器根据通信协议以及系统工作条件等因素完成。
接收部分的工作流程如下:
(1)电子标签接收到读写器发来的信号,获得能量后被激活,开始执行读写器的命令,并将返回的响应信息以反向散射调制方式发送至读写器的天线。
(2)天线接收信号后,由环形器将电子标签返回的信号传给90°相移功率分配器,将信号分成正交两路。这两路信号同时送到两个完全相同的解调电路进行处理:两路信号分别与两路正交的本振信号混频,混频后的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滤波器滤波后再次放大,分别送往乘法器进行处理。乘法器对送来的解调信号进行自乘,使相对于虚地为负极性的脉冲信号翻转为正极性。
(3)两路解调电路分别处理后的信号经相加后再次放大,经电容耦合(去除直流分量)至电压比较器。
(4)电压比较器将放大后完整的解调信号电压与设定的基准电压比较后,还原成标签返回信号的基带信号,经过整形后,送到编解码电路进行处理。
(5)编解码电路将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解码并进行crc校验,形成电子标签的卡号等信息,传给mcu微控制器。
(6)mcu微控制器对接收到的电子标签卡号等信息进行处理。
在本部分电路中,为保证解调电路的精确,还用放大器产生了精确的2.5v虚地电压,作为放大、乘法器等电路的中间电位(虚地)使用,从而保证了接收电路的稳定性。
欢迎转载,信息来源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1. 读写器的结构
根据国际标准iso 18000-6,设计了915mhz超高频射频识别读写器,其结构如图所示。
图 超高频射频识别读写器的结构
2. 读写器的工作流程
发送部分的工作流程如下:
(1)mcu微控制器接收计算机发来的操作命令,启动应用程序,将相应的操作命令发送到编解码电路。
(2)编码电路根据mcu微控制器传来的操作命令进行编码,形成基带信号送到整形电路和限幅电路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信号送往混频器(上变频)。
(3)混频器将编码电路送来的基带信号与本振信号混频,进行ask调制。
(4)调制信号经带通滤波器滤波,再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再送往天线放大器放大,形成最终发射信号。
(5)环形器将天线放大器电路传来的功率信号送至天线,发给电子标签。
其中,频率合成器产生的本振信号的频率控制、调制深度设定、功率放大器增益控制均由mcu微控制器根据通信协议以及系统工作条件等因素完成。
接收部分的工作流程如下:
(1)电子标签接收到读写器发来的信号,获得能量后被激活,开始执行读写器的命令,并将返回的响应信息以反向散射调制方式发送至读写器的天线。
(2)天线接收信号后,由环形器将电子标签返回的信号传给90°相移功率分配器,将信号分成正交两路。这两路信号同时送到两个完全相同的解调电路进行处理:两路信号分别与两路正交的本振信号混频,混频后的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滤波器滤波后再次放大,分别送往乘法器进行处理。乘法器对送来的解调信号进行自乘,使相对于虚地为负极性的脉冲信号翻转为正极性。
(3)两路解调电路分别处理后的信号经相加后再次放大,经电容耦合(去除直流分量)至电压比较器。
(4)电压比较器将放大后完整的解调信号电压与设定的基准电压比较后,还原成标签返回信号的基带信号,经过整形后,送到编解码电路进行处理。
(5)编解码电路将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解码并进行crc校验,形成电子标签的卡号等信息,传给mcu微控制器。
(6)mcu微控制器对接收到的电子标签卡号等信息进行处理。
在本部分电路中,为保证解调电路的精确,还用放大器产生了精确的2.5v虚地电压,作为放大、乘法器等电路的中间电位(虚地)使用,从而保证了接收电路的稳定性。
欢迎转载,信息来源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上一篇:系统仿真方法
上一篇:RFID系统的频率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