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盘与过孔设计
发布时间:2008/9/19 0:00:00 访问次数:1752
元器件在印制板上的固定,是靠引线焊接在焊盘上实现的。过孔的作用是连接不同层面的电气连线。
(1)焊盘的尺寸
焊盘的尺寸与引线孔、最小孔环宽度等因素有关。应尽量增大焊盘的尺寸,但同时还要考虑布线密度。为了保证焊盘与基板连接的可靠性,引线孔钻在焊盘的中心,孔径应比所焊接元件引线的直径略大一些。元器件引线孔的直径优先采用0.5 mm,0.8 ma△和1.2 mm等尺寸。焊盘圆环宽度在0.5~1.0 mm的范围内选用。一般对于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的焊盘直径尺寸为1.5~1.6 mm,相邻的焊盘之间可穿过0.3~0.4 mm宽的印制导线。一般焊盘的环宽不小于0.3 mm,焊盘直径不小于1.3 mm。实际焊盘的大小选用表8-1推荐的参数。
表1 焊盘直径与引线孔径对照
(2)焊盘的形状
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形状的焊盘。常见的焊盘形状有圆形、方型、椭圆型、岛型和异型等,如图10所示。
图10 焊盘形状
圆形焊盘:外径一般为2~3倍孔径,孔径大于引线0.2~0.3 mm。
岛型焊盘:焊盘与焊盘间连线合为一体,犹如水上小岛,故称岛型焊盘。常用于元器件的不规则排列中,其有利于元器件密集固定,并可大量减小印制导线的长度和数量。所以,多用在高频电路中。
其他形式的焊盘都是为了使印制导线从相邻焊盘间经过,而将圆形焊盘变形所制。使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3)过孔的选择
孔径尽量小到o.2 mm以下为好,这样可以提高金属化过孔两面焊盘的连接质量。
欢迎转载,信息来自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元器件在印制板上的固定,是靠引线焊接在焊盘上实现的。过孔的作用是连接不同层面的电气连线。
(1)焊盘的尺寸
焊盘的尺寸与引线孔、最小孔环宽度等因素有关。应尽量增大焊盘的尺寸,但同时还要考虑布线密度。为了保证焊盘与基板连接的可靠性,引线孔钻在焊盘的中心,孔径应比所焊接元件引线的直径略大一些。元器件引线孔的直径优先采用0.5 mm,0.8 ma△和1.2 mm等尺寸。焊盘圆环宽度在0.5~1.0 mm的范围内选用。一般对于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的焊盘直径尺寸为1.5~1.6 mm,相邻的焊盘之间可穿过0.3~0.4 mm宽的印制导线。一般焊盘的环宽不小于0.3 mm,焊盘直径不小于1.3 mm。实际焊盘的大小选用表8-1推荐的参数。
表1 焊盘直径与引线孔径对照
(2)焊盘的形状
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形状的焊盘。常见的焊盘形状有圆形、方型、椭圆型、岛型和异型等,如图10所示。
图10 焊盘形状
圆形焊盘:外径一般为2~3倍孔径,孔径大于引线0.2~0.3 mm。
岛型焊盘:焊盘与焊盘间连线合为一体,犹如水上小岛,故称岛型焊盘。常用于元器件的不规则排列中,其有利于元器件密集固定,并可大量减小印制导线的长度和数量。所以,多用在高频电路中。
其他形式的焊盘都是为了使印制导线从相邻焊盘间经过,而将圆形焊盘变形所制。使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3)过孔的选择
孔径尽量小到o.2 mm以下为好,这样可以提高金属化过孔两面焊盘的连接质量。
欢迎转载,信息来自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