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音响技术

变频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2008/9/2 0:00:00 访问次数:436

  摘要  介绍了变频技术的发展、特点,同时阐述了变频牵引技术在国际国内的应用

  0 引言

  在工业生产及国计民生中电机的使用十分广泛,电机的传动方式一般分为直流电机传动及交流电机传动。过去由于交流电机实现调速较困难或某些调速方式低效不够理想,因而长期以来在调速领域大多采用直流电机,而交流电动机的优点在调速领域中未能得到发挥。交流电动机的调速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种。

  1)变极调速是通过改变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接线方式以改变电机极数实现调速,这种调速方法是有级调速,不能平滑调速,而且只适用于鼠笼电动机。

  2)改变电机转差率调速其中有通过改变电机转子回路的电阻进行调速,此种调速方式效率不高,且不经济。其次是采用滑差调速电机进行调速,调速范围宽且能平滑调速,但这种调速装置结构复杂(一般由异步电机、滑差离合器和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滑差调速电机是在主电机转速恒定不变的情况下调节励磁实现调速的,即便输出转速很低,而主电机仍运行在额定转速,因此耗电较多,另外励磁和滑差部分也有效率问题和消耗问题。较好的转差率调速方式是串级调速。

  3)变频调速通过改变电机定子的供电频率,以改变电机的同步转速达到调速的目的,其调速性能优越,调速范围宽,能实现无级调速。

  目前我国生产现场所使用的交流电动机大多为非调速型,其耗能十分惊人。如采用变频调速,则可节约大量能源。这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

  上世纪50 年代末,由于晶闸管(scr)的研究成功,电力电子器件开始运用于工业生产,可控整流直流调速便成了调速系统中的主力军。但由于直流电机结构复杂,造价比交流电机高,直流电动机在运行中,炭刷接触产生炭粉而易引起环火,须经常维护,而且直流调速系统线路复杂,维修十分不便。因而便促进了世界各国对交流调速技术的开发和研制。

  20 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第三代电力电子器件,如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大功率晶体管(gt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研制成功,以及电力电子器件从电流驱动型到电压驱动型全控器件等的发展,日本等国已先后研制开发出了功率等级不同的把控制、驱动、检测、保护及功率输出集于一体的变频调速产品,如图1所示。从而使交流变频调速的关键装置———逆变器性能优良,主电路简单,驱动方便,工作可靠。同时随着控制理论、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以其优越的调速性能和良好的节能效果逐渐取代了直流调速系统和其他的调速方式,如变极调速、串级调速、滑差电机调速、整流子电机调速等。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趋势的加剧以及交流变频技术及变频器产品的性能和功能日趋完善,使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中。据有关资料介绍,1994 年日本生产100 kw 以下的中小功变频器已达100万台。除日本外,欧美等发达国家目前已形成了较完整的变频器技术产业体系。

  2 变频调速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1)变频调速技术的原理是把工频50 hz 的交流电转换成三相频率和电压可调的交流电,通过改变交流电动机定子绕组的供电频率,在改变频率的同时也改变电压,从而达到调节电动机转速的目的(即vvvf技术)。目前的变频器系统还采用微机控制技术,它可根据电动机负载的变化实现自动、平滑地增速或减速。

  2)交流变频调速系统一般由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器及控制器组成,它与直流调速系统相比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异步电动机比直流电动机结构简单,重量轻,价格低,它没有换向器,运行可靠;

  (2)控制电路比直流调速系统简单,易于维护;

  (3)变频调速系统调速范围宽,能平滑调速,其调速静态精度及动态品质好,而且节能显著,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交流电动机的最理想、最有前途的调速技术,因而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3 变频牵引技术在国外的应用情况

  随着变频技术的发展,使电力牵引系统有了很大的变化,其牵引与调速系统由最初的变阻调速发展到斩波器调速,进而发展到应用交流三相异步牵引电动机采用调压变频调速(vvvf)的牵引技术。目前世界上德、日等发达国家研制的地铁和轻轨车辆几乎全部采用交流变频调速牵引技术。

  例如,根据有关资料报导的德国采用br120型交流变频牵引电力机车试验的结果表明,这种性能的机车比直流牵引车辆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

  1)在相同粘重时牵引力提高30%;

  2)功率因数高(cos渍可达到1),电网利用率提高30%;

  3)由

  摘要  介绍了变频技术的发展、特点,同时阐述了变频牵引技术在国际国内的应用

  0 引言

  在工业生产及国计民生中电机的使用十分广泛,电机的传动方式一般分为直流电机传动及交流电机传动。过去由于交流电机实现调速较困难或某些调速方式低效不够理想,因而长期以来在调速领域大多采用直流电机,而交流电动机的优点在调速领域中未能得到发挥。交流电动机的调速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种。

  1)变极调速是通过改变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接线方式以改变电机极数实现调速,这种调速方法是有级调速,不能平滑调速,而且只适用于鼠笼电动机。

  2)改变电机转差率调速其中有通过改变电机转子回路的电阻进行调速,此种调速方式效率不高,且不经济。其次是采用滑差调速电机进行调速,调速范围宽且能平滑调速,但这种调速装置结构复杂(一般由异步电机、滑差离合器和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滑差调速电机是在主电机转速恒定不变的情况下调节励磁实现调速的,即便输出转速很低,而主电机仍运行在额定转速,因此耗电较多,另外励磁和滑差部分也有效率问题和消耗问题。较好的转差率调速方式是串级调速。

  3)变频调速通过改变电机定子的供电频率,以改变电机的同步转速达到调速的目的,其调速性能优越,调速范围宽,能实现无级调速。

  目前我国生产现场所使用的交流电动机大多为非调速型,其耗能十分惊人。如采用变频调速,则可节约大量能源。这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

  上世纪50 年代末,由于晶闸管(scr)的研究成功,电力电子器件开始运用于工业生产,可控整流直流调速便成了调速系统中的主力军。但由于直流电机结构复杂,造价比交流电机高,直流电动机在运行中,炭刷接触产生炭粉而易引起环火,须经常维护,而且直流调速系统线路复杂,维修十分不便。因而便促进了世界各国对交流调速技术的开发和研制。

  20 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第三代电力电子器件,如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大功率晶体管(gt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研制成功,以及电力电子器件从电流驱动型到电压驱动型全控器件等的发展,日本等国已先后研制开发出了功率等级不同的把控制、驱动、检测、保护及功率输出集于一体的变频调速产品,如图1所示。从而使交流变频调速的关键装置———逆变器性能优良,主电路简单,驱动方便,工作可靠。同时随着控制理论、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以其优越的调速性能和良好的节能效果逐渐取代了直流调速系统和其他的调速方式,如变极调速、串级调速、滑差电机调速、整流子电机调速等。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趋势的加剧以及交流变频技术及变频器产品的性能和功能日趋完善,使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中。据有关资料介绍,1994 年日本生产100 kw 以下的中小功变频器已达100万台。除日本外,欧美等发达国家目前已形成了较完整的变频器技术产业体系。

  2 变频调速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1)变频调速技术的原理是把工频50 hz 的交流电转换成三相频率和电压可调的交流电,通过改变交流电动机定子绕组的供电频率,在改变频率的同时也改变电压,从而达到调节电动机转速的目的(即vvvf技术)。目前的变频器系统还采用微机控制技术,它可根据电动机负载的变化实现自动、平滑地增速或减速。

  2)交流变频调速系统一般由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器及控制器组成,它与直流调速系统相比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异步电动机比直流电动机结构简单,重量轻,价格低,它没有换向器,运行可靠;

  (2)控制电路比直流调速系统简单,易于维护;

  (3)变频调速系统调速范围宽,能平滑调速,其调速静态精度及动态品质好,而且节能显著,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交流电动机的最理想、最有前途的调速技术,因而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3 变频牵引技术在国外的应用情况

  随着变频技术的发展,使电力牵引系统有了很大的变化,其牵引与调速系统由最初的变阻调速发展到斩波器调速,进而发展到应用交流三相异步牵引电动机采用调压变频调速(vvvf)的牵引技术。目前世界上德、日等发达国家研制的地铁和轻轨车辆几乎全部采用交流变频调速牵引技术。

  例如,根据有关资料报导的德国采用br120型交流变频牵引电力机车试验的结果表明,这种性能的机车比直流牵引车辆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

  1)在相同粘重时牵引力提高30%;

  2)功率因数高(cos渍可达到1),电网利用率提高30%;

  3)由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基准电压的提供
    开始的时候,想使用LM385作为基准,HIN202EC...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