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断路器的发展与应用
发布时间:2008/8/29 0:00:00 访问次数:745
阐述了我国小型低压断路器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国产小型断路器的结构和附件的技术性能,重点论述了小型断路器应用中的选型及在应用中应引起注意的问题,探讨了我国小型断路器发展方向。
1断路器的分类和发展 世界上最早的断路器产生于1885年,它是一种刀开头和过电流脱扣器的组合。1905年,具有自由脱扣装置的空气断路器诞生。1930年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弧原理的发现和各种灭弧装置的发明,逐渐形成了目前的机构。50年代末,由于电子元件的兴起,又产生了电子脱扣器,到了今天,由于单片机的普及又有了智能型断路器的问世。
1、1断路器的分类 小型低压断路器,从它的结构、用途所具有的功能来分,可分为万能式(又称框架式,国际上通称acb)们塑料外壳式(国际上通称mccs,nicb小型)两大类,它们相同的作用是:在正常情况下,作不频繁合、分电路成起动、停止电动机;在线路或电动机发生过载、短路或欠电压(电压不足)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予以保护。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断路器又分为四种类型: 配电保护型-保护电源和电气线路(电线、电缆)和设备;电动机保护型——专作电动机的不频繁起动,运行中分断,以及在电动机发生过载、短路和欠电压时的保护; 家用和类似家用场所保护型--对照明线路、家用电器等的保护; 剩余电流(漏电)保护型--用来保护人身免受电击危险及防止电气火灾的保护器。
1.2小型断路器的发展 我国小型低压断路器经历了四代发展过程: 50年代,我国首次研制投产的是仿苏(a310o)的dzi系列产品(40年代中期水平)。60年代末期,针对dzi体积过大、短路分断能力偏小等缺陷,对它进行了技术改进,形成了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代产品dzi0系列。60~70年代,小规格电流的塑壳断路器有dz5一10、dz2~20、dz5一25、dz5一50、dz15一50、dz15一63等,它们的短路分断能力分别为1~3ka。 60年代后期,我国第一台电流动作型电子式漏电保安器诞生(主开关是dzs一20断路器)。我国首台电流动作型电磁式漏电断路器的型号是dzs—20l(主开关仍是dzs—20断路器)。70年代中后期,全国联合设计的新型(dz15l—40xdz15l—63)电流动作型电磁式漏电断路器试制成功,其壳架电流有40a、63a两种,额定电流6~63a,漏电动作电流有30ma、50ma、75ma和100ma,是快速型(漏电动作时间≤0.1s),断路器的短路分断能力为380v3ha和5ka。进入80年代就有dzl16、dzl18、dzl118。dz12l、dzl33、dzl38和dz10l等,大部分是电流动作型电子(集成电路)式漏电断路器(带过载、短路保护和不带过载、短路保护),80年代初,又开发了第二代的dz20系列。与此同时,分别从美国西屋公司、日本寺崎电气公司引进具有80年代初技术水平,生产了h系列和to、tg、tl等系列。 80年代中期,又引进德国f&g公司的技术,生产了fin型(不带过载、短路保护)(in有25a、40a、63a,i△n有30ma、100ma、300ma和500ma)和fi/ls(带过载、短路保护)(in有2a、4a、6a、10a、20a、25a、32a等,i△n有30ma、50ma、100ma和300ma)的漏电断路器。 进入90年代,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发生产了vigic45eie(电子式)、vigic45elm(电磁式)。viglnc100等漏电断路器,漏电动作电流i△n30ma,快速型(viginc100,iq。有30ma、300ma和500ma几种,快速动作型)。而后又推出了cmi系列、tm30系列、tg系列的bd、bf型及jxmz型、hsmi系列、s系列等新型塑壳式断路器。
2小型断路器附件及标准 无论是万能式(acb)或塑料外壳式断路器(mccb和一些mcb)现在都具备各种内、外部附件(又称附属装置),以增加断路器的功能。 2.1内部附件 辅助触点(辅助开关)——根据控制电磁铁和其他辅助回路电器的合、分需要而设置,目前较多的是采用发热电流(ith)3a和6a的微动开关组成。 报警触点(报警开关)——反映断路器因线路故障(过载、短路)跳闸而接通声、光报警,它的发热电流较小,一般小于3a或更低。 分励脱扣器——作远距离操作,使断路器跳闸的一种脱扣器,它的控制电压有交流380v(400v)、220v(230v),直流220v、110v、24v等。 欠电压脱扣器——防止因线路电压不足,对线路或电动机造成损害的一种脱扣器,它与线路电压相同,通常有交流380v(400v)、220(230v)、直流110v、220v等。 2.2外部附件 外部转动手柄——适合于断路器在开关柜或抽屉柜门板上合、分断路器,可以起联锁作用,成套电器装置只有断电才能开门。 电动操作机构一用电磁铁或电动机等构成,代替手动合闸(on)或分问(off)断路器,可远距离控制。机械联锁、自身闭锁。 2.3小型断路器标准 国内开发、研制和应用的小型断路器mcb保护型断路器,符合gb1963(等效采用iec898)家用和类似家用场所过电流保护断路器》标准。而剩余电流保护型断路器(漏电断路器)应符合gb6829、gb16917iec100)、ec755标准。
3小型断路器应用 小型断路(以下简称mcb)是建筑电气终端配电装置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终端保护电
1断路器的分类和发展 世界上最早的断路器产生于1885年,它是一种刀开头和过电流脱扣器的组合。1905年,具有自由脱扣装置的空气断路器诞生。1930年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弧原理的发现和各种灭弧装置的发明,逐渐形成了目前的机构。50年代末,由于电子元件的兴起,又产生了电子脱扣器,到了今天,由于单片机的普及又有了智能型断路器的问世。
1、1断路器的分类 小型低压断路器,从它的结构、用途所具有的功能来分,可分为万能式(又称框架式,国际上通称acb)们塑料外壳式(国际上通称mccs,nicb小型)两大类,它们相同的作用是:在正常情况下,作不频繁合、分电路成起动、停止电动机;在线路或电动机发生过载、短路或欠电压(电压不足)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予以保护。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断路器又分为四种类型: 配电保护型-保护电源和电气线路(电线、电缆)和设备;电动机保护型——专作电动机的不频繁起动,运行中分断,以及在电动机发生过载、短路和欠电压时的保护; 家用和类似家用场所保护型--对照明线路、家用电器等的保护; 剩余电流(漏电)保护型--用来保护人身免受电击危险及防止电气火灾的保护器。
1.2小型断路器的发展 我国小型低压断路器经历了四代发展过程: 50年代,我国首次研制投产的是仿苏(a310o)的dzi系列产品(40年代中期水平)。60年代末期,针对dzi体积过大、短路分断能力偏小等缺陷,对它进行了技术改进,形成了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代产品dzi0系列。60~70年代,小规格电流的塑壳断路器有dz5一10、dz2~20、dz5一25、dz5一50、dz15一50、dz15一63等,它们的短路分断能力分别为1~3ka。 60年代后期,我国第一台电流动作型电子式漏电保安器诞生(主开关是dzs一20断路器)。我国首台电流动作型电磁式漏电断路器的型号是dzs—20l(主开关仍是dzs—20断路器)。70年代中后期,全国联合设计的新型(dz15l—40xdz15l—63)电流动作型电磁式漏电断路器试制成功,其壳架电流有40a、63a两种,额定电流6~63a,漏电动作电流有30ma、50ma、75ma和100ma,是快速型(漏电动作时间≤0.1s),断路器的短路分断能力为380v3ha和5ka。进入80年代就有dzl16、dzl18、dzl118。dz12l、dzl33、dzl38和dz10l等,大部分是电流动作型电子(集成电路)式漏电断路器(带过载、短路保护和不带过载、短路保护),80年代初,又开发了第二代的dz20系列。与此同时,分别从美国西屋公司、日本寺崎电气公司引进具有80年代初技术水平,生产了h系列和to、tg、tl等系列。 80年代中期,又引进德国f&g公司的技术,生产了fin型(不带过载、短路保护)(in有25a、40a、63a,i△n有30ma、100ma、300ma和500ma)和fi/ls(带过载、短路保护)(in有2a、4a、6a、10a、20a、25a、32a等,i△n有30ma、50ma、100ma和300ma)的漏电断路器。 进入90年代,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发生产了vigic45eie(电子式)、vigic45elm(电磁式)。viglnc100等漏电断路器,漏电动作电流i△n30ma,快速型(viginc100,iq。有30ma、300ma和500ma几种,快速动作型)。而后又推出了cmi系列、tm30系列、tg系列的bd、bf型及jxmz型、hsmi系列、s系列等新型塑壳式断路器。
2小型断路器附件及标准 无论是万能式(acb)或塑料外壳式断路器(mccb和一些mcb)现在都具备各种内、外部附件(又称附属装置),以增加断路器的功能。 2.1内部附件 辅助触点(辅助开关)——根据控制电磁铁和其他辅助回路电器的合、分需要而设置,目前较多的是采用发热电流(ith)3a和6a的微动开关组成。 报警触点(报警开关)——反映断路器因线路故障(过载、短路)跳闸而接通声、光报警,它的发热电流较小,一般小于3a或更低。 分励脱扣器——作远距离操作,使断路器跳闸的一种脱扣器,它的控制电压有交流380v(400v)、220v(230v),直流220v、110v、24v等。 欠电压脱扣器——防止因线路电压不足,对线路或电动机造成损害的一种脱扣器,它与线路电压相同,通常有交流380v(400v)、220(230v)、直流110v、220v等。 2.2外部附件 外部转动手柄——适合于断路器在开关柜或抽屉柜门板上合、分断路器,可以起联锁作用,成套电器装置只有断电才能开门。 电动操作机构一用电磁铁或电动机等构成,代替手动合闸(on)或分问(off)断路器,可远距离控制。机械联锁、自身闭锁。 2.3小型断路器标准 国内开发、研制和应用的小型断路器mcb保护型断路器,符合gb1963(等效采用iec898)家用和类似家用场所过电流保护断路器》标准。而剩余电流保护型断路器(漏电断路器)应符合gb6829、gb16917iec100)、ec755标准。
3小型断路器应用 小型断路(以下简称mcb)是建筑电气终端配电装置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终端保护电
阐述了我国小型低压断路器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国产小型断路器的结构和附件的技术性能,重点论述了小型断路器应用中的选型及在应用中应引起注意的问题,探讨了我国小型断路器发展方向。
1断路器的分类和发展 世界上最早的断路器产生于1885年,它是一种刀开头和过电流脱扣器的组合。1905年,具有自由脱扣装置的空气断路器诞生。1930年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弧原理的发现和各种灭弧装置的发明,逐渐形成了目前的机构。50年代末,由于电子元件的兴起,又产生了电子脱扣器,到了今天,由于单片机的普及又有了智能型断路器的问世。
1、1断路器的分类 小型低压断路器,从它的结构、用途所具有的功能来分,可分为万能式(又称框架式,国际上通称acb)们塑料外壳式(国际上通称mccs,nicb小型)两大类,它们相同的作用是:在正常情况下,作不频繁合、分电路成起动、停止电动机;在线路或电动机发生过载、短路或欠电压(电压不足)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予以保护。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断路器又分为四种类型: 配电保护型-保护电源和电气线路(电线、电缆)和设备;电动机保护型——专作电动机的不频繁起动,运行中分断,以及在电动机发生过载、短路和欠电压时的保护; 家用和类似家用场所保护型--对照明线路、家用电器等的保护; 剩余电流(漏电)保护型--用来保护人身免受电击危险及防止电气火灾的保护器。
1.2小型断路器的发展 我国小型低压断路器经历了四代发展过程: 50年代,我国首次研制投产的是仿苏(a310o)的dzi系列产品(40年代中期水平)。60年代末期,针对dzi体积过大、短路分断能力偏小等缺陷,对它进行了技术改进,形成了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代产品dzi0系列。60~70年代,小规格电流的塑壳断路器有dz5一10、dz2~20、dz5一25、dz5一50、dz15一50、dz15一63等,它们的短路分断能力分别为1~3ka。 60年代后期,我国第一台电流动作型电子式漏电保安器诞生(主开关是dzs一20断路器)。我国首台电流动作型电磁式漏电断路器的型号是dzs—20l(主开关仍是dzs—20断路器)。70年代中后期,全国联合设计的新型(dz15l—40xdz15l—63)电流动作型电磁式漏电断路器试制成功,其壳架电流有40a、63a两种,额定电流6~63a,漏电动作电流有30ma、50ma、75ma和100ma,是快速型(漏电动作时间≤0.1s),断路器的短路分断能力为380v3ha和5ka。进入80年代就有dzl16、dzl18、dzl118。dz12l、dzl33、dzl38和dz10l等,大部分是电流动作型电子(集成电路)式漏电断路器(带过载、短路保护和不带过载、短路保护),80年代初,又开发了第二代的dz20系列。与此同时,分别从美国西屋公司、日本寺崎电气公司引进具有80年代初技术水平,生产了h系列和to、tg、tl等系列。 80年代中期,又引进德国f&g公司的技术,生产了fin型(不带过载、短路保护)(in有25a、40a、63a,i△n有30ma、100ma、300ma和500ma)和fi/ls(带过载、短路保护)(in有2a、4a、6a、10a、20a、25a、32a等,i△n有30ma、50ma、100ma和300ma)的漏电断路器。 进入90年代,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发生产了vigic45eie(电子式)、vigic45elm(电磁式)。viglnc100等漏电断路器,漏电动作电流i△n30ma,快速型(viginc100,iq。有30ma、300ma和500ma几种,快速动作型)。而后又推出了cmi系列、tm30系列、tg系列的bd、bf型及jxmz型、hsmi系列、s系列等新型塑壳式断路器。
2小型断路器附件及标准 无论是万能式(acb)或塑料外壳式断路器(mccb和一些mcb)现在都具备各种内、外部附件(又称附属装置),以增加断路器的功能。 2.1内部附件 辅助触点(辅助开关)——根据控制电磁铁和其他辅助回路电器的合、分需要而设置,目前较多的是采用发热电流(ith)3a和6a的微动开关组成。 报警触点(报警开关)——反映断路器因线路故障(过载、短路)跳闸而接通声、光报警,它的发热电流较小,一般小于3a或更低。 分励脱扣器——作远距离操作,使断路器跳闸的一种脱扣器,它的控制电压有交流380v(400v)、220v(230v),直流220v、110v、24v等。 欠电压脱扣器——防止因线路电压不足,对线路或电动机造成损害的一种脱扣器,它与线路电压相同,通常有交流380v(400v)、220(230v)、直流110v、220v等。 2.2外部附件 外部转动手柄——适合于断路器在开关柜或抽屉柜门板上合、分断路器,可以起联锁作用,成套电器装置只有断电才能开门。 电动操作机构一用电磁铁或电动机等构成,代替手动合闸(on)或分问(off)断路器,可远距离控制。机械联锁、自身闭锁。 2.3小型断路器标准 国内开发、研制和应用的小型断路器mcb保护型断路器,符合gb1963(等效采用iec898)家用和类似家用场所过电流保护断路器》标准。而剩余电流保护型断路器(漏电断路器)应符合gb6829、gb16917iec100)、ec755标准。
3小型断路器应用 小型断路(以下简称mcb)是建筑电气终端配电装置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终端保护电
1断路器的分类和发展 世界上最早的断路器产生于1885年,它是一种刀开头和过电流脱扣器的组合。1905年,具有自由脱扣装置的空气断路器诞生。1930年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弧原理的发现和各种灭弧装置的发明,逐渐形成了目前的机构。50年代末,由于电子元件的兴起,又产生了电子脱扣器,到了今天,由于单片机的普及又有了智能型断路器的问世。
1、1断路器的分类 小型低压断路器,从它的结构、用途所具有的功能来分,可分为万能式(又称框架式,国际上通称acb)们塑料外壳式(国际上通称mccs,nicb小型)两大类,它们相同的作用是:在正常情况下,作不频繁合、分电路成起动、停止电动机;在线路或电动机发生过载、短路或欠电压(电压不足)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予以保护。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断路器又分为四种类型: 配电保护型-保护电源和电气线路(电线、电缆)和设备;电动机保护型——专作电动机的不频繁起动,运行中分断,以及在电动机发生过载、短路和欠电压时的保护; 家用和类似家用场所保护型--对照明线路、家用电器等的保护; 剩余电流(漏电)保护型--用来保护人身免受电击危险及防止电气火灾的保护器。
1.2小型断路器的发展 我国小型低压断路器经历了四代发展过程: 50年代,我国首次研制投产的是仿苏(a310o)的dzi系列产品(40年代中期水平)。60年代末期,针对dzi体积过大、短路分断能力偏小等缺陷,对它进行了技术改进,形成了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代产品dzi0系列。60~70年代,小规格电流的塑壳断路器有dz5一10、dz2~20、dz5一25、dz5一50、dz15一50、dz15一63等,它们的短路分断能力分别为1~3ka。 60年代后期,我国第一台电流动作型电子式漏电保安器诞生(主开关是dzs一20断路器)。我国首台电流动作型电磁式漏电断路器的型号是dzs—20l(主开关仍是dzs—20断路器)。70年代中后期,全国联合设计的新型(dz15l—40xdz15l—63)电流动作型电磁式漏电断路器试制成功,其壳架电流有40a、63a两种,额定电流6~63a,漏电动作电流有30ma、50ma、75ma和100ma,是快速型(漏电动作时间≤0.1s),断路器的短路分断能力为380v3ha和5ka。进入80年代就有dzl16、dzl18、dzl118。dz12l、dzl33、dzl38和dz10l等,大部分是电流动作型电子(集成电路)式漏电断路器(带过载、短路保护和不带过载、短路保护),80年代初,又开发了第二代的dz20系列。与此同时,分别从美国西屋公司、日本寺崎电气公司引进具有80年代初技术水平,生产了h系列和to、tg、tl等系列。 80年代中期,又引进德国f&g公司的技术,生产了fin型(不带过载、短路保护)(in有25a、40a、63a,i△n有30ma、100ma、300ma和500ma)和fi/ls(带过载、短路保护)(in有2a、4a、6a、10a、20a、25a、32a等,i△n有30ma、50ma、100ma和300ma)的漏电断路器。 进入90年代,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发生产了vigic45eie(电子式)、vigic45elm(电磁式)。viglnc100等漏电断路器,漏电动作电流i△n30ma,快速型(viginc100,iq。有30ma、300ma和500ma几种,快速动作型)。而后又推出了cmi系列、tm30系列、tg系列的bd、bf型及jxmz型、hsmi系列、s系列等新型塑壳式断路器。
2小型断路器附件及标准 无论是万能式(acb)或塑料外壳式断路器(mccb和一些mcb)现在都具备各种内、外部附件(又称附属装置),以增加断路器的功能。 2.1内部附件 辅助触点(辅助开关)——根据控制电磁铁和其他辅助回路电器的合、分需要而设置,目前较多的是采用发热电流(ith)3a和6a的微动开关组成。 报警触点(报警开关)——反映断路器因线路故障(过载、短路)跳闸而接通声、光报警,它的发热电流较小,一般小于3a或更低。 分励脱扣器——作远距离操作,使断路器跳闸的一种脱扣器,它的控制电压有交流380v(400v)、220v(230v),直流220v、110v、24v等。 欠电压脱扣器——防止因线路电压不足,对线路或电动机造成损害的一种脱扣器,它与线路电压相同,通常有交流380v(400v)、220(230v)、直流110v、220v等。 2.2外部附件 外部转动手柄——适合于断路器在开关柜或抽屉柜门板上合、分断路器,可以起联锁作用,成套电器装置只有断电才能开门。 电动操作机构一用电磁铁或电动机等构成,代替手动合闸(on)或分问(off)断路器,可远距离控制。机械联锁、自身闭锁。 2.3小型断路器标准 国内开发、研制和应用的小型断路器mcb保护型断路器,符合gb1963(等效采用iec898)家用和类似家用场所过电流保护断路器》标准。而剩余电流保护型断路器(漏电断路器)应符合gb6829、gb16917iec100)、ec755标准。
3小型断路器应用 小型断路(以下简称mcb)是建筑电气终端配电装置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终端保护电
上一篇:真空断路器高电压化技术进展
热门点击
- 断路器的分断能力
- HRW11-10/YH5WS1-17/30型
- 基于机器视觉的BGA连接器焊球检测
- 工控主板和工控液晶屏选用实例
- VAV空调系统工程实施方案比较
- 小型断路器的发展与应用
- 如何正确操作跌落式熔断器
- 110 kV无源型磁光电流互感器
- ZW—12/630型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的改进
- 伺服电机原理
推荐技术资料
- 自制经典的1875功放
- 平时我也经常逛一些音响DIY论坛,发现有很多人喜欢LM...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