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通信网络

WiMAX技术发展及关键技术分析

发布时间:2008/8/25 0:00:00 访问次数:488

wimax技术实现了数据分组化、接入宽带化、终端移动化这三大发展方向的统一,因此自成立之初就在其技术定位上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经过几年来wimax联盟及其成员不懈的推动,wimax技术已在上层标准制定、芯片设计及设备研发的各个环节得到了极大的完善。随着去年年底16e标准解冻及wimax认证程序的启动,为加速移动wimax的商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韩国运营商kt已经正式商用移动wibro;美国运营商sprintnextel也正式宣布投资30亿美元在全美国范围内部署移动wimax网络。这两大规模商用网已成为wimax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表明移动wimax技术在商用上已开始起步,这给了国内发展wimax更多的信心和期待。

  一、wimax技术发展趋势

  今年,wimax技术的标准化及商用化进程均出现了重大突破,使wimax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标准化发展上:基于802.16e标准已逐步修改完善并成为主导趋势,同时802.16j技术架构标准(mmr,mobilemulti-hoprelay)的确立又大大增强了移动wimax的网络布署优势。这种基于移动wimax技术的基站式无线中继标准,其功能实现与wlan中的mesh技术应用一致。此技术通过采用具备无线中继功能的基站,并配合核心网络支持来实现基站无线回程的传输,以减少有线互联带来的成本压力。而且,相邻基站之间对信号的中继转发间接扩大了网络覆盖范围,同时基站还可对转发的信号进行必要的处理,进行选择性放大。

  在商用化进程上已初步形成了芯片研发、设备生产、系统应用的产业链。尤其对于产业链前端的芯片研发,通过今年国际风险资金的注入已使得以802.16e标准为主导的芯片研究发展迅速。目前,intel、意法半导体、runcom,beceem等公司已能陆续提供16e芯片组,且大部分终端芯片都支持mimo/aas技术。对于设备制造商来说,全球的大型电信设备厂家也更加倾向于研发802.16e设备,甚至部分厂家出现了放弃固定wimax设备,只研发移动wimax设备的趋势。此外,在系统应用上今年也有了新的进展。

  二、频率对技术实现的影响分析

  目前,鉴于wimax标准所规定的工作频率从2ghz~11ghz之间过于宽泛,加之各国的无线电管制政策各有倾向,导致了各国之间所预使用的wimax频段差异化较大。这使得wimax技术很难在统一的全球频率下开展技术应用,已成为wimax技术发展的最大障碍。据wimax论坛统计,全球wimax从研发到应用可供使用的频段主要为2.3ghz~2.6ghz、3.3ghz~3.6ghz以及5ghz,其中开展移动业务的理想频段集中在2.3ghz、2.5ghz、3.5ghz上。

  因此,在不同使用频段、不同使用带宽的条件限制下,网络为实现接入的高速率、频谱的高效率、系统的大容量的目标,wimax必须通过定义其物理层、mac层的技术实现来达到对动态频率选择的灵活适应性和高可靠性的要求。在物理层上,除了采用256个子载波ofdm方式的通用技术来实现抗多径干扰、准视距传输、提高频谱效率和增强频率选择性衰落能力外,还采用了128/512/1024/2048个可变子载波的ofdma方式,使设备信道带宽可在1.75mhz~20mhz间灵活调配,从而使其具备更强的信道均衡能力和抗快衰落能力,以保证wimax终端在移动环境中的正常使用。同时,wimax还增加了信道监听和动态频率切换能力,可在终端设备通信的同时监听相关信道的性能指标,当所通信的信道指标恶化到门限时,即切换到其他可用的信道上,并根据新信道所属频段已占用频率资源的情况,调整射频信道占用频带的宽度,以最大限度地提供数据传输。在mac层上,其汇聚子层cs通过对用户数据的汇聚,可以实现对atm、ip业务的协议透明数据传输。wimax还将同意/请求协议实现在规范中,通过具有自适应帧结构和导频插入的功能来保证上下行带宽比例可调,以实现对带宽的灵活分配。mac层还支持对qos的管理,可通过轮询方式进行带宽连接或带宽调整来实现对实时业务的低延迟,并通过集中调度方式来支持时延敏感业务,确保在为每用户单元提供最大传输速率的同时保证射频链路的可靠性。此外,mac层还针对安全性提供传输过程中的鉴权、加密和保密的管理机制。

  三、核心网技术对系统性能的分析

  wimax之所以成为宽带综合无线城域网络,主要是其架构中引入了核心网。这也是wimax脱离宽带无线接入的范畴,从单系统层面上升到全网络层面产生质的飞跃的首要因素。因此,wimax作为一个已具备移动通信网特征的宽带综合无线城域网络,其选择的核心网技术对wimax的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全ip构架下的wimax系统是否直接采用ims体系来实现核心网,是决定其网络今后如何发展的关键因素,也将直接影响网络所能实现的技术能力。ims作为ngn会话和呼叫控制层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将在分组域中提供一个通用的多媒体业务平台来承载各种上层业务,而且ims所实现的采用sip协议及与接入无关性的特点已经成

wimax技术实现了数据分组化、接入宽带化、终端移动化这三大发展方向的统一,因此自成立之初就在其技术定位上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经过几年来wimax联盟及其成员不懈的推动,wimax技术已在上层标准制定、芯片设计及设备研发的各个环节得到了极大的完善。随着去年年底16e标准解冻及wimax认证程序的启动,为加速移动wimax的商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韩国运营商kt已经正式商用移动wibro;美国运营商sprintnextel也正式宣布投资30亿美元在全美国范围内部署移动wimax网络。这两大规模商用网已成为wimax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表明移动wimax技术在商用上已开始起步,这给了国内发展wimax更多的信心和期待。

  一、wimax技术发展趋势

  今年,wimax技术的标准化及商用化进程均出现了重大突破,使wimax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标准化发展上:基于802.16e标准已逐步修改完善并成为主导趋势,同时802.16j技术架构标准(mmr,mobilemulti-hoprelay)的确立又大大增强了移动wimax的网络布署优势。这种基于移动wimax技术的基站式无线中继标准,其功能实现与wlan中的mesh技术应用一致。此技术通过采用具备无线中继功能的基站,并配合核心网络支持来实现基站无线回程的传输,以减少有线互联带来的成本压力。而且,相邻基站之间对信号的中继转发间接扩大了网络覆盖范围,同时基站还可对转发的信号进行必要的处理,进行选择性放大。

  在商用化进程上已初步形成了芯片研发、设备生产、系统应用的产业链。尤其对于产业链前端的芯片研发,通过今年国际风险资金的注入已使得以802.16e标准为主导的芯片研究发展迅速。目前,intel、意法半导体、runcom,beceem等公司已能陆续提供16e芯片组,且大部分终端芯片都支持mimo/aas技术。对于设备制造商来说,全球的大型电信设备厂家也更加倾向于研发802.16e设备,甚至部分厂家出现了放弃固定wimax设备,只研发移动wimax设备的趋势。此外,在系统应用上今年也有了新的进展。

  二、频率对技术实现的影响分析

  目前,鉴于wimax标准所规定的工作频率从2ghz~11ghz之间过于宽泛,加之各国的无线电管制政策各有倾向,导致了各国之间所预使用的wimax频段差异化较大。这使得wimax技术很难在统一的全球频率下开展技术应用,已成为wimax技术发展的最大障碍。据wimax论坛统计,全球wimax从研发到应用可供使用的频段主要为2.3ghz~2.6ghz、3.3ghz~3.6ghz以及5ghz,其中开展移动业务的理想频段集中在2.3ghz、2.5ghz、3.5ghz上。

  因此,在不同使用频段、不同使用带宽的条件限制下,网络为实现接入的高速率、频谱的高效率、系统的大容量的目标,wimax必须通过定义其物理层、mac层的技术实现来达到对动态频率选择的灵活适应性和高可靠性的要求。在物理层上,除了采用256个子载波ofdm方式的通用技术来实现抗多径干扰、准视距传输、提高频谱效率和增强频率选择性衰落能力外,还采用了128/512/1024/2048个可变子载波的ofdma方式,使设备信道带宽可在1.75mhz~20mhz间灵活调配,从而使其具备更强的信道均衡能力和抗快衰落能力,以保证wimax终端在移动环境中的正常使用。同时,wimax还增加了信道监听和动态频率切换能力,可在终端设备通信的同时监听相关信道的性能指标,当所通信的信道指标恶化到门限时,即切换到其他可用的信道上,并根据新信道所属频段已占用频率资源的情况,调整射频信道占用频带的宽度,以最大限度地提供数据传输。在mac层上,其汇聚子层cs通过对用户数据的汇聚,可以实现对atm、ip业务的协议透明数据传输。wimax还将同意/请求协议实现在规范中,通过具有自适应帧结构和导频插入的功能来保证上下行带宽比例可调,以实现对带宽的灵活分配。mac层还支持对qos的管理,可通过轮询方式进行带宽连接或带宽调整来实现对实时业务的低延迟,并通过集中调度方式来支持时延敏感业务,确保在为每用户单元提供最大传输速率的同时保证射频链路的可靠性。此外,mac层还针对安全性提供传输过程中的鉴权、加密和保密的管理机制。

  三、核心网技术对系统性能的分析

  wimax之所以成为宽带综合无线城域网络,主要是其架构中引入了核心网。这也是wimax脱离宽带无线接入的范畴,从单系统层面上升到全网络层面产生质的飞跃的首要因素。因此,wimax作为一个已具备移动通信网特征的宽带综合无线城域网络,其选择的核心网技术对wimax的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全ip构架下的wimax系统是否直接采用ims体系来实现核心网,是决定其网络今后如何发展的关键因素,也将直接影响网络所能实现的技术能力。ims作为ngn会话和呼叫控制层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将在分组域中提供一个通用的多媒体业务平台来承载各种上层业务,而且ims所实现的采用sip协议及与接入无关性的特点已经成
相关IC型号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