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式电感器的发展史
发布时间:2008/7/10 0:00:00 访问次数:535
片式电感器亦称表面贴装电感器,它与其它片式元器件(smc及smd)一样,是适用于表面贴装技术(smt)的新一代无引线或短引线微型电子元件。其引出端的焊接面在同一平面上。
从制造工艺来分,片式电感器主要有4种类型,即绕线型、叠层型、编织型和薄膜片式电感器。常用的是绕线式和叠层式两种类型。前者是传统绕线电感器小型化的产物;后者则采用多层印刷技术和叠层生产工艺制作,体积比绕线型片式电感器还要小,是电感元件领域重点开发的产品。
1.绕线型
它的特点是电感量范围广(mh~h),电感量精度高,损耗小(即q大),容许电流大、制作工艺继承性强、简单、成本低等,但不足之处是在进一步小型化方面受到限制。陶瓷为芯的绕线型片电感器在这样高的频率能够保持稳定的电感量和相当高的q值,因而在高频回路中占据一席之地。
nlc型 适用于电源电路,额定电流可达300ma;nlv型为 高q值,环保(再造塑料),可与nl互换;nlfc 有磁屏,适用于电源线。
2.叠层型
它具有良好的磁屏蔽性、烧结密度高、机械强度好。不足之处是合格率低、成本高、电感量较小、q值低。
它与绕线片式电感器相比有诸多优点:尺寸小,有利于电路的小型化,磁路封闭,不会干扰周围的元器件,也不会受临近元器件的干扰,有利于元器件的高密度安装;一体化结构,可靠性高;耐热性、可焊性好;形状规整,适合于自动化表面安装生产。
3.薄膜片式
具有在微波频段保持高q、高精度、高稳定性和小体积的特性。其内电极集中于同一层面,磁场分布集中,能确保装贴后的器件参数变化不大,在100mhz以上呈现良好的频率特性。
4.编织型
特点是在1mhz下的单位体积电感量比其它片式电感器大、体积小、容易安装在基片上。用作功率处理的微型磁性元件。
从制造工艺来分,片式电感器主要有4种类型,即绕线型、叠层型、编织型和薄膜片式电感器。常用的是绕线式和叠层式两种类型。前者是传统绕线电感器小型化的产物;后者则采用多层印刷技术和叠层生产工艺制作,体积比绕线型片式电感器还要小,是电感元件领域重点开发的产品。
1.绕线型
它的特点是电感量范围广(mh~h),电感量精度高,损耗小(即q大),容许电流大、制作工艺继承性强、简单、成本低等,但不足之处是在进一步小型化方面受到限制。陶瓷为芯的绕线型片电感器在这样高的频率能够保持稳定的电感量和相当高的q值,因而在高频回路中占据一席之地。
nlc型 适用于电源电路,额定电流可达300ma;nlv型为 高q值,环保(再造塑料),可与nl互换;nlfc 有磁屏,适用于电源线。
2.叠层型
它具有良好的磁屏蔽性、烧结密度高、机械强度好。不足之处是合格率低、成本高、电感量较小、q值低。
它与绕线片式电感器相比有诸多优点:尺寸小,有利于电路的小型化,磁路封闭,不会干扰周围的元器件,也不会受临近元器件的干扰,有利于元器件的高密度安装;一体化结构,可靠性高;耐热性、可焊性好;形状规整,适合于自动化表面安装生产。
3.薄膜片式
具有在微波频段保持高q、高精度、高稳定性和小体积的特性。其内电极集中于同一层面,磁场分布集中,能确保装贴后的器件参数变化不大,在100mhz以上呈现良好的频率特性。
4.编织型
特点是在1mhz下的单位体积电感量比其它片式电感器大、体积小、容易安装在基片上。用作功率处理的微型磁性元件。
片式电感器亦称表面贴装电感器,它与其它片式元器件(smc及smd)一样,是适用于表面贴装技术(smt)的新一代无引线或短引线微型电子元件。其引出端的焊接面在同一平面上。
从制造工艺来分,片式电感器主要有4种类型,即绕线型、叠层型、编织型和薄膜片式电感器。常用的是绕线式和叠层式两种类型。前者是传统绕线电感器小型化的产物;后者则采用多层印刷技术和叠层生产工艺制作,体积比绕线型片式电感器还要小,是电感元件领域重点开发的产品。
1.绕线型
它的特点是电感量范围广(mh~h),电感量精度高,损耗小(即q大),容许电流大、制作工艺继承性强、简单、成本低等,但不足之处是在进一步小型化方面受到限制。陶瓷为芯的绕线型片电感器在这样高的频率能够保持稳定的电感量和相当高的q值,因而在高频回路中占据一席之地。
nlc型 适用于电源电路,额定电流可达300ma;nlv型为 高q值,环保(再造塑料),可与nl互换;nlfc 有磁屏,适用于电源线。
2.叠层型
它具有良好的磁屏蔽性、烧结密度高、机械强度好。不足之处是合格率低、成本高、电感量较小、q值低。
它与绕线片式电感器相比有诸多优点:尺寸小,有利于电路的小型化,磁路封闭,不会干扰周围的元器件,也不会受临近元器件的干扰,有利于元器件的高密度安装;一体化结构,可靠性高;耐热性、可焊性好;形状规整,适合于自动化表面安装生产。
3.薄膜片式
具有在微波频段保持高q、高精度、高稳定性和小体积的特性。其内电极集中于同一层面,磁场分布集中,能确保装贴后的器件参数变化不大,在100mhz以上呈现良好的频率特性。
4.编织型
特点是在1mhz下的单位体积电感量比其它片式电感器大、体积小、容易安装在基片上。用作功率处理的微型磁性元件。
从制造工艺来分,片式电感器主要有4种类型,即绕线型、叠层型、编织型和薄膜片式电感器。常用的是绕线式和叠层式两种类型。前者是传统绕线电感器小型化的产物;后者则采用多层印刷技术和叠层生产工艺制作,体积比绕线型片式电感器还要小,是电感元件领域重点开发的产品。
1.绕线型
它的特点是电感量范围广(mh~h),电感量精度高,损耗小(即q大),容许电流大、制作工艺继承性强、简单、成本低等,但不足之处是在进一步小型化方面受到限制。陶瓷为芯的绕线型片电感器在这样高的频率能够保持稳定的电感量和相当高的q值,因而在高频回路中占据一席之地。
nlc型 适用于电源电路,额定电流可达300ma;nlv型为 高q值,环保(再造塑料),可与nl互换;nlfc 有磁屏,适用于电源线。
2.叠层型
它具有良好的磁屏蔽性、烧结密度高、机械强度好。不足之处是合格率低、成本高、电感量较小、q值低。
它与绕线片式电感器相比有诸多优点:尺寸小,有利于电路的小型化,磁路封闭,不会干扰周围的元器件,也不会受临近元器件的干扰,有利于元器件的高密度安装;一体化结构,可靠性高;耐热性、可焊性好;形状规整,适合于自动化表面安装生产。
3.薄膜片式
具有在微波频段保持高q、高精度、高稳定性和小体积的特性。其内电极集中于同一层面,磁场分布集中,能确保装贴后的器件参数变化不大,在100mhz以上呈现良好的频率特性。
4.编织型
特点是在1mhz下的单位体积电感量比其它片式电感器大、体积小、容易安装在基片上。用作功率处理的微型磁性元件。
上一篇:贴片式电容的作用
上一篇:什么是微调/预调电位器
热门点击
- 恒定磁场基础要点
- 时变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 如何测试光电开关的管脚和性能好坏
- 如何选用与代换电感器、变压器
- 如何测试光电开关的管脚和性能的好坏
- 检测集成电路时应注意的事项
- 万用表各挡量程选择及测量误差分析
- 晶振为何有三个脚和两个脚
- 片式电感器的发展史
- 74系列集成电路的分类及区别
推荐技术资料
- FU-19推挽功放制作
- FU-19是国产大功率发射双四极功率电二管,EPL20...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