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计算机技术

Windows打印服务器升级、迁移和互操作

发布时间:2007/8/15 0:00:00 访问次数:711

简介:Microsoft Windows 2000 引入了一个全新的 Microsoft Windows NT 操作系统版本。与 Windows NT 的以前版本相比,Windows 2000 在许多方面都进行了重大改动,打印子系统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即便这些改动所带来的好处在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得到了印证,但仍然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在升级和迁移到 Windows 2000 或 Windows Server 2003 之时,公司常常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混合了 Windows NT 4.0 以及 Windows 2000、Windows XP 或 Windows Server 2003 系列操作系统的环境中。


使用本地和远程(客户端和服务器)驱动程序功能和设置生成打印作业的网络打印更增加了互操作性方面的复杂性。由于这个原因,包含 Windows NT 4.0 以及 Windows 2000、Windows XP 或 Windows Server 2003 系列操作系统的环境中的网络打印会给各家公司带来一些难题。


本文旨在帮助解释存在于网络打印环境中的过程及环境条件,尤其当这些条件与 Windows NT 操作系统的混合版本相关时。另外,还讨论了可用于处理这些问题的各种方法。


一些由混合了 Windows NT 4.0 及更新的 Windows 版本的环境所引起的互操作性问题扎根于对打印机驱动程序结构模型所做的改动。本文分析了从内核模式到用户模式进程空间的迁移,以及 Microsoft 通用打印机驱动程序的升级。只有当驱动程序模式产生互操作性问题时,才会涉及与打印机硬件的设备局限性相关的其他问题。本文还探讨了设备字体支持如何影响处在 Windows NT 4.0 升级过渡期的客户。


请注意有关这方面的论述紧紧围绕各公司因升级数万台客户端以迁移到 Windows 2000 或更新版本所带来的挑战而要面对的过渡期,这一点很重要。混合或旧式客户端无法完全获得 Windows 2000 及更新版本的打印改进功能所带来的裨益。本文假设客户的目标是为了获得一个所有客户端和服务器都运行 Windows 2000 或更新版本的网络打印环境。


Windows 2000 和 Windows Server 2003 打印体系结构


认识 Windows 打印子系统对于确定因存在包含 Windows NT、Windows 2000 或 Windows Server 2003 系列操作系统的混合环境而引发的互操作性问题很有帮助。Windows 2000(及 Windows 的更新版本)的打印体系结构由一个后台打印程序和一组打印机驱动程序组成。通过调用与设备无关的 Win32 打印和图形设备接口 (GDI) 函数,应用程序可以创建打印作业并发送给各种设备,包括激光打印机、矢量绘图仪、光栅打印机和传真机。打印机驱动程序包括一个允许用户控制打印机的可选项的用户接口 (UI) 组件。


应用程序对 Win32 GDI 函数的调用会传递给 GDI 图形引擎,由该引擎将绘图指令作为增强型图元文件 (EMF) 进行后台处理,或者同打印机驱动程序一起提供可发送给后台打印程序的可打印的图像。后台打印程序组件会解析 EMF 文件,并能在数据流中插入页面布局信息和作业控制指令。后台打印程序随后会将数据流发送给目标打印机的 I/O 端口相关联的串行、并行或网络端口驱动程序。设备会解析作业(针对设备以打印机描述语言 (PDL) 进行了格式化),并输出打印好的文档。


后台打印程序和驱动程序组件被设计为可替代的,从而使硬件供应商可以轻松地对新的硬件增加支持。


Windows 2000 对打印机驱动程序所做的改动


打印机驱动程序是一种可将应用程序数据转化为打印设备可用以创建打印页的格式的软件。在 Windows NT 4.0 中,所有打印机驱动程序都以内核模式运行。这些驱动程序称为 Windows 打印环境中的第 2 版驱动程序。Windows 2000 及更新版本本质上支持用户模式驱动程序,同时还专门支持内核模式驱动程序以实现向后兼容。Microsoft 转而采用用户模式驱动程序(也称为第 3 版驱动程序)以实现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采用内核模式驱动程序,出现一个错误就会令整台服务器崩溃,而对于用户模式驱动程序,错误仅会影响运行驱动程序的进程——通常是后台打印程序。重新启动后台打印程序要比重启整个系统快得多。此外,当后台打印程序出现故障时,用户仍可运用服务器的其他服务。Windows Server 2003 默认对后台打印程序服务提供自动恢复功能。(服务控制管理器中的一项设置)


将打印机驱动程序从内核模式迁移到用户模式并不是 Windows 2000 所做的唯一改动,还引入了 Microsoft 通用打印机驱动程序 (Unidrv)。这一打印机驱动程序核心取代了 Windows NT 4.0 及更早版本中的光栅设备驱动程序 (RASDD) 接口。Unidrv 背后的概念是:不用独立硬件供应商 (IHVs) 编写整个驱动程序,就可使用 Unidrv 引擎的核心打印功能,并且只需通过运用微型驱动程序提供特定于设备的功能。微型驱动程序通常是一个自定义文件,或者可能是一个插件,可提供特殊的生成功能或自定义的 UI 选项。核心打印机控制语言 (PCL) 引擎 (Unidriv.dll) 和 PostScript 引擎 (PScript5.dll)

简介:Microsoft Windows 2000 引入了一个全新的 Microsoft Windows NT 操作系统版本。与 Windows NT 的以前版本相比,Windows 2000 在许多方面都进行了重大改动,打印子系统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即便这些改动所带来的好处在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得到了印证,但仍然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在升级和迁移到 Windows 2000 或 Windows Server 2003 之时,公司常常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混合了 Windows NT 4.0 以及 Windows 2000、Windows XP 或 Windows Server 2003 系列操作系统的环境中。


使用本地和远程(客户端和服务器)驱动程序功能和设置生成打印作业的网络打印更增加了互操作性方面的复杂性。由于这个原因,包含 Windows NT 4.0 以及 Windows 2000、Windows XP 或 Windows Server 2003 系列操作系统的环境中的网络打印会给各家公司带来一些难题。


本文旨在帮助解释存在于网络打印环境中的过程及环境条件,尤其当这些条件与 Windows NT 操作系统的混合版本相关时。另外,还讨论了可用于处理这些问题的各种方法。


一些由混合了 Windows NT 4.0 及更新的 Windows 版本的环境所引起的互操作性问题扎根于对打印机驱动程序结构模型所做的改动。本文分析了从内核模式到用户模式进程空间的迁移,以及 Microsoft 通用打印机驱动程序的升级。只有当驱动程序模式产生互操作性问题时,才会涉及与打印机硬件的设备局限性相关的其他问题。本文还探讨了设备字体支持如何影响处在 Windows NT 4.0 升级过渡期的客户。


请注意有关这方面的论述紧紧围绕各公司因升级数万台客户端以迁移到 Windows 2000 或更新版本所带来的挑战而要面对的过渡期,这一点很重要。混合或旧式客户端无法完全获得 Windows 2000 及更新版本的打印改进功能所带来的裨益。本文假设客户的目标是为了获得一个所有客户端和服务器都运行 Windows 2000 或更新版本的网络打印环境。


Windows 2000 和 Windows Server 2003 打印体系结构


认识 Windows 打印子系统对于确定因存在包含 Windows NT、Windows 2000 或 Windows Server 2003 系列操作系统的混合环境而引发的互操作性问题很有帮助。Windows 2000(及 Windows 的更新版本)的打印体系结构由一个后台打印程序和一组打印机驱动程序组成。通过调用与设备无关的 Win32 打印和图形设备接口 (GDI) 函数,应用程序可以创建打印作业并发送给各种设备,包括激光打印机、矢量绘图仪、光栅打印机和传真机。打印机驱动程序包括一个允许用户控制打印机的可选项的用户接口 (UI) 组件。


应用程序对 Win32 GDI 函数的调用会传递给 GDI 图形引擎,由该引擎将绘图指令作为增强型图元文件 (EMF) 进行后台处理,或者同打印机驱动程序一起提供可发送给后台打印程序的可打印的图像。后台打印程序组件会解析 EMF 文件,并能在数据流中插入页面布局信息和作业控制指令。后台打印程序随后会将数据流发送给目标打印机的 I/O 端口相关联的串行、并行或网络端口驱动程序。设备会解析作业(针对设备以打印机描述语言 (PDL) 进行了格式化),并输出打印好的文档。


后台打印程序和驱动程序组件被设计为可替代的,从而使硬件供应商可以轻松地对新的硬件增加支持。


Windows 2000 对打印机驱动程序所做的改动


打印机驱动程序是一种可将应用程序数据转化为打印设备可用以创建打印页的格式的软件。在 Windows NT 4.0 中,所有打印机驱动程序都以内核模式运行。这些驱动程序称为 Windows 打印环境中的第 2 版驱动程序。Windows 2000 及更新版本本质上支持用户模式驱动程序,同时还专门支持内核模式驱动程序以实现向后兼容。Microsoft 转而采用用户模式驱动程序(也称为第 3 版驱动程序)以实现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采用内核模式驱动程序,出现一个错误就会令整台服务器崩溃,而对于用户模式驱动程序,错误仅会影响运行驱动程序的进程——通常是后台打印程序。重新启动后台打印程序要比重启整个系统快得多。此外,当后台打印程序出现故障时,用户仍可运用服务器的其他服务。Windows Server 2003 默认对后台打印程序服务提供自动恢复功能。(服务控制管理器中的一项设置)


将打印机驱动程序从内核模式迁移到用户模式并不是 Windows 2000 所做的唯一改动,还引入了 Microsoft 通用打印机驱动程序 (Unidrv)。这一打印机驱动程序核心取代了 Windows NT 4.0 及更早版本中的光栅设备驱动程序 (RASDD) 接口。Unidrv 背后的概念是:不用独立硬件供应商 (IHVs) 编写整个驱动程序,就可使用 Unidrv 引擎的核心打印功能,并且只需通过运用微型驱动程序提供特定于设备的功能。微型驱动程序通常是一个自定义文件,或者可能是一个插件,可提供特殊的生成功能或自定义的 UI 选项。核心打印机控制语言 (PCL) 引擎 (Unidriv.dll) 和 PostScript 引擎 (PScript5.dll)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电源变压器制作
    铁心截面积S=34mm×60mm, &nbs...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