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接口电路

一种实现RS 422通信协议的接口电路

发布时间:2008/6/3 0:00:00 访问次数:2011

  目前通用的串行通信接口标准主要有rs 232,rs 422和rs 485,其中rs 232属于单端不平衡传输协议,传输距离短,抗干扰性差;rs 485与rs 422均为平衡通信接口,但rs 485他只有一对双绞线,工作于半双工模式。rs 422属于一种平衡通信接口,采用全双工通信模式,传输速率高达10 mb/s,传输距离长2 000 m,并允许在一条平衡总线上连接最多10个接收器[1]。由于该类电路的优异性能,rs 422接口芯片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仪器、仪表、多媒体网络、机电一体化产品等诸多领域。

1 系统概述

  rs 422通信接口芯片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含数据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接收模块主要是将通信总线差分电压转换成数字量送给主机,发送模块主要是将主机发送的数字量转换成差分电压输出。din是ttl/cmos信号输入端口,tx1,tx2为相应的差分信号输出端。rx1,rx2为差分信号输入端口,dout为ttl/cmos电平输出口。en为使能输入端,通过使能模块控制整个芯片的工作与否。此外还含有温控模块,在高温下关断芯片,起到过热保护的作用。

2 电路设计

  根据rs 422通信规范的描述,数据发送端使用2根信号线发送同一信号(2根线的极性相反),在接收端对这两根线上的电压信号相减得到实际信号。逻辑"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 v)表示,逻辑"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 v)表示。

  因此,发送器的目的就是要接收ttl/cmos信号并把他转换为一对符合要求的差分信号,而接收器则与之相反。

2.1发送器电路的设计

  发送器电路的设计有2种方法,一种不限摆率,发送数据速度可达10 mb/s,但受信号在传输线上的反射(re-flection)、电磁干扰(electron magnet interference)的影响,传输距离较短;另一种采取限摆率技术,通过降低数据传送速度达到长距离传输的目的[2]。本文采取第一种方法。

  在cmos工艺下,这种电路很容易实现,关键是选择具有合适尺寸的电路使其符合输出电流及功率要求。如图2所示为本文设计的电路图,电路要求是输出电平同ttl电平的兼容,所以输功率管采用的都是nmos管。

  din为数据输入端,en为使能端,en为高电平时电路工作。当din为高时,n0及n3导通而n1,n2截止,t×1输出高电平而t×2输出低电平。反之,若din为低时,n0及n3截止而n1,n2导通。这样,逻辑控制电路便将标准的ttl/cmos信号分为2路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差分信号t×1和t×2。为提供合适的驱动电流,输出管采用较大的尺寸。


2.2接收器电路设计

  接收电路接收rs 422的标准差分信号并将其转化为cmos/ttl电平,其核心电路为一比较器[3],主要功能是完成差分信号r×1,r×2的比较,若r×1>r×2,则输出高电平1,若r×1<r×2,则输出低电平0。

  p14~p16与n14,n15构成启动电路,p12,p13与n12,n13,r0构成偏置电路,p0~p6与。n0~n5为比较电路,该比较器利用内部正反馈实现迟滞电压控制[4],以防止受噪声干扰造成输出端的频繁跳变。迟滞电压可通过调节n0,n1,n2,n3的宽长比来实现。以n1,n2支路为例,阐述阈值电压的推导:当r×1为高,r×2为低时,p1及n1,n2支路导通:r×2不断降低,与r×1差值达到vtrp输出跳变:

  本文选择100 mv的迟滞电压,有效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由比较器输出的电压,经过施密特触发器及反相器整形后,成为标准的方波信号输出。

2.3过温保护电路的设计

  电路中使用与发送电路中结构相同的迟滞比较器,设置了95℃和135℃两个温度跳转点,消除了热振荡现象。

  温度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n5,n6,p2,p3,p4, q3,q4及r4,r3,r1构成基准发生电路,y为基准电压输出点。由于共源共栅器件的作用,n5,n6源端电位近似相等.

  通过调节r2与r1的比值使基准电压具有零温度系数,调节r4的值使输出合适的基准电压值。

  x点电压大约为3vbe,由于vbe是一个具有负温度系数的量,因此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常温时,x点电位高于y点电位,out端输出高电平,芯片正常工作。当温度上升至135℃时,x点电位低于y点电位,比较器输出低电平,芯片关断。当芯片温度再次下降,低到95℃时,比较器再次翻转,芯片恢复正常工作。

3 仿真结果

3.1发送电路的仿真

  波形从上至下依次为:使能信号en、输入波形、tx1、tx2、负载电阻电流。从图5中可以看出,发送器电路能够将一路cmos信号转换为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差分信号。在带100 ω负载时,输出高电平为3 v,低电平0.3 v,负载电流27 ma,延迟9 ns上升时间4 ns,下降时间5 ns。使能信号en为低时,电路不工作。

3.2接收电路的仿真

  接收电路的仿真情况,他能够将差分信号转换为标准cmos电平,延迟大约为2 ns,上升约为0.5 ns,下降时间约为1 ns,迟滞电压约为1 00 mv。

3.3过温保护模块的仿真

  对温度保护电路在0~140

  目前通用的串行通信接口标准主要有rs 232,rs 422和rs 485,其中rs 232属于单端不平衡传输协议,传输距离短,抗干扰性差;rs 485与rs 422均为平衡通信接口,但rs 485他只有一对双绞线,工作于半双工模式。rs 422属于一种平衡通信接口,采用全双工通信模式,传输速率高达10 mb/s,传输距离长2 000 m,并允许在一条平衡总线上连接最多10个接收器[1]。由于该类电路的优异性能,rs 422接口芯片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仪器、仪表、多媒体网络、机电一体化产品等诸多领域。

1 系统概述

  rs 422通信接口芯片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含数据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接收模块主要是将通信总线差分电压转换成数字量送给主机,发送模块主要是将主机发送的数字量转换成差分电压输出。din是ttl/cmos信号输入端口,tx1,tx2为相应的差分信号输出端。rx1,rx2为差分信号输入端口,dout为ttl/cmos电平输出口。en为使能输入端,通过使能模块控制整个芯片的工作与否。此外还含有温控模块,在高温下关断芯片,起到过热保护的作用。

2 电路设计

  根据rs 422通信规范的描述,数据发送端使用2根信号线发送同一信号(2根线的极性相反),在接收端对这两根线上的电压信号相减得到实际信号。逻辑"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 v)表示,逻辑"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 v)表示。

  因此,发送器的目的就是要接收ttl/cmos信号并把他转换为一对符合要求的差分信号,而接收器则与之相反。

2.1发送器电路的设计

  发送器电路的设计有2种方法,一种不限摆率,发送数据速度可达10 mb/s,但受信号在传输线上的反射(re-flection)、电磁干扰(electron magnet interference)的影响,传输距离较短;另一种采取限摆率技术,通过降低数据传送速度达到长距离传输的目的[2]。本文采取第一种方法。

  在cmos工艺下,这种电路很容易实现,关键是选择具有合适尺寸的电路使其符合输出电流及功率要求。如图2所示为本文设计的电路图,电路要求是输出电平同ttl电平的兼容,所以输功率管采用的都是nmos管。

  din为数据输入端,en为使能端,en为高电平时电路工作。当din为高时,n0及n3导通而n1,n2截止,t×1输出高电平而t×2输出低电平。反之,若din为低时,n0及n3截止而n1,n2导通。这样,逻辑控制电路便将标准的ttl/cmos信号分为2路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差分信号t×1和t×2。为提供合适的驱动电流,输出管采用较大的尺寸。


2.2接收器电路设计

  接收电路接收rs 422的标准差分信号并将其转化为cmos/ttl电平,其核心电路为一比较器[3],主要功能是完成差分信号r×1,r×2的比较,若r×1>r×2,则输出高电平1,若r×1<r×2,则输出低电平0。

  p14~p16与n14,n15构成启动电路,p12,p13与n12,n13,r0构成偏置电路,p0~p6与。n0~n5为比较电路,该比较器利用内部正反馈实现迟滞电压控制[4],以防止受噪声干扰造成输出端的频繁跳变。迟滞电压可通过调节n0,n1,n2,n3的宽长比来实现。以n1,n2支路为例,阐述阈值电压的推导:当r×1为高,r×2为低时,p1及n1,n2支路导通:r×2不断降低,与r×1差值达到vtrp输出跳变:

  本文选择100 mv的迟滞电压,有效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由比较器输出的电压,经过施密特触发器及反相器整形后,成为标准的方波信号输出。

2.3过温保护电路的设计

  电路中使用与发送电路中结构相同的迟滞比较器,设置了95℃和135℃两个温度跳转点,消除了热振荡现象。

  温度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n5,n6,p2,p3,p4, q3,q4及r4,r3,r1构成基准发生电路,y为基准电压输出点。由于共源共栅器件的作用,n5,n6源端电位近似相等.

  通过调节r2与r1的比值使基准电压具有零温度系数,调节r4的值使输出合适的基准电压值。

  x点电压大约为3vbe,由于vbe是一个具有负温度系数的量,因此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常温时,x点电位高于y点电位,out端输出高电平,芯片正常工作。当温度上升至135℃时,x点电位低于y点电位,比较器输出低电平,芯片关断。当芯片温度再次下降,低到95℃时,比较器再次翻转,芯片恢复正常工作。

3 仿真结果

3.1发送电路的仿真

  波形从上至下依次为:使能信号en、输入波形、tx1、tx2、负载电阻电流。从图5中可以看出,发送器电路能够将一路cmos信号转换为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差分信号。在带100 ω负载时,输出高电平为3 v,低电平0.3 v,负载电流27 ma,延迟9 ns上升时间4 ns,下降时间5 ns。使能信号en为低时,电路不工作。

3.2接收电路的仿真

  接收电路的仿真情况,他能够将差分信号转换为标准cmos电平,延迟大约为2 ns,上升约为0.5 ns,下降时间约为1 ns,迟滞电压约为1 00 mv。

3.3过温保护模块的仿真

  对温度保护电路在0~140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耳机放大器
    为了在听音乐时不影响家人,我萌生了做一台耳机放大器的想...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