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控制技术

国内外电站DCS系统的现状和发展

发布时间:2008/6/3 0:00:00 访问次数:1463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电站dcs控制系统的发展状况、各品牌dcs的系统架构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并且参照三菱重工等跨国企业集团的发展模式阐述了国内大型电站设备制造商发展自己独立控制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概述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其它行业的技术进步迫切要求信息化在工业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需要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因此工业自动化技术得以很快发展,利用工业自动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产业结构,提高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是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水平在不断提高;从单机控制发展到分布式控制系统(dcs),随着可编程控制器(plc)性能不断完善,在dcs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期又发展了新的全开放、全分散、可操作的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已开始应用于dcs的过程控制层。

  我们为了让企业更快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产品和发展趋势,以便企业更好地去应用分布式控制系统,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dcs尽管各有特色,其结构却大同小异,如图1所示,从下到上分为过程控制层、过程监控层、生产管理层和决策管理层。



            图1

通过dcs在企业的应用,使资源能充分利用,能耗大大下降,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从而使企业的竞争力有大大提升,也就达到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目的。随着企业大量的广泛应用dcs,也实现了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

世界各国主要制造商已将dcs形成功能齐全、配置灵活的系列产品。分析各制造商其系统结构和功能可归纳以下五个特点:

(1)硬件积木化

(2)软件模块化

(3)控制组态化

(4)通信网络化

(5)高可靠性

二、市场预测

国际著名arc咨询机构于2003年发布了世界dcs市场预测报告。该报告预测世界dcs市场从2002年至2007年将保持年增长率2.5%,市场销售额从2003年的91亿美元将增长到2007年的103亿美元。世界dcs的增长速度之所以不高,主要原因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减慢所造成。

arc咨询机构又在一篇题为“分布式控制系统在中国的前景”的研究报告中指出,2003年,中国dcs市场的规模为45亿元,到2008年将增加到90亿元,如图2所示。也就是说中国dcs市场的年增长率预计将维持在15.1%。



            图2

  又据国内调查机构的报告,到2001年电站应用dcs的数量已经超过石化和化工成为dcs最大的用户,每年占据这个市场总额的34.9%(不含核电和热电系统),如图3所示。由于dcs作为与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结合最紧密的系统,他的生命周期取决于电子设备的制造寿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目前在运行的电站dcs设备平均寿命为6-8年,而电站设备平均设计寿命为30-40年,由此判断这个市场仅更新改造一项就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3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在新建项目和旧厂改造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形成了较大的市场,因此全球的dcs厂商几乎都来到中国,加速了这个领域的竞争。
  arc同时指出,在中国,dcs在能源方面的应用将继续占很大比重,dcs厂商在中国的商机在增加。然而目前他们也面临许多挑战,全球的dcs厂商首先面临中国厂商的竞争。为了降低成本,这些国外厂商带来了开放的标准体系以及通用的控制器件,这使得国内的dcs厂商能够跳过控制技术的发展初期阶段,直接采用成熟的和开放的技术,通过本地化、专业化和产业化以更强的服务能力、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参与到dcs的竞争之中。
  尽管目前国内和国外厂商针对的dcs市场界线还比较分明,但这并不是绝对的,随着国内技术的发展、人才的培养、经验的积累这个界线势必然变得模糊和淡化,国内厂家在dcs领域的潜质将进一步得到发挥。正是国内这种需求和对dcs设备更加专业化的分工,使国内厂商感到有信心也有能力开拓这个领域。

三、国内外主要制造商

目前世界上主要制造商有foxboro(美)、siemens(德)、abb(瑞士)、emerson(美)、hitach(日)、leeds & northrmp(美)、honewell(美)、hartmann & braun(德)、yokogawa(日)、等。

在国内dcs厂家中,最大的供货商依次为:浙大中控、合利时、上海新华、上仪、四联、威盛等。<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电站dcs控制系统的发展状况、各品牌dcs的系统架构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并且参照三菱重工等跨国企业集团的发展模式阐述了国内大型电站设备制造商发展自己独立控制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概述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其它行业的技术进步迫切要求信息化在工业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需要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因此工业自动化技术得以很快发展,利用工业自动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产业结构,提高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是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水平在不断提高;从单机控制发展到分布式控制系统(dcs),随着可编程控制器(plc)性能不断完善,在dcs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期又发展了新的全开放、全分散、可操作的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已开始应用于dcs的过程控制层。

  我们为了让企业更快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产品和发展趋势,以便企业更好地去应用分布式控制系统,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dcs尽管各有特色,其结构却大同小异,如图1所示,从下到上分为过程控制层、过程监控层、生产管理层和决策管理层。



            图1

通过dcs在企业的应用,使资源能充分利用,能耗大大下降,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从而使企业的竞争力有大大提升,也就达到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目的。随着企业大量的广泛应用dcs,也实现了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

世界各国主要制造商已将dcs形成功能齐全、配置灵活的系列产品。分析各制造商其系统结构和功能可归纳以下五个特点:

(1)硬件积木化

(2)软件模块化

(3)控制组态化

(4)通信网络化

(5)高可靠性

二、市场预测

国际著名arc咨询机构于2003年发布了世界dcs市场预测报告。该报告预测世界dcs市场从2002年至2007年将保持年增长率2.5%,市场销售额从2003年的91亿美元将增长到2007年的103亿美元。世界dcs的增长速度之所以不高,主要原因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减慢所造成。

arc咨询机构又在一篇题为“分布式控制系统在中国的前景”的研究报告中指出,2003年,中国dcs市场的规模为45亿元,到2008年将增加到90亿元,如图2所示。也就是说中国dcs市场的年增长率预计将维持在15.1%。



            图2

  又据国内调查机构的报告,到2001年电站应用dcs的数量已经超过石化和化工成为dcs最大的用户,每年占据这个市场总额的34.9%(不含核电和热电系统),如图3所示。由于dcs作为与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结合最紧密的系统,他的生命周期取决于电子设备的制造寿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目前在运行的电站dcs设备平均寿命为6-8年,而电站设备平均设计寿命为30-40年,由此判断这个市场仅更新改造一项就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3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在新建项目和旧厂改造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形成了较大的市场,因此全球的dcs厂商几乎都来到中国,加速了这个领域的竞争。
  arc同时指出,在中国,dcs在能源方面的应用将继续占很大比重,dcs厂商在中国的商机在增加。然而目前他们也面临许多挑战,全球的dcs厂商首先面临中国厂商的竞争。为了降低成本,这些国外厂商带来了开放的标准体系以及通用的控制器件,这使得国内的dcs厂商能够跳过控制技术的发展初期阶段,直接采用成熟的和开放的技术,通过本地化、专业化和产业化以更强的服务能力、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参与到dcs的竞争之中。
  尽管目前国内和国外厂商针对的dcs市场界线还比较分明,但这并不是绝对的,随着国内技术的发展、人才的培养、经验的积累这个界线势必然变得模糊和淡化,国内厂家在dcs领域的潜质将进一步得到发挥。正是国内这种需求和对dcs设备更加专业化的分工,使国内厂商感到有信心也有能力开拓这个领域。

三、国内外主要制造商

目前世界上主要制造商有foxboro(美)、siemens(德)、abb(瑞士)、emerson(美)、hitach(日)、leeds & northrmp(美)、honewell(美)、hartmann & braun(德)、yokogawa(日)、等。

在国内dcs厂家中,最大的供货商依次为:浙大中控、合利时、上海新华、上仪、四联、威盛等。<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自制经典的1875功放
    平时我也经常逛一些音响DIY论坛,发现有很多人喜欢LM...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