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K信息解码的电话网数据通信
发布时间:2008/5/29 0:00:00 访问次数:845
摘要:介绍fsk信息解码的基本原理和数据传输格式,利用fsk解码芯片(sm8220p)与单片机的接口,实现电话fsk信息的数据传输;给出采用电话fsk信息进行数据通信 的相关电路图、程序流程图和fsk信息接收的汇编源代码。
关键词:单片机 电话主叫信息识别 fsk 数据通信
电话主叫识别信息发送及接收(俗称来电显示),简称cid(calling identify delivery),是电信局向被叫电话用户提供的一种服务项目,是指在被叫用户终端设备上显示主叫电话号码、主叫用户姓名、呼叫日期和时间等主叫识别信息并进行存储,以供用户查阅的服务项目。被叫用户根据显示的主叫识别信息而决定是否接听电话,可以避开一些不愿接听或不友好的电话。利用这个功能可以进行fsk信息解码的电话网数据通信,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1 电话主叫识别原理和传送协议
实现电话主叫信息识别业务的基本方法是,发端程序交换机将主叫电话号码等信息通过局间指令系统传磅给终端交换机,终端交换机再将主叫识别信息以移频键控fsk(frequency-shift keying)或双音多频dtmf(dualtonemulti-frequency)方式,在第一次振铃或第二次振铃间隔期前传送给被叫用户终端设备。我国的通信行业标准明确规定,统一采用fsk方式提供主叫电话来显示服务。在一次呼叫中,若被叫用户申请了cid业务,则电信局的终端交换机就会向该被叫用户传送主叫识别信息数据。传送流程与时序如图1所示。
其中a、b、c、d、e为数据传送时的状态持续时间,各段时间值如表1所列。在数据传送前或传送过程中,如果用户摘机,则传送停止,但呼叫处理正常进行。
表1 cid信号传送各段时间值
符 号 | 时 间 值 | 说 明 |
ta | 1s | 第一次铃流信号 |
tb | 0.5s<tb<1.5s | 第一次振铃结束与数据传送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 |
tc | ≤2.9s | 传送数据的时间,包括信道占用信号和标志信号 |
td | ≥200ms | 数据传送结束与第二次振铃开始的时间间隔 |
te | 1s | 第二次铃流信号 |
tb+c+d | ≤3.6s | 各时段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
2 主叫识别信息数据格式
fsk主叫识别信息数据的传输格式有两种:单数据消息格式sdmf(single data message format)和复合数据消息格式mdmf(multiple data message format)。前者的结构简单,可容纳的信息内容较少,如主叫号码、日期和时间;后者的结构比较复杂,可容纳的信息长度较长,除单数据格式内容以外还可以主叫用户的姓名等。本文主要介绍fsk主叫信息数据格式的接收。
单数据消息格式由消息头和消息体组合,消息头由消息类型和消息长度组成,它们均为8位字。消息类型的值来识别消息的特征;消息长度指明后面所
摘要:介绍fsk信息解码的基本原理和数据传输格式,利用fsk解码芯片(sm8220p)与单片机的接口,实现电话fsk信息的数据传输;给出采用电话fsk信息进行数据通信 的相关电路图、程序流程图和fsk信息接收的汇编源代码。
关键词:单片机 电话主叫信息识别 fsk 数据通信
电话主叫识别信息发送及接收(俗称来电显示),简称cid(calling identify delivery),是电信局向被叫电话用户提供的一种服务项目,是指在被叫用户终端设备上显示主叫电话号码、主叫用户姓名、呼叫日期和时间等主叫识别信息并进行存储,以供用户查阅的服务项目。被叫用户根据显示的主叫识别信息而决定是否接听电话,可以避开一些不愿接听或不友好的电话。利用这个功能可以进行fsk信息解码的电话网数据通信,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1 电话主叫识别原理和传送协议
实现电话主叫信息识别业务的基本方法是,发端程序交换机将主叫电话号码等信息通过局间指令系统传磅给终端交换机,终端交换机再将主叫识别信息以移频键控fsk(frequency-shift keying)或双音多频dtmf(dualtonemulti-frequency)方式,在第一次振铃或第二次振铃间隔期前传送给被叫用户终端设备。我国的通信行业标准明确规定,统一采用fsk方式提供主叫电话来显示服务。在一次呼叫中,若被叫用户申请了cid业务,则电信局的终端交换机就会向该被叫用户传送主叫识别信息数据。传送流程与时序如图1所示。
其中a、b、c、d、e为数据传送时的状态持续时间,各段时间值如表1所列。在数据传送前或传送过程中,如果用户摘机,则传送停止,但呼叫处理正常进行。
表1 cid信号传送各段时间值
符 号 | 时 间 值 | 说 明 |
ta | 1s | 第一次铃流信号 |
tb | 0.5s<tb<1.5s | 第一次振铃结束与数据传送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 |
tc | ≤2.9s | 传送数据的时间,包括信道占用信号和标志信号 |
td | ≥200ms | 数据传送结束与第二次振铃开始的时间间隔 |
te | 1s | 第二次铃流信号 |
tb+c+d | ≤3.6s | 各时段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
2 主叫识别信息数据格式
fsk主叫识别信息数据的传输格式有两种:单数据消息格式sdmf(single data message format)和复合数据消息格式mdmf(multiple data message format)。前者的结构简单,可容纳的信息内容较少,如主叫号码、日期和时间;后者的结构比较复杂,可容纳的信息长度较长,除单数据格式内容以外还可以主叫用户的姓名等。本文主要介绍fsk主叫信息数据格式的接收。
单数据消息格式由消息头和消息体组合,消息头由消息类型和消息长度组成,它们均为8位字。消息类型的值来识别消息的特征;消息长度指明后面所
上一篇:基于E5122的家庭网络控制系统
上一篇:电力载波芯片ST7538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