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IPv6实施的关键问题及在CDMA网络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08/5/29 0:00:00 访问次数:396
摘要 ipv4的nat缺陷、缺乏固定地址限制了cdma网络中移动ip业务的发展,cdma移动网络向ipv6承载过渡是必然趋势。本文探讨了移动ipv6在cdma网络中的应用,着重分析了cdma网络中应用移动ipv6所面临的服务质量、安全、认证、dns自动发现、演进等问题,并对现有cdma网络实体的改动加以阐述。
关键词 码分多址 移动ipv6 服务质量 多媒体域
1、前言
cdma网络的部署不仅为用户提供了高速的无线连接,也为用户接入到互联网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接入手段。为在cdma2000网络中向用户提供高速的分组数据业务,3gpp2的无线网络参考模型中引入了分组域功能实体,并定义了基于ip技术的网络接口。从业务实现上来讲,分组数据业务又可以分为简单ip和移动ip(mip)两大类型。其中,简单ip业务是cdma2000网络中最基本的分组数据业务模式,类似于我们所熟悉的拨号业务。移动ip业务则为移动数据用户提供了更加完善的移动性支持,移动数据用户可以在无线网络内获得无缝服务,与之对应的分组域技术也有所不同。
由于ipv4地址空间不足,限制了网络和用户数目的发展。采用nat技术虽然解决了地址不足问题,但破坏了网络端到端的特性,缺少固定地址、永远在线机制,限制了移动ip、ip电话、push业务的发展。ipv6的采用,不仅满足了未来移动设备对ip地址空间的需求,也让移动终端更易于配置管理(自动配置);而用户对基于ip的应用业务的使用也更为安全方便。cdma移动网络向ipv6承载过渡是必然趋势,基于此,本文探讨移动ipv6在cdma网络中的应用事宜。
2、移动ipv6实施的关键问题及目前的解决思路
2.1 移动ipv6服务质量问题
当移动节点改变网络连接点时,数据包经过的中间网络域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在这些网络域中需要提供适当的服务质量支持,这样运行在移动节点上的对服务质量敏感的应用程序才能保持可用的服务等级。
2.1.1 基于rsvp的移动ipv6服务质量体系
基于rsvp(资源预留协议)的移动ipv6服务质量体系提出了一套移动网络中的信令协议,当移动主机从一个子网移动到另一个子网时,允许移动主机在当前位置的路径上建立和维持预留资源。
移动ipv6对qos的支持主要表现在流标记(flow label)域,流标记是按位产生的伪随机数,在一定的时间内,源端不能重用流标记。流标记为0指示这个包不属于任何流。普通的移动ipv6与rsvp结合,在标识流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移动节点的家乡地址来标识流的源端或者目的端;另一种方式是用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coa)来标识流的源端或者目的端。但不论是哪种方式,都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使用移动节点的家乡地址来标识流,则可能会出现包分类的不匹配问题,预留路径上中间路由器的包分类将可能是基于移动节点的家乡地址而不是基于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因此该种方法是不可行的。如果用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来标识流,当移动节点移动到另一个子网时,携带了新的转交地址的path消息与resv消息将会触发预留路径上的路由器进行新的资源预留,而不是重用原来的资源预留,即使新路径只是在旧路径基础上的简单更改。因此,无论移动节点作为源端或目的端,都必须在切换后的新路径上重新进行资源预留,不能实现流透明。
针对移动ipv6 qos模型的不足,通过对移动ipv6和rsvp进行扩展,出现了一些改进的移动ipv6 qos模型。其中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charles qi shen提出的“流透明的移动ipv6 qos模型”,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xiaoming fu提出的“移动ipv6基于条件的qos切换模型”等。
charles qi shen的方法为了实现流透明,把移动节点发出的包的“家乡地址选项”的存放位置由目的地选项头标改为中继点选项头标(hop-by-hop option header),需要路径上所有的中间路由器都对每个包的中继点选项头标进行检查,当路径经过的路由器非常多时代价很大,因此这种移动ipv6 qos模型没有可扩展性。
xiaoming fu的方法采用了基于层次化管理的qos条件切换机制,减少了域内切换时的信令的数目,但只是提出了一种框架,并没有具体的qos处理机制,而且没有考虑流透明。
2.1.2 基于区分服务的移动ipv6服务质量体系
基于区分服务的移动ipv6服务质量体系中,每个管理域中至少有一个全局服务器,称为全局服务质量代理(gqa),在控制面上;有几个归属节点作为归属服务质量代理(lqa),在传输面上。gqa和lqa之间的通信采用cops(common open policy service)。由于在中心服务器上保留全局信息,并且将控制和数据传输分开,因此用于移动环境时非常灵活,易于添加新的服务,并且更加有效。该结构还考虑了集成移动ipv6和区分服务的其它问题,如移动环境下的网络资源提供、缺
摘要 ipv4的nat缺陷、缺乏固定地址限制了cdma网络中移动ip业务的发展,cdma移动网络向ipv6承载过渡是必然趋势。本文探讨了移动ipv6在cdma网络中的应用,着重分析了cdma网络中应用移动ipv6所面临的服务质量、安全、认证、dns自动发现、演进等问题,并对现有cdma网络实体的改动加以阐述。
关键词 码分多址 移动ipv6 服务质量 多媒体域
1、前言
cdma网络的部署不仅为用户提供了高速的无线连接,也为用户接入到互联网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接入手段。为在cdma2000网络中向用户提供高速的分组数据业务,3gpp2的无线网络参考模型中引入了分组域功能实体,并定义了基于ip技术的网络接口。从业务实现上来讲,分组数据业务又可以分为简单ip和移动ip(mip)两大类型。其中,简单ip业务是cdma2000网络中最基本的分组数据业务模式,类似于我们所熟悉的拨号业务。移动ip业务则为移动数据用户提供了更加完善的移动性支持,移动数据用户可以在无线网络内获得无缝服务,与之对应的分组域技术也有所不同。
由于ipv4地址空间不足,限制了网络和用户数目的发展。采用nat技术虽然解决了地址不足问题,但破坏了网络端到端的特性,缺少固定地址、永远在线机制,限制了移动ip、ip电话、push业务的发展。ipv6的采用,不仅满足了未来移动设备对ip地址空间的需求,也让移动终端更易于配置管理(自动配置);而用户对基于ip的应用业务的使用也更为安全方便。cdma移动网络向ipv6承载过渡是必然趋势,基于此,本文探讨移动ipv6在cdma网络中的应用事宜。
2、移动ipv6实施的关键问题及目前的解决思路
2.1 移动ipv6服务质量问题
当移动节点改变网络连接点时,数据包经过的中间网络域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在这些网络域中需要提供适当的服务质量支持,这样运行在移动节点上的对服务质量敏感的应用程序才能保持可用的服务等级。
2.1.1 基于rsvp的移动ipv6服务质量体系
基于rsvp(资源预留协议)的移动ipv6服务质量体系提出了一套移动网络中的信令协议,当移动主机从一个子网移动到另一个子网时,允许移动主机在当前位置的路径上建立和维持预留资源。
移动ipv6对qos的支持主要表现在流标记(flow label)域,流标记是按位产生的伪随机数,在一定的时间内,源端不能重用流标记。流标记为0指示这个包不属于任何流。普通的移动ipv6与rsvp结合,在标识流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移动节点的家乡地址来标识流的源端或者目的端;另一种方式是用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coa)来标识流的源端或者目的端。但不论是哪种方式,都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使用移动节点的家乡地址来标识流,则可能会出现包分类的不匹配问题,预留路径上中间路由器的包分类将可能是基于移动节点的家乡地址而不是基于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因此该种方法是不可行的。如果用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来标识流,当移动节点移动到另一个子网时,携带了新的转交地址的path消息与resv消息将会触发预留路径上的路由器进行新的资源预留,而不是重用原来的资源预留,即使新路径只是在旧路径基础上的简单更改。因此,无论移动节点作为源端或目的端,都必须在切换后的新路径上重新进行资源预留,不能实现流透明。
针对移动ipv6 qos模型的不足,通过对移动ipv6和rsvp进行扩展,出现了一些改进的移动ipv6 qos模型。其中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charles qi shen提出的“流透明的移动ipv6 qos模型”,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xiaoming fu提出的“移动ipv6基于条件的qos切换模型”等。
charles qi shen的方法为了实现流透明,把移动节点发出的包的“家乡地址选项”的存放位置由目的地选项头标改为中继点选项头标(hop-by-hop option header),需要路径上所有的中间路由器都对每个包的中继点选项头标进行检查,当路径经过的路由器非常多时代价很大,因此这种移动ipv6 qos模型没有可扩展性。
xiaoming fu的方法采用了基于层次化管理的qos条件切换机制,减少了域内切换时的信令的数目,但只是提出了一种框架,并没有具体的qos处理机制,而且没有考虑流透明。
2.1.2 基于区分服务的移动ipv6服务质量体系
基于区分服务的移动ipv6服务质量体系中,每个管理域中至少有一个全局服务器,称为全局服务质量代理(gqa),在控制面上;有几个归属节点作为归属服务质量代理(lqa),在传输面上。gqa和lqa之间的通信采用cops(common open policy service)。由于在中心服务器上保留全局信息,并且将控制和数据传输分开,因此用于移动环境时非常灵活,易于添加新的服务,并且更加有效。该结构还考虑了集成移动ipv6和区分服务的其它问题,如移动环境下的网络资源提供、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