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显示光电

未来的芯片降温技术:“纳米闪电”高效散热

发布时间:2007/8/23 0:00:00 访问次数:690

最近,美国普度大学的机械工程师就在开发一套可用于计算机芯片降温的新技术。可以说,这种被称为“纳米闪电”(nano-lightning)的技术兼顾了液体降温和气体降温的双重优势。使用气体进行降温却能达到液体降温的效果—每平方厘米40瓦。

    新技术的原理是,在芯片上安装着非常靠近的电极,当给电极两端加上电压时,阴极就释放出电子向阳极移动,类似于大气中的电离云团,电荷不均匀最终引发了类似闪电的现象,不过并没有可见的火花,电子与周围的空气发生反应,使气体被电离,产生阳离子。气体分子被电离时可以产生一种微小的气流,就像电压超过1万伏特时电极间可以产生电晕风(coronawind)现象一样,利用这种气流便可以给CPU有效降温。普度大学的研究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半导体研究公司和普度研究基金的共同支持。研究人员正在为这种气流降温装置申请专利。研究小组成员斯彻利兹和辛格哈尔还成立了Thorrn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来促使这一技术早日商业化。

    据介绍,试验中在不到100伏特的电压下电极间就产生了闪电。研究人员解释说,之所以可以在小电压的条件下获得电离效果,是因为产生的是纳米尺度的微小闪电,作为阴极的碳纳米管的末端非常细,只有5纳米宽,并且它与相对的电极间距离也仅有10微米,是人类头发直径的1/10。

    按此原理设计的冷却装置将由两部分组成,“离子产生区”负责释放电子,阳极所在的“抽运区”负责降温,从而达到理想的冷却效果。

最近,美国普度大学的机械工程师就在开发一套可用于计算机芯片降温的新技术。可以说,这种被称为“纳米闪电”(nano-lightning)的技术兼顾了液体降温和气体降温的双重优势。使用气体进行降温却能达到液体降温的效果—每平方厘米40瓦。

    新技术的原理是,在芯片上安装着非常靠近的电极,当给电极两端加上电压时,阴极就释放出电子向阳极移动,类似于大气中的电离云团,电荷不均匀最终引发了类似闪电的现象,不过并没有可见的火花,电子与周围的空气发生反应,使气体被电离,产生阳离子。气体分子被电离时可以产生一种微小的气流,就像电压超过1万伏特时电极间可以产生电晕风(coronawind)现象一样,利用这种气流便可以给CPU有效降温。普度大学的研究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半导体研究公司和普度研究基金的共同支持。研究人员正在为这种气流降温装置申请专利。研究小组成员斯彻利兹和辛格哈尔还成立了Thorrn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来促使这一技术早日商业化。

    据介绍,试验中在不到100伏特的电压下电极间就产生了闪电。研究人员解释说,之所以可以在小电压的条件下获得电离效果,是因为产生的是纳米尺度的微小闪电,作为阴极的碳纳米管的末端非常细,只有5纳米宽,并且它与相对的电极间距离也仅有10微米,是人类头发直径的1/10。

    按此原理设计的冷却装置将由两部分组成,“离子产生区”负责释放电子,阳极所在的“抽运区”负责降温,从而达到理想的冷却效果。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按钮与灯的互动实例
    现在赶快去看看这个目录卞有什么。FGA15N120AN...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