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电源技术

超低工作电压充电泵S-882Z系列

发布时间:2008/5/28 0:00:00 访问次数:682

携式产品为了减轻重量及缩小体积,在设计上尽量减少电池的数量。若便携式电路工作电压高于电池电压时,往往采用升压式充电泵或升压式dc/dc转换器。传统的充电泵的最低输入电压在0.9~1.0v之间,升压式dc/dc转换器的最低输入电压为1.0v左右(启动电压为0.6~0.7v)。所以便携式一般采用1~2节镍铬、镍氢电池或1节锂离子电池供电。


如果输入电压降到0.6v以下,则传统的充电泵或dc/dc转换器内部的电路(如振荡器、误差放大器、逻辑控制电路、电子开关等)不能正常工作,用传统的升压器件无法解决用0.6v以下的输入电压达到升压的目的。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sii)最近采用了完全耗尽型soi技术(silicon on insulator),开发出与传统充电泵不同的超低工作电压的新型充电泵,能在 0.3~0.35v输入电压下工作。它与升压式dc/dc转换器配合,解决了0.3~0.35v输入电压的升压,给微弱电压的能源创造了一个有效利用的条件。


本文介绍给该新型超低工作电压充电泵s-882z系列及与升压式dc/dc配合的升压应用电路。


特点与用途


s-882z系列按放电开始电压大小有4个品种:分别为1.8v、2.0v、2.2v及2.4v,在型号后缀中用18、20、22及24来区分。例如,s-882z20是放电开始电压为2.0v的充电泵。该系列主要特点:输入电压vin范围:在ta=-30~+60℃时为0.3~3.0v,在ta=-40~+85℃时为0.35~3.0v;工作时的消耗电流在vin=0.3v时为0.5ma(最大值);有关闭控制,在关闭状态或称休眠状态时耗电小于0.6μa(vin=0.3v);关闭控制电压为放电开始电压加0.1v(≤3.0v);内部振荡器频率350khz;外部仅接一个启动电容(ccpout),小尺寸sot-23-5封装;无铅。


s-882z系列主要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低压电源的升压;rf标签内部的电压升压(如用于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为间断工作系统提供电源。

引脚排列与功能


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各引脚的功能如表1所示。

图1 s-882z顶视图


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传统的升压式充电泵电路由升压泵电路加上稳压控制电路组成,输出的电压可直接给负载供电。s-882z升压式充电泵的内部结构与传统的充电泵不同,其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s-882z内部结构


s-882z的内部升压式充电泵的电路及振荡电路与传统的充电泵电路是相同的,但它的输入电压(即放电电路)与传统的充电泵电路不同。它有r1、r2组成的分压器、电压比较器comp1、p-mosfet(m1)及基准电压源vref组成。另外,它还有监测升压式dc/dc转换器输出电压来控制升压式充电泵工作的电路部分。这部分由分压器r3、r4、电压比较器comp2组成,它的输出去控制振荡电路的工作,即控制升压式充电泵的工作或停止工作。


s-882z的工作原理如下:


(1)vin端输入0.3v以上的电压时,振荡电路就可以工作,输出时钟号(clk),使升压式电荷电路开始工作;


(2)升压式充电泵电路将输入端的电荷经内部电子开关及泵电容的转移,由cpout端输出的电荷给ccpout充电,使ccpout上的电压渐渐升高;


(3)ccpout上的电压上升到一定值时(放电开始电压),使r1、r2组成的分压器电压大于vref,比较器comp1输出低电平。此低电平使p-mosfet(m1)有一个合适的-vgs,使m1导通,则ccpout上的电压经m1放电,由输出端out输出,此电压给升压式dc/dc转换器作启动电压。开始放电的电压取决于r1、r2的比值,在工厂中已设定好4种开始放电压,即1.8v、2.0v、2.2v及2.4v;


(4)当ccpout放电后,其电压降低,当ccpout上的电压降低到r1、r2上的分压小于vref时comp1输出高电平,m1截止,ccpout放电停止,ccpout上又开始充电升压;


(5)out端输出的电压给升压式dc/dc转换器供电,升压式dc/dc转换器开始工作,输出升压后的电压,若升压式dc/dc转换器输出的电压vout大于放电开始电压加0.1v时,此电压输入s-882z的vm端,经r3、r4分压后,其分压大于comp2的基准电压vref,则比较器comp2输出高电平,此高电平可使振荡电路停止工作,与此同时升压式充电泵电路停止工作,即充电泵电路被关闭,可节省电能。s-882z的绝对最大额定值如表2所示。

携式产品为了减轻重量及缩小体积,在设计上尽量减少电池的数量。若便携式电路工作电压高于电池电压时,往往采用升压式充电泵或升压式dc/dc转换器。传统的充电泵的最低输入电压在0.9~1.0v之间,升压式dc/dc转换器的最低输入电压为1.0v左右(启动电压为0.6~0.7v)。所以便携式一般采用1~2节镍铬、镍氢电池或1节锂离子电池供电。


如果输入电压降到0.6v以下,则传统的充电泵或dc/dc转换器内部的电路(如振荡器、误差放大器、逻辑控制电路、电子开关等)不能正常工作,用传统的升压器件无法解决用0.6v以下的输入电压达到升压的目的。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sii)最近采用了完全耗尽型soi技术(silicon on insulator),开发出与传统充电泵不同的超低工作电压的新型充电泵,能在 0.3~0.35v输入电压下工作。它与升压式dc/dc转换器配合,解决了0.3~0.35v输入电压的升压,给微弱电压的能源创造了一个有效利用的条件。


本文介绍给该新型超低工作电压充电泵s-882z系列及与升压式dc/dc配合的升压应用电路。


特点与用途


s-882z系列按放电开始电压大小有4个品种:分别为1.8v、2.0v、2.2v及2.4v,在型号后缀中用18、20、22及24来区分。例如,s-882z20是放电开始电压为2.0v的充电泵。该系列主要特点:输入电压vin范围:在ta=-30~+60℃时为0.3~3.0v,在ta=-40~+85℃时为0.35~3.0v;工作时的消耗电流在vin=0.3v时为0.5ma(最大值);有关闭控制,在关闭状态或称休眠状态时耗电小于0.6μa(vin=0.3v);关闭控制电压为放电开始电压加0.1v(≤3.0v);内部振荡器频率350khz;外部仅接一个启动电容(ccpout),小尺寸sot-23-5封装;无铅。


s-882z系列主要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低压电源的升压;rf标签内部的电压升压(如用于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为间断工作系统提供电源。

引脚排列与功能


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各引脚的功能如表1所示。

图1 s-882z顶视图


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传统的升压式充电泵电路由升压泵电路加上稳压控制电路组成,输出的电压可直接给负载供电。s-882z升压式充电泵的内部结构与传统的充电泵不同,其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s-882z内部结构


s-882z的内部升压式充电泵的电路及振荡电路与传统的充电泵电路是相同的,但它的输入电压(即放电电路)与传统的充电泵电路不同。它有r1、r2组成的分压器、电压比较器comp1、p-mosfet(m1)及基准电压源vref组成。另外,它还有监测升压式dc/dc转换器输出电压来控制升压式充电泵工作的电路部分。这部分由分压器r3、r4、电压比较器comp2组成,它的输出去控制振荡电路的工作,即控制升压式充电泵的工作或停止工作。


s-882z的工作原理如下:


(1)vin端输入0.3v以上的电压时,振荡电路就可以工作,输出时钟号(clk),使升压式电荷电路开始工作;


(2)升压式充电泵电路将输入端的电荷经内部电子开关及泵电容的转移,由cpout端输出的电荷给ccpout充电,使ccpout上的电压渐渐升高;


(3)ccpout上的电压上升到一定值时(放电开始电压),使r1、r2组成的分压器电压大于vref,比较器comp1输出低电平。此低电平使p-mosfet(m1)有一个合适的-vgs,使m1导通,则ccpout上的电压经m1放电,由输出端out输出,此电压给升压式dc/dc转换器作启动电压。开始放电的电压取决于r1、r2的比值,在工厂中已设定好4种开始放电压,即1.8v、2.0v、2.2v及2.4v;


(4)当ccpout放电后,其电压降低,当ccpout上的电压降低到r1、r2上的分压小于vref时comp1输出高电平,m1截止,ccpout放电停止,ccpout上又开始充电升压;


(5)out端输出的电压给升压式dc/dc转换器供电,升压式dc/dc转换器开始工作,输出升压后的电压,若升压式dc/dc转换器输出的电压vout大于放电开始电压加0.1v时,此电压输入s-882z的vm端,经r3、r4分压后,其分压大于comp2的基准电压vref,则比较器comp2输出高电平,此高电平可使振荡电路停止工作,与此同时升压式充电泵电路停止工作,即充电泵电路被关闭,可节省电能。s-882z的绝对最大额定值如表2所示。

-->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Seeed Studio
    Seeed Studio绐我们的印象总是和绘画脱离不了...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