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电源技术

具有自动电平控制及干净正弦波输出的18MHz 稳定振荡器

发布时间:2008/5/28 0:00:00 访问次数:448

这个最新设计实例介绍了一种以少量无源器件来设计简单的高频lc振荡器的方法。但为获得最佳结果,稳定振荡器的实际硬件设计需要更多的器件且更为复杂。图1显示一种具有自动电平输出幅度控制以及能提供具有较低谐波含量正弦波输出缓冲的18mhz稳定振荡器(参考文献2)。此外,本设计实例还用英飞凌科技公司(infineon technologies)的廉价bf998型双栅极 mosfet 替换了原来的jfet振荡器,该双栅极 mosfet可从 digikey 及其它公司购买。
  该电路的核心包括一个哈特雷(hartly)振荡器q1。为减小负载,用一个10kω的电阻器将q1的源极输出耦合至源极跟随器jfet q2的高输入阻抗栅极上。然后,q2驱动bjt(双极型晶体管) 射极跟随器q3,该跟随器反过来又驱动 bjt 放大器q4。环形磁芯变压器t1将q4的输出耦合至50ω负载,以提供2.61vp-p或12.3 dbm。spice电路仿真预计有一个幅度低于基频35db的二次谐波。二次谐波幅度超过所有更高次的谐波幅度,且示波器测量显示出50ω负载两端的看上去很干净的正弦波。
  为给放大器提供良好的端接并仍可获得7.3 dbm(1.47 vp-p),例如,要驱动一个二级管环形混频器,您可以在输出变压器t1与负载之间插入一个 50ω的 5db垫片。电阻r2 用于调整射频输出电平,且为了提高稳定性,您还可以用低温度系数金属膜固定电阻器组成的固定电阻分压器来取代r2。q4集电极的部分信号通过c7及r9驱动jfet源极跟随器q5的栅极。二极管 d1对信号进行整流,该信号通过滤波后输入运放ic1的反相输入端。电阻器r1与低温度系数电位器r2将12v电源分路,来给ic1的正向输入端提供一个直流参考电压,并设定输入信号的电平。滤波后,ic1的直流输出驱动q1的栅极2,以设定器件的增益进而控制射频输出。


  可用连接至线圈l1中心抽头的微调电容c18来精确调整振荡器的频率。如果频率稳定性的降低程度可以接受,则可以用低成本的陶瓷微调器来代替c18。活塞型微调器价格相当昂贵且不如陶瓷微调器容易得到,但典型陶瓷微调器所展现出的温度系数至少要比活塞型微调器差一个数量级。为使振荡器在18mhz以外频率下工作,可将 l1的电感与c12、c13、c16、c17及c18增大18/fosc2倍。其中,fosc2为新的mhz频率。调整q1源极连接的抽头,以便将其保持在从电感接地端开始的线圈总数的大约 20% 处。
  您可以用一个13pf的电容器来代替由 c12及c13组成的串联电容器组,并可用一个2.5pf的电容器来代替c14与c15。如果您想要重新设计电路以获得不同输出频率,则可调整c14与c15或其单个电容器替换的电容值,以得到足够的电容量来确保在所有预期工作条件下能可靠地启动。但还应注意,使用两个电容器c16和c17与使用温度稳定(np0 特性)的陶瓷介质电容器c12至c17一样,有助于减少启动漂移。缓冲放大器q2至q4需要进行改动,以便在大约 25 mhz以上的频率工作。
  经过良好调整的外部直流电源(图中未绘出)可为电路提供 12v、-12v及8v 电压。为维持高度稳定并保持 q1的 12v 最大漏-源电压指标,振荡器只能使用8v电源。在22℃恒定环境温度下并使用规定元件,在经过最初10分钟预热后,振荡器频率在1小时内的平均漂移速率为每分钟-2~-3 hz。





这个最新设计实例介绍了一种以少量无源器件来设计简单的高频lc振荡器的方法。但为获得最佳结果,稳定振荡器的实际硬件设计需要更多的器件且更为复杂。图1显示一种具有自动电平输出幅度控制以及能提供具有较低谐波含量正弦波输出缓冲的18mhz稳定振荡器(参考文献2)。此外,本设计实例还用英飞凌科技公司(infineon technologies)的廉价bf998型双栅极 mosfet 替换了原来的jfet振荡器,该双栅极 mosfet可从 digikey 及其它公司购买。
  该电路的核心包括一个哈特雷(hartly)振荡器q1。为减小负载,用一个10kω的电阻器将q1的源极输出耦合至源极跟随器jfet q2的高输入阻抗栅极上。然后,q2驱动bjt(双极型晶体管) 射极跟随器q3,该跟随器反过来又驱动 bjt 放大器q4。环形磁芯变压器t1将q4的输出耦合至50ω负载,以提供2.61vp-p或12.3 dbm。spice电路仿真预计有一个幅度低于基频35db的二次谐波。二次谐波幅度超过所有更高次的谐波幅度,且示波器测量显示出50ω负载两端的看上去很干净的正弦波。
  为给放大器提供良好的端接并仍可获得7.3 dbm(1.47 vp-p),例如,要驱动一个二级管环形混频器,您可以在输出变压器t1与负载之间插入一个 50ω的 5db垫片。电阻r2 用于调整射频输出电平,且为了提高稳定性,您还可以用低温度系数金属膜固定电阻器组成的固定电阻分压器来取代r2。q4集电极的部分信号通过c7及r9驱动jfet源极跟随器q5的栅极。二极管 d1对信号进行整流,该信号通过滤波后输入运放ic1的反相输入端。电阻器r1与低温度系数电位器r2将12v电源分路,来给ic1的正向输入端提供一个直流参考电压,并设定输入信号的电平。滤波后,ic1的直流输出驱动q1的栅极2,以设定器件的增益进而控制射频输出。


  可用连接至线圈l1中心抽头的微调电容c18来精确调整振荡器的频率。如果频率稳定性的降低程度可以接受,则可以用低成本的陶瓷微调器来代替c18。活塞型微调器价格相当昂贵且不如陶瓷微调器容易得到,但典型陶瓷微调器所展现出的温度系数至少要比活塞型微调器差一个数量级。为使振荡器在18mhz以外频率下工作,可将 l1的电感与c12、c13、c16、c17及c18增大18/fosc2倍。其中,fosc2为新的mhz频率。调整q1源极连接的抽头,以便将其保持在从电感接地端开始的线圈总数的大约 20% 处。
  您可以用一个13pf的电容器来代替由 c12及c13组成的串联电容器组,并可用一个2.5pf的电容器来代替c14与c15。如果您想要重新设计电路以获得不同输出频率,则可调整c14与c15或其单个电容器替换的电容值,以得到足够的电容量来确保在所有预期工作条件下能可靠地启动。但还应注意,使用两个电容器c16和c17与使用温度稳定(np0 特性)的陶瓷介质电容器c12至c17一样,有助于减少启动漂移。缓冲放大器q2至q4需要进行改动,以便在大约 25 mhz以上的频率工作。
  经过良好调整的外部直流电源(图中未绘出)可为电路提供 12v、-12v及8v 电压。为维持高度稳定并保持 q1的 12v 最大漏-源电压指标,振荡器只能使用8v电源。在22℃恒定环境温度下并使用规定元件,在经过最初10分钟预热后,振荡器频率在1小时内的平均漂移速率为每分钟-2~-3 hz。





上一篇:可提供短路保护的浪涌限幅器

上一篇:功率MOSFET并联均流问题研究

相关技术资料
5-24全球首台1000nits激光电视探索X1 Ultra详解
5-24​ 新品4MP 图像传感器 —SC4336H
5-24ToF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应用知识介绍
5-24​表面贴装技术(SMT)TLSM系列​特点和优势
5-24​全新 OPPO Find X9 系列​参数​
5-24首项预测性维护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5-23​TLC(Triple Level Cell)4D NAND闪存应用
5-23​视频生成模型Veo 3+ Flow应用参数设计
5-23​扩散语言模型Gemini Diffusion解读
5-23​氮化炮(GAN)智能功率模块(IPMS)探究
5-23​集成照片传感器和被动过滤器系列详解
5-2318输出网络同步器与JESD204B/C产品详情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Seeed Studio
    Seeed Studio绐我们的印象总是和绘画脱离不了...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