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电源技术

两种双管反激型DC/DC变换器的研究和比较

发布时间:2008/5/28 0:00:00 访问次数:325

摘要:传统的双管反激克服了主开关电压应力大的缺点,使得每个主开关的电压应力仅为输入电压,但是该电路带来了占空比不能大于50%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提出了宽范围双管反激的拓扑,不仅每个开关的电压应力要比单管反激小得多,而且占空比也可以大于50%,但该拓扑的漏感能量需外加缓冲电路来吸收。客观地分析和比较了这两种双管反激变换器的特性差异,并指出了两者的适用场合。最后,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以上的观点。

关键词:dc/dc;双管反激;宽范围

1 概述

反激型dc/dc变换器因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广泛应用于各种辅助电源和小功率电源中。但是,单管反激变换器主开关电压应力大,在输入电压较高的场合使用起来比较困难。另外,反激变换器的变压器漏感一般比较大,导致主开关上产生很高的电压尖峰,使电压应力进一步增加。传统的双管反激变换器如图1所示,其两个主开关的电压应力为输入电压,克服了单管反激开关电压应力大的缺点,并且漏感能量可以回馈到输入侧,不需要吸收电路,但它带来了占空比d不能大于50%的缺点,在宽范围场合应用有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工作在占空比大于50%条件下的双管反激变换器,如图2所示,不过它和传统的双管反激相比也并非十全十美,其漏感能量需要外加缓冲电路来吸收。本文详细、客观地分析和比较了这两种双管反激变换器在工作原理和特性上的差异,阐述了一些独特的观点,并且给出了两种双管反激的实验结果比较,旨在为电源设计者选用这两种双管反激变换器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2 工作原理

为了分析方便,假设各器件具有理想特性,电感、电容足够大,输入电压没有脉动,电路已经进入稳态。

传统双管反激变换器在两个开关管s1及s2导通期间,加在变压器原边的电压为输入电压vin,原边电流流过s1及s2,并且线性上升。副边二极管反向偏置,副边电流为零。当s1及s2同时关断后,原边电流逐渐下降到零。二极管d1及d2随即导通,由于实际电路中漏感的影响,变压器原边上的电压被钳在-vin,副边二极管因此导通。储存在原边漏感中的能量全部反馈到输入侧后,d1及d2关断,变压器原边电压降至副边绕组反射电压-nvo(n为变压器原边对副边的变比),副边二极管维持导通,直到下一开关周期开始。

改进的双管反激变换器,如图2(a)及图2(b)所示,有两种结构,是为了克服传统双管反激变换器占空比不能大于50%的缺点而提出的,因此,称之为宽范围双管反激变换器。该变换器与传统双管反激结构上的区别在于分别去掉了一个钳位二极管,这样会有一个主开关的电压应力得不到限制,可能造成过压,所以,要对两个开关的关断次序进行人为的控制。对于图2(a),s2应该比s1先关断;对于图2(b),s1应该比s2先关断。图2(a)及图2(b)所示两种结构的工作原理是类同的,下面就仅对图2(b)的结构进行分析。

同样,在s1和s2导通期间,加在变压器原边上的电压为vin,原边电流线性上升,同时副边二极管截止。随后,将s1关断,s2继续导通,激磁电感和s1的结电容c1谐振,考虑到实际中激磁电感非常大而结电容非常小,并且这段时间又非常短,所以,可以看成原边电流对c1进行恒流充电,c1上的电压线性上升。一旦c1上的电压到达vin,d1就导通,变压器上电压为零,原边电流流过s2和d1且保持不变。当s2也关断后,激磁电感和s2的结电容c2谐振,同样可以看成原边电流对c2恒流充电,c2上的电压线性上升。当c2上的电压上升到nvo时,d1关断,原边电流为零。此时,副边二极管开始导通,变压器原边电压被输出电压vo钳在-nvo,作为复位电压,激磁电流线性下降。s1和s2重新开通后,进入下一开关周期。

图2

3 特性比较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双管反激和宽范围双管反激在工作原理上十分类似,但是,两者的特性有比较大的差异。

3.1 开关电压应力

传统的双管反激变换器两个开关管s1及s2的电压应力不会超过输入电压,因为,c1或c2上的电压一旦大于输入电压vin,d1和d2就相应导通,将c1及c2上的电压峰值钳在vin。即使是漏感在开关管上引起的电压尖峰也会被d1及d2钳位,不会高于

摘要:传统的双管反激克服了主开关电压应力大的缺点,使得每个主开关的电压应力仅为输入电压,但是该电路带来了占空比不能大于50%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提出了宽范围双管反激的拓扑,不仅每个开关的电压应力要比单管反激小得多,而且占空比也可以大于50%,但该拓扑的漏感能量需外加缓冲电路来吸收。客观地分析和比较了这两种双管反激变换器的特性差异,并指出了两者的适用场合。最后,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以上的观点。

关键词:dc/dc;双管反激;宽范围

1 概述

反激型dc/dc变换器因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广泛应用于各种辅助电源和小功率电源中。但是,单管反激变换器主开关电压应力大,在输入电压较高的场合使用起来比较困难。另外,反激变换器的变压器漏感一般比较大,导致主开关上产生很高的电压尖峰,使电压应力进一步增加。传统的双管反激变换器如图1所示,其两个主开关的电压应力为输入电压,克服了单管反激开关电压应力大的缺点,并且漏感能量可以回馈到输入侧,不需要吸收电路,但它带来了占空比d不能大于50%的缺点,在宽范围场合应用有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工作在占空比大于50%条件下的双管反激变换器,如图2所示,不过它和传统的双管反激相比也并非十全十美,其漏感能量需要外加缓冲电路来吸收。本文详细、客观地分析和比较了这两种双管反激变换器在工作原理和特性上的差异,阐述了一些独特的观点,并且给出了两种双管反激的实验结果比较,旨在为电源设计者选用这两种双管反激变换器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2 工作原理

为了分析方便,假设各器件具有理想特性,电感、电容足够大,输入电压没有脉动,电路已经进入稳态。

传统双管反激变换器在两个开关管s1及s2导通期间,加在变压器原边的电压为输入电压vin,原边电流流过s1及s2,并且线性上升。副边二极管反向偏置,副边电流为零。当s1及s2同时关断后,原边电流逐渐下降到零。二极管d1及d2随即导通,由于实际电路中漏感的影响,变压器原边上的电压被钳在-vin,副边二极管因此导通。储存在原边漏感中的能量全部反馈到输入侧后,d1及d2关断,变压器原边电压降至副边绕组反射电压-nvo(n为变压器原边对副边的变比),副边二极管维持导通,直到下一开关周期开始。

改进的双管反激变换器,如图2(a)及图2(b)所示,有两种结构,是为了克服传统双管反激变换器占空比不能大于50%的缺点而提出的,因此,称之为宽范围双管反激变换器。该变换器与传统双管反激结构上的区别在于分别去掉了一个钳位二极管,这样会有一个主开关的电压应力得不到限制,可能造成过压,所以,要对两个开关的关断次序进行人为的控制。对于图2(a),s2应该比s1先关断;对于图2(b),s1应该比s2先关断。图2(a)及图2(b)所示两种结构的工作原理是类同的,下面就仅对图2(b)的结构进行分析。

同样,在s1和s2导通期间,加在变压器原边上的电压为vin,原边电流线性上升,同时副边二极管截止。随后,将s1关断,s2继续导通,激磁电感和s1的结电容c1谐振,考虑到实际中激磁电感非常大而结电容非常小,并且这段时间又非常短,所以,可以看成原边电流对c1进行恒流充电,c1上的电压线性上升。一旦c1上的电压到达vin,d1就导通,变压器上电压为零,原边电流流过s2和d1且保持不变。当s2也关断后,激磁电感和s2的结电容c2谐振,同样可以看成原边电流对c2恒流充电,c2上的电压线性上升。当c2上的电压上升到nvo时,d1关断,原边电流为零。此时,副边二极管开始导通,变压器原边电压被输出电压vo钳在-nvo,作为复位电压,激磁电流线性下降。s1和s2重新开通后,进入下一开关周期。

图2

3 特性比较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双管反激和宽范围双管反激在工作原理上十分类似,但是,两者的特性有比较大的差异。

3.1 开关电压应力

传统的双管反激变换器两个开关管s1及s2的电压应力不会超过输入电压,因为,c1或c2上的电压一旦大于输入电压vin,d1和d2就相应导通,将c1及c2上的电压峰值钳在vin。即使是漏感在开关管上引起的电压尖峰也会被d1及d2钳位,不会高于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Seeed Studio
    Seeed Studio绐我们的印象总是和绘画脱离不了...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