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电源技术

改进型全桥移相ZVS-PWMDC/DC变换器

发布时间:2008/5/28 0:00:00 访问次数:404

摘要:介绍了一种能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零电压开关的改进型全桥移相zvs-pwmdc/dc变换器。在分析其开关过程的基础上,得出了实现全负载范围内零电压开关的条件,并将其应用于一台48v/6v的dc/dc变换器。

关键词:全桥dc/dc变换器;零电压开关;死区时间

引言

移相控制的全桥pwm变换器是在中大功率dc/dc变换电路中最常用的电路拓扑形式之一。移相pwm控制方式利用开关管的结电容和高频变压器的漏电感作为谐振元件,使开关管达到零电压开通和关断。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电路的开关损耗和开关噪声,减少了器件开关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干扰,为变换器提高开关频率、提高效率、降低尺寸及重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保持了电路拓扑结构简洁、控制方式简单、开关频率恒定、元器件的电压和电流应力小等一系列优点。

移相控制的全桥pwm变换器存在一个主要缺点是,滞后臂开关管在轻载下难以实现零电压开关,使得它不适合负载范围变化大的场合[1]。电路不能实现零电压开关时,将产生以下几个后果:

1)由于开关损耗的存在,需要增加散热器的体积;

2)开关管开通时存在很大的di/dt,将会造成大的emi;

3)由于副边二极管的反向恢复,高频变压器副边漏感上的电流瞬变作用,在二极管上产生电压过冲和振荡,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须在副边二极管上加入r-c吸收。

针对上述问题,常见的解决方法是在变压器原边串接一个饱和电感ls,扩大变换器的零电压开关范围[2][3]。但是,采用这一方法后,电路仍不能达到全工作范围的零电压开关。而且,由于饱和电感在实际应用中不可能具有理想的饱和特性,这将会导致:

1)增加电路环流,从而增加变换器的导通损耗;

2)加重了副边电压占空比丢失,从而增加原边电流及副边二极管电压应力;

3)饱和电感以很高的频率在正负饱和值之间切换,磁芯的损耗会很大,发热严重。

改进型全桥移相zvspwmdc/dc变换器是针对上述缺点所提出的一种电路拓扑[4][5][6]。它通过在电路中增加辅助支路,使开关管能在全部负载范围内达到零电压开关,它在小功率(<3kw)电路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由于在移相控制的全桥pwm变换器中,超前臂zvs的实现相对比较简单,所以本文将不分析超前臂的开关过程,而着重分析滞后臂在增加了辅助支路以后的开关过程及其实现zvs的条件。

1 改进型全桥移相zvs-pwmdc/dc变换器

1.1电路拓扑

图1所示是一种改进型全桥移相zvspwmdc/dc变换器,与基本的全桥移相pwm变换器相比,它只在滞后臂增加了由电感lrx及电容crx两个元件组成的一个辅助支路。

在由lrx及crx组成的辅助谐振支路中,电容crx足够大,其上电压vcrx应满足

则电感lrx上得到的是一个占空比为50%的正负半周对称的交流方波电压,其幅值为vin/2。电感上的电流峰值ilrx(max)为

式中:vin为输入直流电压;

ts为开关周期。

电路采用移相控制方式,它的主电路工作原理也和基本的全桥pwm变换器完全一样。而辅助支路的存在,可以保证滞后臂开关管在全部负载范围内的零电压开通和关断。

1.2电路运行过程分析

由于移相控制的全桥pwm电路在很多文献上已经有了详细的探讨,所以本文不具体地分析其工作过程,只讨论滞后臂开关管的开关过程及其达到零电压开关的条件。为了便于分析,假设:

——所有功率开关管及二极管均为理想器件;

——所有电感及电容均为理想元件;

——考虑功率开关管输出结电容的非线性,有c1=c2=c3=c4=(4/3)coss,并记c3+c4=c;

摘要:介绍了一种能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零电压开关的改进型全桥移相zvs-pwmdc/dc变换器。在分析其开关过程的基础上,得出了实现全负载范围内零电压开关的条件,并将其应用于一台48v/6v的dc/dc变换器。

关键词:全桥dc/dc变换器;零电压开关;死区时间

引言

移相控制的全桥pwm变换器是在中大功率dc/dc变换电路中最常用的电路拓扑形式之一。移相pwm控制方式利用开关管的结电容和高频变压器的漏电感作为谐振元件,使开关管达到零电压开通和关断。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电路的开关损耗和开关噪声,减少了器件开关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干扰,为变换器提高开关频率、提高效率、降低尺寸及重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保持了电路拓扑结构简洁、控制方式简单、开关频率恒定、元器件的电压和电流应力小等一系列优点。

移相控制的全桥pwm变换器存在一个主要缺点是,滞后臂开关管在轻载下难以实现零电压开关,使得它不适合负载范围变化大的场合[1]。电路不能实现零电压开关时,将产生以下几个后果:

1)由于开关损耗的存在,需要增加散热器的体积;

2)开关管开通时存在很大的di/dt,将会造成大的emi;

3)由于副边二极管的反向恢复,高频变压器副边漏感上的电流瞬变作用,在二极管上产生电压过冲和振荡,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须在副边二极管上加入r-c吸收。

针对上述问题,常见的解决方法是在变压器原边串接一个饱和电感ls,扩大变换器的零电压开关范围[2][3]。但是,采用这一方法后,电路仍不能达到全工作范围的零电压开关。而且,由于饱和电感在实际应用中不可能具有理想的饱和特性,这将会导致:

1)增加电路环流,从而增加变换器的导通损耗;

2)加重了副边电压占空比丢失,从而增加原边电流及副边二极管电压应力;

3)饱和电感以很高的频率在正负饱和值之间切换,磁芯的损耗会很大,发热严重。

改进型全桥移相zvspwmdc/dc变换器是针对上述缺点所提出的一种电路拓扑[4][5][6]。它通过在电路中增加辅助支路,使开关管能在全部负载范围内达到零电压开关,它在小功率(<3kw)电路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由于在移相控制的全桥pwm变换器中,超前臂zvs的实现相对比较简单,所以本文将不分析超前臂的开关过程,而着重分析滞后臂在增加了辅助支路以后的开关过程及其实现zvs的条件。

1 改进型全桥移相zvs-pwmdc/dc变换器

1.1电路拓扑

图1所示是一种改进型全桥移相zvspwmdc/dc变换器,与基本的全桥移相pwm变换器相比,它只在滞后臂增加了由电感lrx及电容crx两个元件组成的一个辅助支路。

在由lrx及crx组成的辅助谐振支路中,电容crx足够大,其上电压vcrx应满足

则电感lrx上得到的是一个占空比为50%的正负半周对称的交流方波电压,其幅值为vin/2。电感上的电流峰值ilrx(max)为

式中:vin为输入直流电压;

ts为开关周期。

电路采用移相控制方式,它的主电路工作原理也和基本的全桥pwm变换器完全一样。而辅助支路的存在,可以保证滞后臂开关管在全部负载范围内的零电压开通和关断。

1.2电路运行过程分析

由于移相控制的全桥pwm电路在很多文献上已经有了详细的探讨,所以本文不具体地分析其工作过程,只讨论滞后臂开关管的开关过程及其达到零电压开关的条件。为了便于分析,假设:

——所有功率开关管及二极管均为理想器件;

——所有电感及电容均为理想元件;

——考虑功率开关管输出结电容的非线性,有c1=c2=c3=c4=(4/3)coss,并记c3+c4=c;

相关IC型号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