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电源技术

单极性SPWM的两种控制方法与过零点输出特性比较

发布时间:2008/5/28 0:00:00 访问次数:556

摘要:对于采用spwm的逆变器,其中单极性逆变方式仅用到一对高频开关,相对于双极性逆变具有损耗低、电磁干扰少等优点。分别介绍了单极性逆变中的单边与双边spwm的产生方法以及各自的控制方法,分析了这两种控制方法在正弦波电压过零点附近的振荡情况,经过仿真与电路试验证明了双边spwm方式性能更为优越。

关键词:单极性;正弦波脉宽调制;过零点振荡

引言

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对设备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许多行业的用电设备不再直接接入交流电网,而是通过电力电子功率变换得到电能,它们的幅值、频率、稳定度及变化形式因用电设备的不同而不尽相同。如通信电源、电弧焊电源、电动机变频调速器、加热电源、汽车电源、绿色照明电源、不间断电源、医用电源、充电器等等,它们所使用的电能都是通过对电网电能进行整流和逆变变换后得到的。因此,高质量的逆变电源已经成为电源技术的重要研究对象。

1 工作原理

1.1 主电路拓扑与spwm的产生

单极性spwm逆变电路的拓扑如图1所示,

由全桥4个开关管组成的2路桥臂所构成,一路以高频开关工作频率工作,称为高频臂(s3,s4);另一路以输出的正弦波频率进行切换,成为低频臂(s1,s2)。

单极性逆变有两种产生spwm的方法。第一种控制方法是将给定的载波(正弦波)整流成正的,调制波(三角波)也是正的,如图2(a)所示,称为单边spwm控制;第二种控制方法是给定的载波(正弦波)是一个完整的正弦波,调制波(三角波)当正弦波为正时是正的,当正弦波为负时是负的,如图2(b)所示,称为双边spwm控制。

上述两种控制方法产生spwm的机理不一样,各自的控制电路也有所不同。

1.2 单极性spwm的两种控制方法

1.2.1 单边spwm控制

单边spwm的控制电路如图3所示。图3中的sg3及sg4分别对应高频臂上下管的驱动信号;sg1及sg2分别对应低频臂上下管的驱动信号。由于低频臂的切换作用,高频臂pwm输出性质随之改变。例如,原来过零时sg1的窄脉冲对应输出低电压,低频臂切换后突然成为高电压。因此,pwm有一突变过程。

图4所示的是单边spwm控制方法在过零点时的示意图。图4中e1为理论上跟基准(电压波形)同相位的误差信号,由于在电压环和电流环两个环节中存在积分环节,根据负载的性质和轻重,实际的输出误差信号e2与基准信号有一个相位差。图中spwm1是理论上的高频臂上管的驱动信号,spwm2则是实际的高频臂上管的驱动信号。

1)t0~t1时刻由图4可以看到,在t0~t1时刻,由于给定的低频臂信号是1,对应图3可以知道主电路低频臂下管导通,图4中spwm对应的是高频臂上管的驱动信号,上管的spwm驱动信号逐渐变小。由图1可以知道在t0~t1时刻,输出正弦波信号由正逐渐变为0。

2)t1时刻在t1时刻,低频臂信号由1变为0,所以,低频臂由下管导通变为上管导通,由图3可以分析出,在低频臂切换的同时,产生spwm的比较器也进行了切换,所以,由e1误差信号产生的spwm(高频臂上管)在t1时刻马上变为接近100%的spwm,然后逐渐变小。高频臂下管的驱动互补于高频臂上管的驱动,所以高频臂下管的驱动由0逐渐变大。由图1可以得知,输出正弦波信号由0逐渐变负。

3)t1~t2时刻实际的输出误差信号e2会与e1相差一个相位,所以,产生的spwm2与spwm1是不同的。由图4可以看出:t1时刻以后,spwm2马上就为0,由于高频臂下管信号互补于spwm2,对应于主电路,在t1时刻高频臂下管马上以一个比较大的占空比导通,然后占空比慢慢变小(图中spwm2逐渐变大),高频臂下管信号并不是由0逐渐变大,spwm的突变必然会

摘要:对于采用spwm的逆变器,其中单极性逆变方式仅用到一对高频开关,相对于双极性逆变具有损耗低、电磁干扰少等优点。分别介绍了单极性逆变中的单边与双边spwm的产生方法以及各自的控制方法,分析了这两种控制方法在正弦波电压过零点附近的振荡情况,经过仿真与电路试验证明了双边spwm方式性能更为优越。

关键词:单极性;正弦波脉宽调制;过零点振荡

引言

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对设备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许多行业的用电设备不再直接接入交流电网,而是通过电力电子功率变换得到电能,它们的幅值、频率、稳定度及变化形式因用电设备的不同而不尽相同。如通信电源、电弧焊电源、电动机变频调速器、加热电源、汽车电源、绿色照明电源、不间断电源、医用电源、充电器等等,它们所使用的电能都是通过对电网电能进行整流和逆变变换后得到的。因此,高质量的逆变电源已经成为电源技术的重要研究对象。

1 工作原理

1.1 主电路拓扑与spwm的产生

单极性spwm逆变电路的拓扑如图1所示,

由全桥4个开关管组成的2路桥臂所构成,一路以高频开关工作频率工作,称为高频臂(s3,s4);另一路以输出的正弦波频率进行切换,成为低频臂(s1,s2)。

单极性逆变有两种产生spwm的方法。第一种控制方法是将给定的载波(正弦波)整流成正的,调制波(三角波)也是正的,如图2(a)所示,称为单边spwm控制;第二种控制方法是给定的载波(正弦波)是一个完整的正弦波,调制波(三角波)当正弦波为正时是正的,当正弦波为负时是负的,如图2(b)所示,称为双边spwm控制。

上述两种控制方法产生spwm的机理不一样,各自的控制电路也有所不同。

1.2 单极性spwm的两种控制方法

1.2.1 单边spwm控制

单边spwm的控制电路如图3所示。图3中的sg3及sg4分别对应高频臂上下管的驱动信号;sg1及sg2分别对应低频臂上下管的驱动信号。由于低频臂的切换作用,高频臂pwm输出性质随之改变。例如,原来过零时sg1的窄脉冲对应输出低电压,低频臂切换后突然成为高电压。因此,pwm有一突变过程。

图4所示的是单边spwm控制方法在过零点时的示意图。图4中e1为理论上跟基准(电压波形)同相位的误差信号,由于在电压环和电流环两个环节中存在积分环节,根据负载的性质和轻重,实际的输出误差信号e2与基准信号有一个相位差。图中spwm1是理论上的高频臂上管的驱动信号,spwm2则是实际的高频臂上管的驱动信号。

1)t0~t1时刻由图4可以看到,在t0~t1时刻,由于给定的低频臂信号是1,对应图3可以知道主电路低频臂下管导通,图4中spwm对应的是高频臂上管的驱动信号,上管的spwm驱动信号逐渐变小。由图1可以知道在t0~t1时刻,输出正弦波信号由正逐渐变为0。

2)t1时刻在t1时刻,低频臂信号由1变为0,所以,低频臂由下管导通变为上管导通,由图3可以分析出,在低频臂切换的同时,产生spwm的比较器也进行了切换,所以,由e1误差信号产生的spwm(高频臂上管)在t1时刻马上变为接近100%的spwm,然后逐渐变小。高频臂下管的驱动互补于高频臂上管的驱动,所以高频臂下管的驱动由0逐渐变大。由图1可以得知,输出正弦波信号由0逐渐变负。

3)t1~t2时刻实际的输出误差信号e2会与e1相差一个相位,所以,产生的spwm2与spwm1是不同的。由图4可以看出:t1时刻以后,spwm2马上就为0,由于高频臂下管信号互补于spwm2,对应于主电路,在t1时刻高频臂下管马上以一个比较大的占空比导通,然后占空比慢慢变小(图中spwm2逐渐变大),高频臂下管信号并不是由0逐渐变大,spwm的突变必然会

相关IC型号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