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反激变换器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08/5/28 0:00:00 访问次数:401
摘要:研究了基于峰值电流模式的双管反激变换器,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说明了它在高压输入场合的优点。
关键词:反激变换器;峰值电流控制;双管反激
引言
反激变换电路由于具有拓扑简单,输入输出电气隔离,升/降压范围广,多路输出负载自动均衡等优点,而广泛用于多路输出机内电源中。在反激变换器中,变压器起着电感和变压器的双重作用,由于变压器磁芯处于直流偏磁状态,为防磁饱和要加入气隙,漏感较大。当功率管关断时,会产生很高的关断电压尖峰,导致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大,有可能损坏功率管;导通时,电感电流变化率大[1][2]。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必须在功率管两端加吸收电路。
双管反激变换电路,在功率管关断时,由于变压器漏感电流流过续流二极管反馈给电源的嵌位作用,而使功率管的电压应力和输入电压相等。可见在高压输入场合双管反激电路有其特有的优点[3]。
图1
1 电路分析
电路图如图1所示。在稳态工作条件下,为了简化分析,假设所有开关器件都是理想的;漏感lr远小于励磁电感lm;l2为变压器副边等效电感;电路工作在ccm模式。
电路共有4个工作模式,工作过程如图2所示。
——模式1[t0-t1]在s1和s2开通后的t0时刻,输入直流电压uin作用于lr和lm上,d1和d2关断,漏感电流ilr线性上升,则有
ilr(t)=ilr(t0)+[uin/lr+lm](t-t0) (1)
d1和d2承受反压为uin,而d3承受反压为uo+(n2/n1)uin,il2=0,由滤波电容c向负载供电。
在t1时刻漏感电流ilr为
ilr(t1)=ilr(t0)+[uin/(lr+lm)](t1-t0) (2)
——模式2[t1-t2]在t1时刻关断s1和s2,由于电感电流不能突变,感应电势反向,d1和d2导通钳位使s1和s2承受正压为uin;同时d3导通,副边电流il2形成。原边电流ilr线性下降,即
在t2时刻原边电流
il2(t2)=(n1/n2[ilr(t1)]-(n1uo/n2lm)(t2-t1)]=0 (5)
——模式3[t2-t3]在t2时刻d1和d2中的电流和漏感电流ilr下降到0,il2达到最大。此后il2线性下降,
il2(t)=il2(t2)-(uo/l2)(t-t2) (6)
在t3时刻
il2(t3)=il2(t2)-(uo/l2)(t3-t2) (7)
在此阶段d1和d2承受反压为,s1和s2承受正压为。
——模式4[t3-t4]在t3时刻开通s1和s2,输入电压uin直接作用于lr和lm上,漏感电流ilr从0开始线性上升,
ilr(t)=(uin+(n1/n2)/lr)(t-t3) (8)
此时d3仍导通,给电容c充电和向负载供电,il2(t)以更大的斜率线性下降,为漏感电流ilr减去励磁电感lm上电流。
il2(t)=n1/n2[ils(t)-(n1/n2)/lmuo(t-t3)] (9)
ilr(t)=[uin+(n1/n2)uo]/lr(t-t3) (10)
在t4时刻d1和d2反压由上升到uin,ilr(t)上升到励磁电流ilm,il2(t)=0,d3反偏,开始新的pwm周期。
由上述分析可知,双管反激变换器具有以下优点:
——续流二极管将漏感能量回馈给电源;
——有效抑制关断电压尖峰,使开关管电压应力为输入电压;
——不需要额外的吸收电路。
图3
2 控制系统结构
采用峰值电流控制模式,如图3所示。由
摘要:研究了基于峰值电流模式的双管反激变换器,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说明了它在高压输入场合的优点。
关键词:反激变换器;峰值电流控制;双管反激
引言
反激变换电路由于具有拓扑简单,输入输出电气隔离,升/降压范围广,多路输出负载自动均衡等优点,而广泛用于多路输出机内电源中。在反激变换器中,变压器起着电感和变压器的双重作用,由于变压器磁芯处于直流偏磁状态,为防磁饱和要加入气隙,漏感较大。当功率管关断时,会产生很高的关断电压尖峰,导致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大,有可能损坏功率管;导通时,电感电流变化率大[1][2]。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必须在功率管两端加吸收电路。
双管反激变换电路,在功率管关断时,由于变压器漏感电流流过续流二极管反馈给电源的嵌位作用,而使功率管的电压应力和输入电压相等。可见在高压输入场合双管反激电路有其特有的优点[3]。
图1
1 电路分析
电路图如图1所示。在稳态工作条件下,为了简化分析,假设所有开关器件都是理想的;漏感lr远小于励磁电感lm;l2为变压器副边等效电感;电路工作在ccm模式。
电路共有4个工作模式,工作过程如图2所示。
——模式1[t0-t1]在s1和s2开通后的t0时刻,输入直流电压uin作用于lr和lm上,d1和d2关断,漏感电流ilr线性上升,则有
ilr(t)=ilr(t0)+[uin/lr+lm](t-t0) (1)
d1和d2承受反压为uin,而d3承受反压为uo+(n2/n1)uin,il2=0,由滤波电容c向负载供电。
在t1时刻漏感电流ilr为
ilr(t1)=ilr(t0)+[uin/(lr+lm)](t1-t0) (2)
——模式2[t1-t2]在t1时刻关断s1和s2,由于电感电流不能突变,感应电势反向,d1和d2导通钳位使s1和s2承受正压为uin;同时d3导通,副边电流il2形成。原边电流ilr线性下降,即
在t2时刻原边电流
il2(t2)=(n1/n2[ilr(t1)]-(n1uo/n2lm)(t2-t1)]=0 (5)
——模式3[t2-t3]在t2时刻d1和d2中的电流和漏感电流ilr下降到0,il2达到最大。此后il2线性下降,
il2(t)=il2(t2)-(uo/l2)(t-t2) (6)
在t3时刻
il2(t3)=il2(t2)-(uo/l2)(t3-t2) (7)
在此阶段d1和d2承受反压为,s1和s2承受正压为。
——模式4[t3-t4]在t3时刻开通s1和s2,输入电压uin直接作用于lr和lm上,漏感电流ilr从0开始线性上升,
ilr(t)=(uin+(n1/n2)/lr)(t-t3) (8)
此时d3仍导通,给电容c充电和向负载供电,il2(t)以更大的斜率线性下降,为漏感电流ilr减去励磁电感lm上电流。
il2(t)=n1/n2[ils(t)-(n1/n2)/lmuo(t-t3)] (9)
ilr(t)=[uin+(n1/n2)uo]/lr(t-t3) (10)
在t4时刻d1和d2反压由上升到uin,ilr(t)上升到励磁电流ilm,il2(t)=0,d3反偏,开始新的pwm周期。
由上述分析可知,双管反激变换器具有以下优点:
——续流二极管将漏感能量回馈给电源;
——有效抑制关断电压尖峰,使开关管电压应力为输入电压;
——不需要额外的吸收电路。
图3
2 控制系统结构
采用峰值电流控制模式,如图3所示。由
热门点击
- 10KV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方法初探
- 用LM324等设计的低成本高精度温度测量电路
- 电池低电压指示及控制电路设计
- 集成电路中的MOS晶体管模型
- MOS管的阈值电压探讨
- 电流、磁力线方向演示器
- PN结耗尽区研究
- MOS晶体管的平方律转移特性
- 镍氢电池充电器(三)
- 跨步电压触电演示器
推荐技术资料
- Seeed Studio
- Seeed Studio绐我们的印象总是和绘画脱离不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