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电源技术

对高校教学楼照明管理中节能的浅析

发布时间:2008/5/28 0:00:00 访问次数:419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教学楼照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电能浪费的影响。介绍了一种时间照度控制开关的功能及使用前后的情况分析,为高校节能和节约费用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关键词:时间照度控制开关 参数 功能 使用

  • 引言

  教学楼的管理是全国各地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供电的管理又是教学楼管理的重点。尤其是照明用电,不仅涉及到保护学生视力,提高教学效率的问题,而且也是高校用电的主要负荷,关系到管理费用的支出,以及国家能源的合理使用问题。现就教学楼照明用电中节能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希望对有关人员在具体工作中有所借鉴。

  • 高校教学楼照明用电管理的现状

  目前,高校教学楼照明用电的管理基本是处于一种粗放式的管理状态。其管理一般为下列三种模式:一是无专人管理,由学生自行控制开启,再由值日学生在中午、下午和晚自习后关闭灯具;二是利用定时开关,根据作息时间开启和关闭整个教学楼的照明电源;三是由专人负责,即管理人员根据作息时间和天气情况分楼或分层送电。

  对教学楼照明管理的要求是在充分保证教室的照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约电能。上述的三种管理模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而造成电能的浪费。第一种模式的特点是可以灵活地满足不同季节、天气、楼层和朝向的照度要求,布线和控制简单,是常用的一种方式,但也是最为浪费电能的一种方式,因为在强光下人眼对弱光不敏感,在自然光照大于灯具光照的情况下,难以觉察到灯光的存在,这是造成白天长明灯的主要原因。如果值日人员责任心不强,还会造成休息时间和夜晚的长明灯。第二种模式比上一种模式在节能方面有很大的提高,但其致命缺点是无法及时地保证各个教室的照度,因为自然光照不仅受时间、季节等已知因素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天气、楼层和朝向等具体因素的影响。这种模式难以满足管理要求,要么是以牺牲学生视力为代价,要么是节能效果不明显。第三种模式在照度和节能两方面都大为提高,但占用的人员数量较多,而且控制的准确程度受人员的习惯所影响,难以作到科学和准确,同时容易受人员责任心的影响,甚至会出现整个教学楼的长明灯而造成更大的浪费。

  根据我们不完全统计:80%的教学楼存在着在白天光照良好的情况下,教室灯具开启和在午休时间长明灯的现象。一个教室的长明灯,看起来耗能不大,但从整个学校来看的话,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以某大学为例:整个大学教学楼照明灯具负荷共计约为480kw(不计线路损耗),每天如果按长明灯2小时计算(这是保守的估计),1天就浪费电能960千瓦时,以济南地区电费0.52元/千瓦时计算,折合电费499.2元。再以学生一年在校9个月计算,一年将浪费电能25.92万度,折合电费134,784.00元。如果加上线路损耗和灯具长时间使用造成的损坏,费用还要高许多。这种粗放管理带来的电能浪费和高校后勤管理费用的增加就显而易见了。

  以上是对一所大学情况的简单分析,而目前全国各地高校共有1684所(来源于中国高校网),依此类推,高校每年的电能浪费约为43649.28万千瓦时,折合电费浪费高达22697.63万元,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电能浪费量是何等的惊人!我国是能源短缺大国,电力缺口也很大。虽然各地高校被拉闸限电的现象发生较少,但随着燃煤和石油价格的年年攀升,势必会带来发电成本的增加,因此节约电能不仅有利于社会,也有利于高校本身。我国各级政府也在积极倡导市民“空调温度调高一度”的行动,采取城市“关闭景观灯”、“路灯交叉开闭”等多项措施。北京师范大学就向全校发出:“白天要不开或少开灯,开灯场所要做到人走灯灭,杜绝长明灯……”的号召。造成电能浪费的现象除了节能意识薄弱以外,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节电的硬件设备跟不上。着眼于整个学校的大局和全社会能源短缺的大环境,高校教学楼照明灯的智能化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三、“sl8300系列节能控制开关”的功能及应用

  节约用电,是指加强用电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节电措施,减少电能的直接和间接损耗,提高能源效率和保护环境。

  “sl8300系列节能控制开关”是济南赛英立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根据高校教学楼节电的具体要求,研制开发的一种智能控制开关。sl8300系列节能开关产品中,不仅采用时间控制,照度控制,还有微波多普勒人体感应和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等多项技术的组合应用。

  以sl8320时间照度控制开关为例:它采用时间和照度双重控制,在定时开启的时间段内,如果自然光照低于设定的照度值,开关自动开启,否则关闭。通过适时的检测自然光照来控制灯具的开启和关闭,从而达到满足教室照度要求,节约电能和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的多重目的。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教学楼照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电能浪费的影响。介绍了一种时间照度控制开关的功能及使用前后的情况分析,为高校节能和节约费用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关键词:时间照度控制开关 参数 功能 使用

  • 引言

  教学楼的管理是全国各地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供电的管理又是教学楼管理的重点。尤其是照明用电,不仅涉及到保护学生视力,提高教学效率的问题,而且也是高校用电的主要负荷,关系到管理费用的支出,以及国家能源的合理使用问题。现就教学楼照明用电中节能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希望对有关人员在具体工作中有所借鉴。

  • 高校教学楼照明用电管理的现状

  目前,高校教学楼照明用电的管理基本是处于一种粗放式的管理状态。其管理一般为下列三种模式:一是无专人管理,由学生自行控制开启,再由值日学生在中午、下午和晚自习后关闭灯具;二是利用定时开关,根据作息时间开启和关闭整个教学楼的照明电源;三是由专人负责,即管理人员根据作息时间和天气情况分楼或分层送电。

  对教学楼照明管理的要求是在充分保证教室的照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约电能。上述的三种管理模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而造成电能的浪费。第一种模式的特点是可以灵活地满足不同季节、天气、楼层和朝向的照度要求,布线和控制简单,是常用的一种方式,但也是最为浪费电能的一种方式,因为在强光下人眼对弱光不敏感,在自然光照大于灯具光照的情况下,难以觉察到灯光的存在,这是造成白天长明灯的主要原因。如果值日人员责任心不强,还会造成休息时间和夜晚的长明灯。第二种模式比上一种模式在节能方面有很大的提高,但其致命缺点是无法及时地保证各个教室的照度,因为自然光照不仅受时间、季节等已知因素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天气、楼层和朝向等具体因素的影响。这种模式难以满足管理要求,要么是以牺牲学生视力为代价,要么是节能效果不明显。第三种模式在照度和节能两方面都大为提高,但占用的人员数量较多,而且控制的准确程度受人员的习惯所影响,难以作到科学和准确,同时容易受人员责任心的影响,甚至会出现整个教学楼的长明灯而造成更大的浪费。

  根据我们不完全统计:80%的教学楼存在着在白天光照良好的情况下,教室灯具开启和在午休时间长明灯的现象。一个教室的长明灯,看起来耗能不大,但从整个学校来看的话,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以某大学为例:整个大学教学楼照明灯具负荷共计约为480kw(不计线路损耗),每天如果按长明灯2小时计算(这是保守的估计),1天就浪费电能960千瓦时,以济南地区电费0.52元/千瓦时计算,折合电费499.2元。再以学生一年在校9个月计算,一年将浪费电能25.92万度,折合电费134,784.00元。如果加上线路损耗和灯具长时间使用造成的损坏,费用还要高许多。这种粗放管理带来的电能浪费和高校后勤管理费用的增加就显而易见了。

  以上是对一所大学情况的简单分析,而目前全国各地高校共有1684所(来源于中国高校网),依此类推,高校每年的电能浪费约为43649.28万千瓦时,折合电费浪费高达22697.63万元,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电能浪费量是何等的惊人!我国是能源短缺大国,电力缺口也很大。虽然各地高校被拉闸限电的现象发生较少,但随着燃煤和石油价格的年年攀升,势必会带来发电成本的增加,因此节约电能不仅有利于社会,也有利于高校本身。我国各级政府也在积极倡导市民“空调温度调高一度”的行动,采取城市“关闭景观灯”、“路灯交叉开闭”等多项措施。北京师范大学就向全校发出:“白天要不开或少开灯,开灯场所要做到人走灯灭,杜绝长明灯……”的号召。造成电能浪费的现象除了节能意识薄弱以外,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节电的硬件设备跟不上。着眼于整个学校的大局和全社会能源短缺的大环境,高校教学楼照明灯的智能化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三、“sl8300系列节能控制开关”的功能及应用

  节约用电,是指加强用电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节电措施,减少电能的直接和间接损耗,提高能源效率和保护环境。

  “sl8300系列节能控制开关”是济南赛英立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根据高校教学楼节电的具体要求,研制开发的一种智能控制开关。sl8300系列节能开关产品中,不仅采用时间控制,照度控制,还有微波多普勒人体感应和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等多项技术的组合应用。

  以sl8320时间照度控制开关为例:它采用时间和照度双重控制,在定时开启的时间段内,如果自然光照低于设定的照度值,开关自动开启,否则关闭。通过适时的检测自然光照来控制灯具的开启和关闭,从而达到满足教室照度要求,节约电能和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的多重目的。

相关IC型号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