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ASON构建可运营的流媒体网络平台
发布时间:2008/5/26 0:00:00 访问次数:477
    
    
    来源:通信世界 作者:北京邮电大学光通信中心 林鹏 顾畹仪
    
    一、前言
    随着目前视频点播、网络电视等多媒体业务的不断升温,各大网络运营商纷纷将目光投向流媒体服务市场。如今流媒体已经日益成为宽带网络的主流业务,而流媒体数据具备的“带宽的独占性”、“大规模并发性”以及“流速的平稳性”等特征,对网络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现有的网络技术体制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回报?如何解决实时媒体流数据带来的网络服务质量问题?成为运营商在系统部署时所面临的最大困难。
    在技术层面上,流媒体业务涉及多种不同技术体制的技术,涉猎范围十分广泛,从内容存储分发到交换技术、电子节目导航(epg)技术、承载网技术、编解码技术、安全加密技术、信令技术等等。本文从承载网的角度阐述了流媒体业务当前面临的挑战。流媒体业务对于qos的高要求,包括带宽、延时、丢包,使得传统ip网络较难承载这一业务。ason的出现为流媒体的传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它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引入wdm(波分复用)等技术,可满足巨大的带宽需求,其光路交换的特性可减小延时、丢包等的影响。利用ason构建面向流媒体的网络平台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探讨了利用ason构建面向流媒体的组网模式以及所需要的关键技术。
    
    
    
    二、流媒体业务特征及利用ason组网模式分析
    流媒体业务是指采用流式传输技术通过网络远程传送媒体信息,客户端计算机不用将整个影音文件下载到本地,便可以即时收看、收听的一种实时业务。它具有大规模的并发性、实时性以及大流量的突发性,这对现有网络的容量和结构都将形成很大的挑战。常见的流媒体的应用主要有视频点播(vod)、视频广播、internettv、视频监视、视频会议、远程教学、交互游戏等。
    大规模流媒体服务系统一般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首先是服务器子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是运行应用软件、处理用户的各种请求;其次是存储网络,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高效的数据吞吐能力,保障系统可以同时传输大量的并发媒体流;第三是存储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各种媒体文件提供海量存储空间;第四是数据网络,它用于连接各种服务器以及城域骨干网络,使得流媒体服务系统可把并发媒体流传送到广大用户。
    网络流媒体应用模型可以从网络和业务两层来分析。这两者间的关系描述如下:流媒体业务集成平台运行在网络中,对于宽带网络运营商来说,流媒体业务集成平台的作用相当于中心媒体服务器;宽带网络运营平台则提供了一个用户接入、并为用户提供视频流媒体服务的平台,在用户与业务集成平台之间,其作用就是一个针对用户的媒体服务器,并提供用户接入、认证、基本数据记录等功能;业务集成平台功能相当于一个用于存储、传送媒体内容的区域存储网络(san:storageareanetwork),提供一个电子节目指南(epg)功能的、用于业务服务的xml门户网站。考虑到网络层可分为驻地网、宽带城域网和干线网三种,在部署流媒体业务时,既要考虑到该业务在宽带城域网内运行,同时又可以通过干线网进行跨地区的节目传送,实现跨地区流媒体节目交流。所有业务由业务运营商提供,驻地网提供用户接入功能,并跨接到城域网上,为用户提供具有qos保证的多媒体业务。
    随着现在ason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其快速突发传送技术和动态组播技术来承载流媒体业务已经成为当前业界研究的热点,以ip/ason双平台的广域网成为流媒体业务集成平台的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这样可以为实时流媒体业务提供具有端到端连接的光链路。目前ason的动态组播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它涉及到ason组播的uni接口技术、ason组播的路由技术、ason组播的信令协议技术。各大标准化组织尚未对ason的组播框架做出明确定义。因此ip/ason的建网模式还不具备技术成熟条件。但随着这些关键技术的研究深入及标准化,它必将成为下一代流媒体系统部署的最佳方案之一,值得各大运营商密切关注。ason组播机制与传统ip网络组播相差异比较大。ason控制平面构建于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gmpls)协议体系,标记(label)是ason中业务的惟一标志。gmpls简化了数据转发流程,提高了组播的实时性。gmpls的二层交换提供流量工程支持,ason良好的生存性是组播业务qos的重要保证。这些优点都是“尽力传送”的ip网络所不及的。ason支持多粒度业务交换,因此ason的组播
    
    
    来源:通信世界 作者:北京邮电大学光通信中心 林鹏 顾畹仪
    
    一、前言
    随着目前视频点播、网络电视等多媒体业务的不断升温,各大网络运营商纷纷将目光投向流媒体服务市场。如今流媒体已经日益成为宽带网络的主流业务,而流媒体数据具备的“带宽的独占性”、“大规模并发性”以及“流速的平稳性”等特征,对网络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现有的网络技术体制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回报?如何解决实时媒体流数据带来的网络服务质量问题?成为运营商在系统部署时所面临的最大困难。
    在技术层面上,流媒体业务涉及多种不同技术体制的技术,涉猎范围十分广泛,从内容存储分发到交换技术、电子节目导航(epg)技术、承载网技术、编解码技术、安全加密技术、信令技术等等。本文从承载网的角度阐述了流媒体业务当前面临的挑战。流媒体业务对于qos的高要求,包括带宽、延时、丢包,使得传统ip网络较难承载这一业务。ason的出现为流媒体的传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它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引入wdm(波分复用)等技术,可满足巨大的带宽需求,其光路交换的特性可减小延时、丢包等的影响。利用ason构建面向流媒体的网络平台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探讨了利用ason构建面向流媒体的组网模式以及所需要的关键技术。
    
    
    
    二、流媒体业务特征及利用ason组网模式分析
    流媒体业务是指采用流式传输技术通过网络远程传送媒体信息,客户端计算机不用将整个影音文件下载到本地,便可以即时收看、收听的一种实时业务。它具有大规模的并发性、实时性以及大流量的突发性,这对现有网络的容量和结构都将形成很大的挑战。常见的流媒体的应用主要有视频点播(vod)、视频广播、internettv、视频监视、视频会议、远程教学、交互游戏等。
    大规模流媒体服务系统一般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首先是服务器子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是运行应用软件、处理用户的各种请求;其次是存储网络,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高效的数据吞吐能力,保障系统可以同时传输大量的并发媒体流;第三是存储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各种媒体文件提供海量存储空间;第四是数据网络,它用于连接各种服务器以及城域骨干网络,使得流媒体服务系统可把并发媒体流传送到广大用户。
    网络流媒体应用模型可以从网络和业务两层来分析。这两者间的关系描述如下:流媒体业务集成平台运行在网络中,对于宽带网络运营商来说,流媒体业务集成平台的作用相当于中心媒体服务器;宽带网络运营平台则提供了一个用户接入、并为用户提供视频流媒体服务的平台,在用户与业务集成平台之间,其作用就是一个针对用户的媒体服务器,并提供用户接入、认证、基本数据记录等功能;业务集成平台功能相当于一个用于存储、传送媒体内容的区域存储网络(san:storageareanetwork),提供一个电子节目指南(epg)功能的、用于业务服务的xml门户网站。考虑到网络层可分为驻地网、宽带城域网和干线网三种,在部署流媒体业务时,既要考虑到该业务在宽带城域网内运行,同时又可以通过干线网进行跨地区的节目传送,实现跨地区流媒体节目交流。所有业务由业务运营商提供,驻地网提供用户接入功能,并跨接到城域网上,为用户提供具有qos保证的多媒体业务。
    随着现在ason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其快速突发传送技术和动态组播技术来承载流媒体业务已经成为当前业界研究的热点,以ip/ason双平台的广域网成为流媒体业务集成平台的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这样可以为实时流媒体业务提供具有端到端连接的光链路。目前ason的动态组播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它涉及到ason组播的uni接口技术、ason组播的路由技术、ason组播的信令协议技术。各大标准化组织尚未对ason的组播框架做出明确定义。因此ip/ason的建网模式还不具备技术成熟条件。但随着这些关键技术的研究深入及标准化,它必将成为下一代流媒体系统部署的最佳方案之一,值得各大运营商密切关注。ason组播机制与传统ip网络组播相差异比较大。ason控制平面构建于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gmpls)协议体系,标记(label)是ason中业务的惟一标志。gmpls简化了数据转发流程,提高了组播的实时性。gmpls的二层交换提供流量工程支持,ason良好的生存性是组播业务qos的重要保证。这些优点都是“尽力传送”的ip网络所不及的。ason支持多粒度业务交换,因此ason的组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