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CC3895的移相全桥变换器的设计
发布时间:2008/6/3 0:00:00 访问次数:574
    
    
    来源:电源技术应用 作者:燕山大学 张哲 沈虹 王晓寰
    
    摘要:针对新型的移相pwm控制器ucc3895,介绍了其基本的功能及与uc3875(79)系列的控制器相比所具有的特点。并将该控制器应用于20khz/500w移相全桥电源,进行了开环和闭环的系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进行的设计是合理的,ucc,3895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移相全桥变换器;ucct895;设计
    0 引言
    移相全桥(full-bridge,fb)pwm变换器是一种应用广泛,适用于较大功率、低电压等场合的变换器。该变换器采用pwm移相控制,在不附加其他额外元器件,电路成本和复杂程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利用变压器的漏感和功率开关管的结电容进行谐振,使功率管实现零电压开关(zvs),从而减小了开关损耗,变换器的效率可大于80%,并且开关电压应力的减小使得开关频率可以进一步得到提高,可达到100 khz~500 khz,故该变换器适应当今开关电源高频化、高效化的发展趋势,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实现全桥变换器的移相pwm控制的方法很多,比如:采用分立器件进行逻辑组合,采用专用的集成控制芯片,采用dsp或cpld数字实现等。第一种方法较为复杂,不利于工业应用,第三种方法的成本相对较高;而采用专用的集成控制器是电源开发设计者们较多采用的方法。当今应用较多的移相全桥集成控制芯片主要是uc3879和uc3875/6/7/8系列。uc3879作为uc3875的改进型,其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是相同的,但在一些功能上进行了改进。ucc3895是ti公司生产的又一种高性能pwm移相型控制器。它是uc3879的改进型,除了具有uc38779的功能外,最大的改进是增加了自适应死区设置,以适应负载变化时不同的准谐振软开关要求。新增加了pwm软关断能力。同时由于它采用了bcdmos工艺,使得它的功耗更小,工作频率更高,因而更加符合电力电子装置高效率、高频率、高可靠的发展要求。
    本文首先介绍了ucc3895的电气特性、管脚的基本功能及电压型控制或峰值电流控制的实现。然后应用ucc3895设计了220 v输入、24 v输出、开关频率20khz、功率500w的移相全桥电源,并给出了开环和闭环实验的主要波形。
    
    1 ucc3895应用特性
    ucc3895有以下特性:可编程输出开通延时和自适应延时设置;既可用于电流模式,又可用于电压模式;可实现输出脉冲占空比从0%~100%相移控制;内置7 mhz带宽的误差比较放大器,最高工作频率1 mhz等。它的内部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脚ads是该控制芯片新增的控制管脚,其功能是设置所设定输出延时死区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比。
    当脚ads与电流传感脚cs直接相连时,延时死区时间最小;当脚ads直接接地时,延时死区时间最大。
    脚ads可通过式(1)所列关系改变脚delab和脚delcd上的电压,从而改变输出延时。
    
    式中:vdel为脚delab和delcd上的电压;
    vcs为脚cs上取样电流的电压;
    vads为脚ads上所施加的设定电压。
    脚cs为电流检测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当电路工作在峰值电流模式下时,该引脚信号可实现逐个周期的电流限制功能,同时在任何情况下当电路过流时,芯片立刻封锁输出进入软启动周期实现有效的保护功能。
    脚ramp、当ucc3895工作于电压或平均电流控制模式下,该脚接振荡器输出脚ct时,该引脚接电流信号脚cs时,则ucc3895工作在峰值电流模式下。
    同步振荡器的工作频率由定时电容ct和定时电阻rt决定。振荡周期可由式(2)近似得到
    
    同一桥臂上的两个管子的死区延时时间可由式(3)确定,
    
    式中:rdel为脚delab与地间所接的电阻。
    ucc3895与uc3875、uc3879等传统的移相控制芯片的参数比较如表l所列。
    
    
    从表1可看出ucc3895的功耗明显减小,相应速度最快,但是驱动能力相对uc3875而言较小,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还要根据情况合理选择芯片。
    
    
    
    来源:电源技术应用 作者:燕山大学 张哲 沈虹 王晓寰
    
    摘要:针对新型的移相pwm控制器ucc3895,介绍了其基本的功能及与uc3875(79)系列的控制器相比所具有的特点。并将该控制器应用于20khz/500w移相全桥电源,进行了开环和闭环的系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进行的设计是合理的,ucc,3895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移相全桥变换器;ucct895;设计
    0 引言
    移相全桥(full-bridge,fb)pwm变换器是一种应用广泛,适用于较大功率、低电压等场合的变换器。该变换器采用pwm移相控制,在不附加其他额外元器件,电路成本和复杂程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利用变压器的漏感和功率开关管的结电容进行谐振,使功率管实现零电压开关(zvs),从而减小了开关损耗,变换器的效率可大于80%,并且开关电压应力的减小使得开关频率可以进一步得到提高,可达到100 khz~500 khz,故该变换器适应当今开关电源高频化、高效化的发展趋势,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实现全桥变换器的移相pwm控制的方法很多,比如:采用分立器件进行逻辑组合,采用专用的集成控制芯片,采用dsp或cpld数字实现等。第一种方法较为复杂,不利于工业应用,第三种方法的成本相对较高;而采用专用的集成控制器是电源开发设计者们较多采用的方法。当今应用较多的移相全桥集成控制芯片主要是uc3879和uc3875/6/7/8系列。uc3879作为uc3875的改进型,其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是相同的,但在一些功能上进行了改进。ucc3895是ti公司生产的又一种高性能pwm移相型控制器。它是uc3879的改进型,除了具有uc38779的功能外,最大的改进是增加了自适应死区设置,以适应负载变化时不同的准谐振软开关要求。新增加了pwm软关断能力。同时由于它采用了bcdmos工艺,使得它的功耗更小,工作频率更高,因而更加符合电力电子装置高效率、高频率、高可靠的发展要求。
    本文首先介绍了ucc3895的电气特性、管脚的基本功能及电压型控制或峰值电流控制的实现。然后应用ucc3895设计了220 v输入、24 v输出、开关频率20khz、功率500w的移相全桥电源,并给出了开环和闭环实验的主要波形。
    
    1 ucc3895应用特性
    ucc3895有以下特性:可编程输出开通延时和自适应延时设置;既可用于电流模式,又可用于电压模式;可实现输出脉冲占空比从0%~100%相移控制;内置7 mhz带宽的误差比较放大器,最高工作频率1 mhz等。它的内部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脚ads是该控制芯片新增的控制管脚,其功能是设置所设定输出延时死区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比。
    当脚ads与电流传感脚cs直接相连时,延时死区时间最小;当脚ads直接接地时,延时死区时间最大。
    脚ads可通过式(1)所列关系改变脚delab和脚delcd上的电压,从而改变输出延时。
    
    式中:vdel为脚delab和delcd上的电压;
    vcs为脚cs上取样电流的电压;
    vads为脚ads上所施加的设定电压。
    脚cs为电流检测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当电路工作在峰值电流模式下时,该引脚信号可实现逐个周期的电流限制功能,同时在任何情况下当电路过流时,芯片立刻封锁输出进入软启动周期实现有效的保护功能。
    脚ramp、当ucc3895工作于电压或平均电流控制模式下,该脚接振荡器输出脚ct时,该引脚接电流信号脚cs时,则ucc3895工作在峰值电流模式下。
    同步振荡器的工作频率由定时电容ct和定时电阻rt决定。振荡周期可由式(2)近似得到
    
    同一桥臂上的两个管子的死区延时时间可由式(3)确定,
    
    式中:rdel为脚delab与地间所接的电阻。
    ucc3895与uc3875、uc3879等传统的移相控制芯片的参数比较如表l所列。
    
    
    从表1可看出ucc3895的功耗明显减小,相应速度最快,但是驱动能力相对uc3875而言较小,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还要根据情况合理选择芯片。
    
上一篇:功率器件热设计及散热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