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工业以太网控制方案的研究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359

 一、引言

  对工业自动化领域而言,大量的智能设备可通过各种途径连到internet上,通过网络相互传递信息和数据,实现智能化现场设备的功能自治性、系统结构的高度分散性以及监管控一体化。

  现场总线(fieldbus)就是顺应这一形势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现场总线的出现,标志着工业控制技术领域又一新时代的开始。这一技术的发展,对实现面向设备的自动化系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与传统的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system,dcs)相比,他具有全开放、全分散、互操作等优点,但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目前的现场仪表和设备的计算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较低,复杂的控制功能仍集中在一台控制计算机上,不能实现全分散控制,存在风险集中的现象。

  2.现场总线仅作为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系统的底层,不足以实现系统的全开放性结构。系统架构呈垂直组合状,数据通信存在瓶颈。

  3.iec61158标准包括8种类型的现场总线,相互之间差异较大,不能实现互操作,彼此连接存在一定困难。

  4.系统中所有控制器独立运行,各执行独立的数据处理,难

以做到所有信息共享,导致系统实时性不尽如人意。

  上面的阐述说明传统经典的plc和现场总线技术已不适合这种要求。即使是像工业pc,opc等技术,只要他们被镶嵌在传统的系统结构中,也只能是对系统的功能作些边缘性的提高。

  因此,为减轻繁重的编程工作和达到系统的简单化,需要对系统的结构进行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飞跃发展,工业控制领域中必然会产生一种能够弥补现场总线缺陷,实现全系统统一、高效、实时的控制策略。工业以太网就是适应这一需要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控制技术。在所有的网络技术中,以太网技术是至今最理想的选择,他能满足如下所有要求:

  1.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需要,具有高传输速率,目前达到100 mb/s。

  2.高传输安全性和可靠性,集线器技术的确定性。

  3.集线器的应用可不需考虑网络的扩展。

  4.建立了一种标准:一个新的工控总线标准。

  5.与it连接,“世界标准”的tcp/ip技术的应用。

  6.在整个网络中的随机网络存取技术。

  以太网(ethernet),既是一种计算机接入局域网络的术。由于以太网传送速率的大幅度提高,物理层标准的工业化以及以太网集线器技术的形成,千兆以太网技术和无碰撞全双工光纤技术的出现,使得这一先进的网络技术被推进到早先认为不适宜的工业控制网络中,形成了工业以太网技术。与目前的基于现场总线的控制网络相比,基于工业以太网技术的控制网络是一种低成本(许多商用以太网的芯片组与技术可以借用)、高性能的控制网络解决方案。

  二、方案分析

  (一)嵌入式工业以太网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控制系统网络分为三层:信息层、控制层和设备层(传感/执行层)。传统的控制系统在信息层大都采用以太网,而在控制层和设备层一般采用不同的现场总线或其他专用网络。目前,几乎所有的plc和远程i/o供应商都能提供支持tcp/ip的以太网接口的产品。采用以太网架构以后,控制器的位置也可以突破传统网络架构的限制,可以位于现场,也可以位于中央控制室。目前控制器甚至远程i/o支持以太网的功能越来越强,在有些控制器和远程i/o模块中已经集成了web服务器,从而允许信息层的用户也可以和控制层的用户一样直接获取控制器和远程i/o模块中的当前状态值。

  本方案中,网络控制系统分为三部分:

  1.现场设备层

  包括嵌入式节点控制模块和现场工作机。前者主要完成现场数据的采集、前端数据的处理与保存并通过internet接口与上层进行通信。控制模块可实现服务器功能,信息层可通过web浏览的方式访问(支持点对多点通信)。后者主要负责一些辅助性、监控性事务,如现场数据传送、历史数据处理、报表输出等。

  2.内部信息层

  主要由企业内部以太网组成。主要完成整个系统的信息收集

 一、引言

  对工业自动化领域而言,大量的智能设备可通过各种途径连到internet上,通过网络相互传递信息和数据,实现智能化现场设备的功能自治性、系统结构的高度分散性以及监管控一体化。

  现场总线(fieldbus)就是顺应这一形势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现场总线的出现,标志着工业控制技术领域又一新时代的开始。这一技术的发展,对实现面向设备的自动化系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与传统的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system,dcs)相比,他具有全开放、全分散、互操作等优点,但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目前的现场仪表和设备的计算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较低,复杂的控制功能仍集中在一台控制计算机上,不能实现全分散控制,存在风险集中的现象。

  2.现场总线仅作为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系统的底层,不足以实现系统的全开放性结构。系统架构呈垂直组合状,数据通信存在瓶颈。

  3.iec61158标准包括8种类型的现场总线,相互之间差异较大,不能实现互操作,彼此连接存在一定困难。

  4.系统中所有控制器独立运行,各执行独立的数据处理,难

以做到所有信息共享,导致系统实时性不尽如人意。

  上面的阐述说明传统经典的plc和现场总线技术已不适合这种要求。即使是像工业pc,opc等技术,只要他们被镶嵌在传统的系统结构中,也只能是对系统的功能作些边缘性的提高。

  因此,为减轻繁重的编程工作和达到系统的简单化,需要对系统的结构进行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飞跃发展,工业控制领域中必然会产生一种能够弥补现场总线缺陷,实现全系统统一、高效、实时的控制策略。工业以太网就是适应这一需要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控制技术。在所有的网络技术中,以太网技术是至今最理想的选择,他能满足如下所有要求:

  1.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需要,具有高传输速率,目前达到100 mb/s。

  2.高传输安全性和可靠性,集线器技术的确定性。

  3.集线器的应用可不需考虑网络的扩展。

  4.建立了一种标准:一个新的工控总线标准。

  5.与it连接,“世界标准”的tcp/ip技术的应用。

  6.在整个网络中的随机网络存取技术。

  以太网(ethernet),既是一种计算机接入局域网络的术。由于以太网传送速率的大幅度提高,物理层标准的工业化以及以太网集线器技术的形成,千兆以太网技术和无碰撞全双工光纤技术的出现,使得这一先进的网络技术被推进到早先认为不适宜的工业控制网络中,形成了工业以太网技术。与目前的基于现场总线的控制网络相比,基于工业以太网技术的控制网络是一种低成本(许多商用以太网的芯片组与技术可以借用)、高性能的控制网络解决方案。

  二、方案分析

  (一)嵌入式工业以太网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控制系统网络分为三层:信息层、控制层和设备层(传感/执行层)。传统的控制系统在信息层大都采用以太网,而在控制层和设备层一般采用不同的现场总线或其他专用网络。目前,几乎所有的plc和远程i/o供应商都能提供支持tcp/ip的以太网接口的产品。采用以太网架构以后,控制器的位置也可以突破传统网络架构的限制,可以位于现场,也可以位于中央控制室。目前控制器甚至远程i/o支持以太网的功能越来越强,在有些控制器和远程i/o模块中已经集成了web服务器,从而允许信息层的用户也可以和控制层的用户一样直接获取控制器和远程i/o模块中的当前状态值。

  本方案中,网络控制系统分为三部分:

  1.现场设备层

  包括嵌入式节点控制模块和现场工作机。前者主要完成现场数据的采集、前端数据的处理与保存并通过internet接口与上层进行通信。控制模块可实现服务器功能,信息层可通过web浏览的方式访问(支持点对多点通信)。后者主要负责一些辅助性、监控性事务,如现场数据传送、历史数据处理、报表输出等。

  2.内部信息层

  主要由企业内部以太网组成。主要完成整个系统的信息收集

相关IC型号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