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SCOPIA平台:高清与标清完美兼容的利器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501
消息视频会议技术由于实现了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综合在一起的远距离传输,使人们在进行异地交流时利用视讯技术既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又可以看到对方的活动图像和内容,大大增强了异地交流的亲切感和临场感。随着视频会议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需求的差异化也越来越明显,但用户对视频会议应用效果的满意程度却差强人意。有调查显示,清晰度、时延、带宽、稳定性、高居不下的价格以及运营商的推广模式等都是阻碍视频会议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而视频的清晰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高清视频及其挑战
如果将时间追溯到三年前,也许很少有人知道高清视频会议的概念,而如今,高清已经成为各大国内外厂商最关注的领地之一,纷纷都迎合用户的需求,推出了自己的高清解决方案,在高清概念这个新的战场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从2005年10月,美国lifesize发布了首款高清视频通信系统--lifesize room开始,紧接着2006年8月,泰德也推出针对商务和个人通信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涵盖了桌面、大型会议、基础设施、管理平台等各个方面;此外,宝利通、索尼等传统通信巨头也从语音、视频、数据和 web 多媒体协作应用等领域切入了高清市场。
但是,目前高清视频会议的应用情况并不理想,更多地还是处于概念宣传阶段。主要的制约因素有几个方面。
首先,阻碍高清视频会议普及最大的问题是价格。目前市场上高清会议系统价格与标清会议系统价格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由于高清会议系统比标清会议系统需要更多的处理能力,因而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一些高清视频会议系统,要么一个高清端口需要支付标准端口3倍到4倍的价格,要么通过低质量的高清( hd)效果 (10-6fps)来降低资源的占用从而降低每端口的价。据了解,目前某国外厂商一个20端口的高清mcu起始价格要在5万美元以上,平均下来每端口价格约在3千美元,而且还不包含网闸(gatekeeper)、流媒体管理以及桌面终端的费用。
另一个挑战就是高清视频与标清视频会议系统兼容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厂商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只支持高清格式,而无法与标清格式的系统互联互通,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用户需要享受到高清晰度的产品的话,以前的标清设备将有可能会从此“退出江湖”,对于前期投入巨额资金上马标清视频会议的用户而言,无疑会大大增加it投资成本,增加企业经营负担。
高清与标清如何兼容?
专家指出,必须从底层协议出发,提供能够兼容高清与标清两种通信协议与视频格式的后台产品,才能从根本上打破高清与标清之间的隔阂。对于这个令厂商和用户都倍感头疼的问题,全球领先的统一通信平台提供商radvision公司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其推出的全新版本scopia mcu产品,不但可以实现不同品牌、类型终端的完全兼容,而且还可以真正实现高清视频会议终端与标清视频会议终端混合接入的mcu产品,可以保证有效地实现不同品牌、不同类型(包含高清、标清)视频终端的混合接入,确保在今后的系统扩容和终端设备的陆续采购中,可以不局限于高清视频会议终端或标清视频会议终端的选择,可以灵活地根据各地经济条件和网络条件,选择高清视频会议终端或标清视频会议终端。
据了解,scopia平台能够实现高清终端与标清终端的全面接入的产品。基于radvision的标准性和兼容性,radvision提供业界领先的技术产品和网络产品,目前已经成为多媒体通信领域的基础“构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于电信运营商、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以及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等领域。
兼容的背后
在兼容方面的出色造诣来自于radvision深厚的技术功底。radvision是国际电信联盟(itu-t)成员,h.323协议的重要发起人,在全球有约三百个ip视讯设备厂家使用radvision h.323协议栈作为底层核心技术,来开发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因此确保了radvision mcu能够与业界主流的所有相关产品均有最佳的兼容性。这是其它mcu厂商所无法比拟的。
radvision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视频质量,在mcu的设计中也应用大量的先进技术和最好的处理芯片,从而使mcu能够提供优质的图像质量。具体而言,scopia mcu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保障了会议的高质量:
首先,scopia采用电信级纯硬件结构设计,所有的音视频板卡所采用芯片均为德州仪器最新的dm64x系列芯片,支持强大的视频编解码能力,视频可以完成(h.261/h.263/h.264)等在2m带宽下的视频编码格式的转换,强大的芯片处理能力同时可以支持hd720/hd1080p高清图像格式,以及其他宽屏图像格式,包括288p、384p、448p、480p、576p等;同时支持了hd720p格式高清分屏的应用以及hd(高清视频)与sd(标清视频)混合应用,确保用户投资的合理化。该芯片同时对每端口均提供相同的能力,包括双流/多分屏/混速等多种应用的混合使用,并且不会因此牺牲端口容量,确保用户投资。
其次,采用业内高端的cpci模块化硬件
消息视频会议技术由于实现了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综合在一起的远距离传输,使人们在进行异地交流时利用视讯技术既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又可以看到对方的活动图像和内容,大大增强了异地交流的亲切感和临场感。随着视频会议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需求的差异化也越来越明显,但用户对视频会议应用效果的满意程度却差强人意。有调查显示,清晰度、时延、带宽、稳定性、高居不下的价格以及运营商的推广模式等都是阻碍视频会议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而视频的清晰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高清视频及其挑战
如果将时间追溯到三年前,也许很少有人知道高清视频会议的概念,而如今,高清已经成为各大国内外厂商最关注的领地之一,纷纷都迎合用户的需求,推出了自己的高清解决方案,在高清概念这个新的战场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从2005年10月,美国lifesize发布了首款高清视频通信系统--lifesize room开始,紧接着2006年8月,泰德也推出针对商务和个人通信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涵盖了桌面、大型会议、基础设施、管理平台等各个方面;此外,宝利通、索尼等传统通信巨头也从语音、视频、数据和 web 多媒体协作应用等领域切入了高清市场。
但是,目前高清视频会议的应用情况并不理想,更多地还是处于概念宣传阶段。主要的制约因素有几个方面。
首先,阻碍高清视频会议普及最大的问题是价格。目前市场上高清会议系统价格与标清会议系统价格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由于高清会议系统比标清会议系统需要更多的处理能力,因而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一些高清视频会议系统,要么一个高清端口需要支付标准端口3倍到4倍的价格,要么通过低质量的高清( hd)效果 (10-6fps)来降低资源的占用从而降低每端口的价。据了解,目前某国外厂商一个20端口的高清mcu起始价格要在5万美元以上,平均下来每端口价格约在3千美元,而且还不包含网闸(gatekeeper)、流媒体管理以及桌面终端的费用。
另一个挑战就是高清视频与标清视频会议系统兼容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厂商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只支持高清格式,而无法与标清格式的系统互联互通,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用户需要享受到高清晰度的产品的话,以前的标清设备将有可能会从此“退出江湖”,对于前期投入巨额资金上马标清视频会议的用户而言,无疑会大大增加it投资成本,增加企业经营负担。
高清与标清如何兼容?
专家指出,必须从底层协议出发,提供能够兼容高清与标清两种通信协议与视频格式的后台产品,才能从根本上打破高清与标清之间的隔阂。对于这个令厂商和用户都倍感头疼的问题,全球领先的统一通信平台提供商radvision公司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其推出的全新版本scopia mcu产品,不但可以实现不同品牌、类型终端的完全兼容,而且还可以真正实现高清视频会议终端与标清视频会议终端混合接入的mcu产品,可以保证有效地实现不同品牌、不同类型(包含高清、标清)视频终端的混合接入,确保在今后的系统扩容和终端设备的陆续采购中,可以不局限于高清视频会议终端或标清视频会议终端的选择,可以灵活地根据各地经济条件和网络条件,选择高清视频会议终端或标清视频会议终端。
据了解,scopia平台能够实现高清终端与标清终端的全面接入的产品。基于radvision的标准性和兼容性,radvision提供业界领先的技术产品和网络产品,目前已经成为多媒体通信领域的基础“构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于电信运营商、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以及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等领域。
兼容的背后
在兼容方面的出色造诣来自于radvision深厚的技术功底。radvision是国际电信联盟(itu-t)成员,h.323协议的重要发起人,在全球有约三百个ip视讯设备厂家使用radvision h.323协议栈作为底层核心技术,来开发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因此确保了radvision mcu能够与业界主流的所有相关产品均有最佳的兼容性。这是其它mcu厂商所无法比拟的。
radvision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视频质量,在mcu的设计中也应用大量的先进技术和最好的处理芯片,从而使mcu能够提供优质的图像质量。具体而言,scopia mcu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保障了会议的高质量:
首先,scopia采用电信级纯硬件结构设计,所有的音视频板卡所采用芯片均为德州仪器最新的dm64x系列芯片,支持强大的视频编解码能力,视频可以完成(h.261/h.263/h.264)等在2m带宽下的视频编码格式的转换,强大的芯片处理能力同时可以支持hd720/hd1080p高清图像格式,以及其他宽屏图像格式,包括288p、384p、448p、480p、576p等;同时支持了hd720p格式高清分屏的应用以及hd(高清视频)与sd(标清视频)混合应用,确保用户投资的合理化。该芯片同时对每端口均提供相同的能力,包括双流/多分屏/混速等多种应用的混合使用,并且不会因此牺牲端口容量,确保用户投资。
其次,采用业内高端的cpci模块化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