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D S P

LCD TV产业迈向高峰期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560

        

    

    

     黄书均 自从lcd显示器快速替代原有crt显示器成为桌上型计算机的标准配备后,液晶面板的需求量便大幅提升。然而,从2002年开始,lcd却已经不再只是计算机外设设备的一部份,lcd tv的推出,使得lcd也开始成为电视的代名词,传统家电厂商纷纷推出各种尺寸的lcd tv产品,从15英寸起跳,有17英寸、18英寸、20英寸、23英寸、27英寸到30英寸等等,几乎涵盖了常用的电视跟显示器所需要的尺寸。随着这股风潮的蔓延,甚至已有人将2003年定位为“lcd tv元年”。 从1968年美国rca公布世界第一个液晶显示器专利之后,长达30多年的不断研发过程,液晶显示技术出现快速发展,经历扭曲向列(tn-lcd)、超扭曲向列(stn-lcd)和薄膜晶体管向列(tft-lcd)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后,液晶显示器已经成为家用产品的一部分,同时,利用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计算器技术与其它复杂技术相结合的tft-lcd,更可运用于笔记型计算机、工业监视器、pda、车载导航系统、摄像机监视器、摄像机取景器、数字照相机、投影显示器、游戏机、寻呼机、移动电话机以及车载电视等领域。也因此,随着液晶显示器技术成熟,取代crt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 2002年lcd tv发展突破30英寸魔咒 随着大尺寸tft-lcd技术演进与玻璃基板扩大化,tft-lcd应用产品由oa的应用产品,逐渐扩展至av及ia的应用,如lcd-tv、car-tv、web pad。lcd中传统的超扭转向列液晶显示器(stn-lcd)因反应速度较慢、色彩数有限等因素,不适用于lcd-tv。而tft-lcd系利用控制液晶排列方向,让光线通过液晶时产生不同的折射率,再配合配向膜与偏光板(polarizer)作用产生影像,具有高分辨率的显示能力与低耗能、极轻薄的优点,使其有机会成为下一世代高画质数字电视(hdtv, high-definition television)的主流产品,因目前lcd tv所采用的显示器皆为tft-lcd。在各大尺寸tft-lcd厂商及家电大厂皆竞相投入开发的情况下,预期lcd-tv将是tft-lcd应用市场崛起的黑马。 在面板的分类中,对于做lcd tv用的面板,跟计算机屏幕用的面板其实是有着相当不一样的规范。以一般常见的lcd屏幕用面板来说,依照桌上型与笔记型使用环境的不同,前者亮度是以200 cd/㎡以上居多,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大多lcd屏幕都是在250 cd/㎡上下居多,后者则是以150~200 cd/㎡居多,因此笔记型计算机用的面板亮度通常比较暗一些,而tv等级用的液晶屏幕面板,其亮度大多都是350 cd/㎡以上,以400 cd/㎡~500 cd/㎡居多。 面板厂在发展液晶电视时,有二项最重要的技术,一是在大尺寸专用的广视角技术,除了国内同业一般采用传统的tn加film技术外,还有由hitachi、nec、ibm发展的ips技术及由fujitsu发展的mva技术。 其次则是odf滴下式液晶注入法,传统lcd的液晶注入方式,是在上下玻璃对组之后以毛细原理将液晶慢慢吸入,此种灌液晶方法往往耗时且浪费液晶。新的odf滴下式液晶注入法则是在先将液晶直接滴在玻璃上,然后在进行上下玻璃的对组,如此不但可以大幅节省约40%的液晶材料灌液晶材料,在时间上亦可大幅缩减,以三十英寸面板为例,传统灌液晶方式灌一片大约需要五天的时间,odf只需要两个小时,因此该制程在超大尺寸面板具有绝对的优势。 此外,以lcd-tv技术的演进历程来看,在视角的提升方面,lcd tv于1995年最大视角为140度,至2000年水平与垂直视角可达160度,2002年业界最高规格的fujitsu mva宽广角技术的上下左右视角已可达170度。同时在应答速度方面也不断地在提升,从1990年70ms的反应速度,至2000年精进至16ms,于2002年应答速度更进一步地缩短为10ms以下。 在亮度及分辨率方面亦由1990年的100nits与640×480,至2002年奇美电子自行开发的高对比超广视角技术的亮度已可大于500nits,samsung所生产的24英寸lcd-tv分辨率已达1920×1200(uxga)。 在对比的方面,1990年仅有100:1,至2002年业界最高对比已可达500:1,同时在面板寿命方面已可达5万小时以上。lcd-tv 在面板大型化、视角、应答速度、亮度、分辨率、对比与使用寿命都有重大的突破,使得lcd-tv的影像显示品质逐渐大幅提升。 以往受到技术和成本限制,lcd tv技术曾经被普遍认为将主要在30英寸以下领域挑战传统显像管电视。然而,在2002年液晶电视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液晶显示屏技术取得极大程度的改进和发展,并在亮度、对比度、视角、响应速度明显改善,其技术特点包括,液晶电视已达到1670万色彩;分辨率提高,支持hdtv信号;功耗降低;使用寿命达为4万小时以上;具有高亮度、对比度等等,使得液晶电视在未来市场的竞争力大幅加强。因此,液晶电视也已经开始进攻30英英寸以上的大屏幕市场。 数字电视带动数字电视机换机风潮

        

    

    

     黄书均 自从lcd显示器快速替代原有crt显示器成为桌上型计算机的标准配备后,液晶面板的需求量便大幅提升。然而,从2002年开始,lcd却已经不再只是计算机外设设备的一部份,lcd tv的推出,使得lcd也开始成为电视的代名词,传统家电厂商纷纷推出各种尺寸的lcd tv产品,从15英寸起跳,有17英寸、18英寸、20英寸、23英寸、27英寸到30英寸等等,几乎涵盖了常用的电视跟显示器所需要的尺寸。随着这股风潮的蔓延,甚至已有人将2003年定位为“lcd tv元年”。 从1968年美国rca公布世界第一个液晶显示器专利之后,长达30多年的不断研发过程,液晶显示技术出现快速发展,经历扭曲向列(tn-lcd)、超扭曲向列(stn-lcd)和薄膜晶体管向列(tft-lcd)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后,液晶显示器已经成为家用产品的一部分,同时,利用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计算器技术与其它复杂技术相结合的tft-lcd,更可运用于笔记型计算机、工业监视器、pda、车载导航系统、摄像机监视器、摄像机取景器、数字照相机、投影显示器、游戏机、寻呼机、移动电话机以及车载电视等领域。也因此,随着液晶显示器技术成熟,取代crt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 2002年lcd tv发展突破30英寸魔咒 随着大尺寸tft-lcd技术演进与玻璃基板扩大化,tft-lcd应用产品由oa的应用产品,逐渐扩展至av及ia的应用,如lcd-tv、car-tv、web pad。lcd中传统的超扭转向列液晶显示器(stn-lcd)因反应速度较慢、色彩数有限等因素,不适用于lcd-tv。而tft-lcd系利用控制液晶排列方向,让光线通过液晶时产生不同的折射率,再配合配向膜与偏光板(polarizer)作用产生影像,具有高分辨率的显示能力与低耗能、极轻薄的优点,使其有机会成为下一世代高画质数字电视(hdtv, high-definition television)的主流产品,因目前lcd tv所采用的显示器皆为tft-lcd。在各大尺寸tft-lcd厂商及家电大厂皆竞相投入开发的情况下,预期lcd-tv将是tft-lcd应用市场崛起的黑马。 在面板的分类中,对于做lcd tv用的面板,跟计算机屏幕用的面板其实是有着相当不一样的规范。以一般常见的lcd屏幕用面板来说,依照桌上型与笔记型使用环境的不同,前者亮度是以200 cd/㎡以上居多,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大多lcd屏幕都是在250 cd/㎡上下居多,后者则是以150~200 cd/㎡居多,因此笔记型计算机用的面板亮度通常比较暗一些,而tv等级用的液晶屏幕面板,其亮度大多都是350 cd/㎡以上,以400 cd/㎡~500 cd/㎡居多。 面板厂在发展液晶电视时,有二项最重要的技术,一是在大尺寸专用的广视角技术,除了国内同业一般采用传统的tn加film技术外,还有由hitachi、nec、ibm发展的ips技术及由fujitsu发展的mva技术。 其次则是odf滴下式液晶注入法,传统lcd的液晶注入方式,是在上下玻璃对组之后以毛细原理将液晶慢慢吸入,此种灌液晶方法往往耗时且浪费液晶。新的odf滴下式液晶注入法则是在先将液晶直接滴在玻璃上,然后在进行上下玻璃的对组,如此不但可以大幅节省约40%的液晶材料灌液晶材料,在时间上亦可大幅缩减,以三十英寸面板为例,传统灌液晶方式灌一片大约需要五天的时间,odf只需要两个小时,因此该制程在超大尺寸面板具有绝对的优势。 此外,以lcd-tv技术的演进历程来看,在视角的提升方面,lcd tv于1995年最大视角为140度,至2000年水平与垂直视角可达160度,2002年业界最高规格的fujitsu mva宽广角技术的上下左右视角已可达170度。同时在应答速度方面也不断地在提升,从1990年70ms的反应速度,至2000年精进至16ms,于2002年应答速度更进一步地缩短为10ms以下。 在亮度及分辨率方面亦由1990年的100nits与640×480,至2002年奇美电子自行开发的高对比超广视角技术的亮度已可大于500nits,samsung所生产的24英寸lcd-tv分辨率已达1920×1200(uxga)。 在对比的方面,1990年仅有100:1,至2002年业界最高对比已可达500:1,同时在面板寿命方面已可达5万小时以上。lcd-tv 在面板大型化、视角、应答速度、亮度、分辨率、对比与使用寿命都有重大的突破,使得lcd-tv的影像显示品质逐渐大幅提升。 以往受到技术和成本限制,lcd tv技术曾经被普遍认为将主要在30英寸以下领域挑战传统显像管电视。然而,在2002年液晶电视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液晶显示屏技术取得极大程度的改进和发展,并在亮度、对比度、视角、响应速度明显改善,其技术特点包括,液晶电视已达到1670万色彩;分辨率提高,支持hdtv信号;功耗降低;使用寿命达为4万小时以上;具有高亮度、对比度等等,使得液晶电视在未来市场的竞争力大幅加强。因此,液晶电视也已经开始进攻30英英寸以上的大屏幕市场。 数字电视带动数字电视机换机风潮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业余条件下PCM2702
    PGM2702采用SSOP28封装,引脚小而密,EP3...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