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TV制作中广泛应用的数字媒体领域存储技术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794
    
    
    来源:依马狮网牟成培山东有线电视中心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存储技术在数字媒体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数字技术的迅猛变革,使存储数字媒体的技术手段也发生很大变化。在媒体爆炸性增长的同时,广电界十分关心数字技术的未来发展,同时也更加关心数字媒体资产的管理、使用和存储。本文围绕6种常用数字存储技术及在数字视频中的应用进行浅析,供同仁参考。
    
    scsi技术
    
    scsi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scsi协议的第一版本仅规定了5mb/s的传输速度的总线类型,接口定义、电缆规格等标准。第二版本作了较大修改。scsi-2协议规定了16位数据带宽。高速的scsi存储技术陆续成为市场的主流,也使scsi技术牢牢地占据了随机存储市场。scsi-3协议增加了能满足特殊设备协议所需要的命令集,使得它既能适应传统的并行传输设备,又能适应最新出现的一些串行设备的通信需要,如光纤通道协议(fcp)、串行存储协议(ssp)、串行总线协议等。
    
    由于scsi技术兼容性好,市场需求大,其技术不断翻新。现在已从5mb/s传输速度的scsi-1发展到lvd的160mb/s,近期320 mb/s的scsi也已投入使用。
    
    scsi技术广泛应用于非线性编辑、字幕机等制作设备。早期的硬盘播出设备采用该技术构建视音频服务器,但因其可靠性等原因而被新技术取代。高可靠性的大型存储系统,通常把scsi技术与其它技术结合来实现故障自恢复,提高安全性,达到系统不间断工作的目的。
    
    存储网络技术
    
    它是近年高速发展的技术,具有安全性高、动态扩展性强的特点。许多基于工业标准的网络存储方案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在数字媒体领域应用最多的是局域网存储,理论上带宽可达1gb/s,实测带宽可在700mb/s左右;其次是光纤通道技术,理论上在全双工的情况下,带宽可达2gb/s,单通道达1gb/s,实测带宽可在720 mb/s左右。前者是基于低价位的分布式网络存储方案,后者主要架构采用专用存储,并逐渐向中低市场发展。
    
    intel公司推动的infiniband是基于ia-64架构的核心存储技术,第一阶段是取代pc,带宽目标是2.5gb/s;第二阶段达到cluster应用,带宽目标是30gb/s。其目标宏伟,是否可被市场接受,技术瓶颈能否突破,人们将拭目以待。
    
    存储网络技术近年在视频领域发展迅猛。无论是从管理、制作还是播出都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形成大型电视台的制播一体网,全台媒体资产的中心存储和统一管理,还有不少的技术难点需要克服。特别是存储网络技术的带宽问题是面临的最大障碍。
    
    raid技术
    
    raid是一种由多块廉价磁盘构成的冗余阵列。虽然raid包含多块磁盘,但是在操作系统下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型存储设备出现。raid技术分为几种不同的等级,可以分别提供不同的速度、安全性和性价比。
    
    raid0是最简单的一种形式。raid0可以把多块硬盘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容量更大的存储设备。但由于raid0没有冗余或错误修复能力,其安全性大大降低。因此,在raid0中配置4块以上的硬盘,对一般应用是不明智的。如果其中的任何一块磁盘出现故障,整个系统将会受到破坏,无法继续使用。国内早期,某些视音频服务器采用raid0技术,几乎没有几台能够长期、安全使用。
    
    raid1和raid0截然不同,其技术重点全部放在如何能够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数据可修复性上。raid1又被称为磁盘镜像,每一个磁盘都具有一个对应的镜像盘。raid1是所有raid等级中实现成本最高的一种,尽管如此,人们还是选择raid1来保存那些关键性的重要数据。
    
    raid3是利用一个专门的磁盘存放所有的校验数据,而在剩余的磁盘中创建带区集分散数据的读写操作。raid3不仅可以像raid1那样提供容错功能,而且整体开销从raid1的50%下降为25%(raid3+1)。随着所使用磁盘数量的增多,额外成本开销会越来越小。在不同情况下,raid3读写操作的复杂程度也不相同。最简单的
    
    
    来源:依马狮网牟成培山东有线电视中心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存储技术在数字媒体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数字技术的迅猛变革,使存储数字媒体的技术手段也发生很大变化。在媒体爆炸性增长的同时,广电界十分关心数字技术的未来发展,同时也更加关心数字媒体资产的管理、使用和存储。本文围绕6种常用数字存储技术及在数字视频中的应用进行浅析,供同仁参考。
    
    scsi技术
    
    scsi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scsi协议的第一版本仅规定了5mb/s的传输速度的总线类型,接口定义、电缆规格等标准。第二版本作了较大修改。scsi-2协议规定了16位数据带宽。高速的scsi存储技术陆续成为市场的主流,也使scsi技术牢牢地占据了随机存储市场。scsi-3协议增加了能满足特殊设备协议所需要的命令集,使得它既能适应传统的并行传输设备,又能适应最新出现的一些串行设备的通信需要,如光纤通道协议(fcp)、串行存储协议(ssp)、串行总线协议等。
    
    由于scsi技术兼容性好,市场需求大,其技术不断翻新。现在已从5mb/s传输速度的scsi-1发展到lvd的160mb/s,近期320 mb/s的scsi也已投入使用。
    
    scsi技术广泛应用于非线性编辑、字幕机等制作设备。早期的硬盘播出设备采用该技术构建视音频服务器,但因其可靠性等原因而被新技术取代。高可靠性的大型存储系统,通常把scsi技术与其它技术结合来实现故障自恢复,提高安全性,达到系统不间断工作的目的。
    
    存储网络技术
    
    它是近年高速发展的技术,具有安全性高、动态扩展性强的特点。许多基于工业标准的网络存储方案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在数字媒体领域应用最多的是局域网存储,理论上带宽可达1gb/s,实测带宽可在700mb/s左右;其次是光纤通道技术,理论上在全双工的情况下,带宽可达2gb/s,单通道达1gb/s,实测带宽可在720 mb/s左右。前者是基于低价位的分布式网络存储方案,后者主要架构采用专用存储,并逐渐向中低市场发展。
    
    intel公司推动的infiniband是基于ia-64架构的核心存储技术,第一阶段是取代pc,带宽目标是2.5gb/s;第二阶段达到cluster应用,带宽目标是30gb/s。其目标宏伟,是否可被市场接受,技术瓶颈能否突破,人们将拭目以待。
    
    存储网络技术近年在视频领域发展迅猛。无论是从管理、制作还是播出都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形成大型电视台的制播一体网,全台媒体资产的中心存储和统一管理,还有不少的技术难点需要克服。特别是存储网络技术的带宽问题是面临的最大障碍。
    
    raid技术
    
    raid是一种由多块廉价磁盘构成的冗余阵列。虽然raid包含多块磁盘,但是在操作系统下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型存储设备出现。raid技术分为几种不同的等级,可以分别提供不同的速度、安全性和性价比。
    
    raid0是最简单的一种形式。raid0可以把多块硬盘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容量更大的存储设备。但由于raid0没有冗余或错误修复能力,其安全性大大降低。因此,在raid0中配置4块以上的硬盘,对一般应用是不明智的。如果其中的任何一块磁盘出现故障,整个系统将会受到破坏,无法继续使用。国内早期,某些视音频服务器采用raid0技术,几乎没有几台能够长期、安全使用。
    
    raid1和raid0截然不同,其技术重点全部放在如何能够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数据可修复性上。raid1又被称为磁盘镜像,每一个磁盘都具有一个对应的镜像盘。raid1是所有raid等级中实现成本最高的一种,尽管如此,人们还是选择raid1来保存那些关键性的重要数据。
    
    raid3是利用一个专门的磁盘存放所有的校验数据,而在剩余的磁盘中创建带区集分散数据的读写操作。raid3不仅可以像raid1那样提供容错功能,而且整体开销从raid1的50%下降为25%(raid3+1)。随着所使用磁盘数量的增多,额外成本开销会越来越小。在不同情况下,raid3读写操作的复杂程度也不相同。最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