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嵌入式系统

矿用提升机安全监控系统可靠性的探讨

发布时间:2008/6/3 0:00:00 访问次数:443

作者: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方明煌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矿用提升机安全监控系统可靠性的探讨

摘 要: 应用现代可靠性理论,从设计、工艺、技术等方面对矿用提升机监控系统进行了可行性探讨,提出了增强系统可靠性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可靠性 容错技术 冗余技术

目前,我国一些大中煤矿所使用的矿用提升机和绞车,都配备了各种安全监控系统,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多年的努力,整体技术和工艺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日趋成熟。这些监控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

1自动减速功能;

2超速保护功能;

3提升容器的行程和速度显示;

4减速段限速保护及2m/s保护功能;

5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

6卡箕斗保护;

7过卷保护功能;

8自检功能;

9提升勾计数;

10提升信号显示,并记忆上次提升信号;

11提升方向显示及闭锁;

12 安全回路等主要故障点监测显示、记忆和报警等。

这些系统的结构主要由sdt总线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安全控制、系统监测三部分组成。由于监控系统中集中了大量不同规格、不同耐压和不同功率的电子元器件,为确保整个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必须提出相应的要求和采取必要的可靠性措施。

1 提高系统设计的可靠性

提高系统设计的可靠性通常是采用可靠度高的元器件进行完善设计,万一系统出现故障,可用诊断的方法确定故障位置并迅速排除,这时,一般要求中断系统能正常工作。

在完善设计的思想指导下,为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要求在设计和生产的全过程对元器件进行严格的筛选。考虑元器件参数时要留有充分的余地,对工艺过程严格把关,对成品和半成品进行严格的例行实验。可以说,完善设计是一种已被广泛接受的常规设计思想。

然而,若只限于用常规设计实现系统的可靠性,那么到一定程度时不但造价会迅速上升,而且大幅提高可靠性的效果也不会显著。应运而生的另一种设计思想就是容错技术。它的指导思想是:首先承认故障的存在是客观事实,然后通过外加硬件或软件来消除、抑制其影响,达到使系统工作稳定、可靠的目的。在实际的系统可靠性设计中,上述两种思想要结合起来,实现系统在使用***能适中、成本适中和足够可靠。

2 提高系统可靠性的工艺措施

2.1主机的选用

采用质量稳定、可靠性已被普遍承认的sdt总线工业计算机作为系统的主机。

2.2 可靠的元器件质量

使用质量可靠并有稳定货源的元器件来组装系统。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使用集成度高的组件,以减少元器件的个数。这样可减少器件间的连线和焊点数,从而大幅度降低系统的失效率;

2认真做好元器件的筛选、老化处理,及时淘汰处于早期失效的不合格产品;

3降频使用元器件有利于减轻器件的负载和降低其工作时的温升,也可避免因瞬间过载造成的过流过压冲击,减少偶然事故的发生。

2.3 适当采用冗余的硬件结构

2.3.1两路并联冗余

串联支路中任一元器件失效都会造成整个系统的失效;而并联支路的冗余结构则有利于可靠性的提高。设单个元器件的可靠度为r=0.70,则相同的两个元器件组成的并联支路,其可靠度为rs:

rs=1-(1-r)·(1-r)=1-=0.91

可见,在较重要的地方采用并联冗余结构可以明显改善和提高可靠性。

2.3.3 器、部件级或子系统级的待命储备冗余

在检出正处于工作状态的模块出现故障后,待命的冗余模块可按预定方案立即切换而投入工作,以保证系统正常、连续工作,替换下的故障模块可在脱离系统后进行修复,以便下次使用。对于比较通用的模块,采用这种待命储备的冗余结构,能够在成本增加不多的情况下,较好地改善系统的

作者: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方明煌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矿用提升机安全监控系统可靠性的探讨

摘 要: 应用现代可靠性理论,从设计、工艺、技术等方面对矿用提升机监控系统进行了可行性探讨,提出了增强系统可靠性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可靠性 容错技术 冗余技术

目前,我国一些大中煤矿所使用的矿用提升机和绞车,都配备了各种安全监控系统,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多年的努力,整体技术和工艺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日趋成熟。这些监控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

1自动减速功能;

2超速保护功能;

3提升容器的行程和速度显示;

4减速段限速保护及2m/s保护功能;

5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

6卡箕斗保护;

7过卷保护功能;

8自检功能;

9提升勾计数;

10提升信号显示,并记忆上次提升信号;

11提升方向显示及闭锁;

12 安全回路等主要故障点监测显示、记忆和报警等。

这些系统的结构主要由sdt总线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安全控制、系统监测三部分组成。由于监控系统中集中了大量不同规格、不同耐压和不同功率的电子元器件,为确保整个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必须提出相应的要求和采取必要的可靠性措施。

1 提高系统设计的可靠性

提高系统设计的可靠性通常是采用可靠度高的元器件进行完善设计,万一系统出现故障,可用诊断的方法确定故障位置并迅速排除,这时,一般要求中断系统能正常工作。

在完善设计的思想指导下,为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要求在设计和生产的全过程对元器件进行严格的筛选。考虑元器件参数时要留有充分的余地,对工艺过程严格把关,对成品和半成品进行严格的例行实验。可以说,完善设计是一种已被广泛接受的常规设计思想。

然而,若只限于用常规设计实现系统的可靠性,那么到一定程度时不但造价会迅速上升,而且大幅提高可靠性的效果也不会显著。应运而生的另一种设计思想就是容错技术。它的指导思想是:首先承认故障的存在是客观事实,然后通过外加硬件或软件来消除、抑制其影响,达到使系统工作稳定、可靠的目的。在实际的系统可靠性设计中,上述两种思想要结合起来,实现系统在使用***能适中、成本适中和足够可靠。

2 提高系统可靠性的工艺措施

2.1主机的选用

采用质量稳定、可靠性已被普遍承认的sdt总线工业计算机作为系统的主机。

2.2 可靠的元器件质量

使用质量可靠并有稳定货源的元器件来组装系统。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使用集成度高的组件,以减少元器件的个数。这样可减少器件间的连线和焊点数,从而大幅度降低系统的失效率;

2认真做好元器件的筛选、老化处理,及时淘汰处于早期失效的不合格产品;

3降频使用元器件有利于减轻器件的负载和降低其工作时的温升,也可避免因瞬间过载造成的过流过压冲击,减少偶然事故的发生。

2.3 适当采用冗余的硬件结构

2.3.1两路并联冗余

串联支路中任一元器件失效都会造成整个系统的失效;而并联支路的冗余结构则有利于可靠性的提高。设单个元器件的可靠度为r=0.70,则相同的两个元器件组成的并联支路,其可靠度为rs:

rs=1-(1-r)·(1-r)=1-=0.91

可见,在较重要的地方采用并联冗余结构可以明显改善和提高可靠性。

2.3.3 器、部件级或子系统级的待命储备冗余

在检出正处于工作状态的模块出现故障后,待命的冗余模块可按预定方案立即切换而投入工作,以保证系统正常、连续工作,替换下的故障模块可在脱离系统后进行修复,以便下次使用。对于比较通用的模块,采用这种待命储备的冗余结构,能够在成本增加不多的情况下,较好地改善系统的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DFRobot—玩的就是
    如果说新车间的特点是“灵动”,FQPF12N60C那么...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